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其他人聊天的时候,郭康正在两个堂弟的帮助下,穿上盔甲。

今天,他倒不会穿这身,因为举行仪式时的装束,家里已经帮他准备好了。再怎么说,郭氏也没沦落到出征的装备都要临时买的地步。何况郭破奴对此很积极,他还没按计划去准备的时候,就早已经替他张罗完了。

穿上之后,他稍微活动了下,测试这个铠甲的灵活性。

虽然武力方面的天赋不怎么样,但郭康从小被义父拽着练功,底子还是有一些的。而且,这铠甲设计的还算合理,负担并没有纸面上显得那么大。

其实,在他过去的世界,一套铠甲五六十斤,都是常见的情况,不管哪个文明都有。而在一些特殊条件下,重量还有可能更高。

比如实战中,有条件的人往往会选择多套一层铠甲;欧洲的骑马竞技中,也会使用加厚的安全铠甲作为防护;此外,每个地区,每个时代,都总会有一些天赋异禀、高大强壮的人。这些人也往往是重点培养的勇士,会穿特制的甲胄。这些条件下,一百斤也是可以达到的。哪怕没有内力,也依然能使用,只不过机动性就会出现问题了,所以还得看地方使用。

说到底,战争是最激烈,也是最公平的竞争。人类为了战争,是可以榨干自己最后一丝潜能的。理论上,铠甲的强度只要及格就可以,再多的部分,提升就比较有限了,并没有代差级别的压制。

但是,只要能取得一点优势,大家依然乐意为此不惜成本和代价。除了……甚至是大宋,都会设法攒出一支重装军队来保底。可见,这竞争得有多激烈。

而欧洲这边,因为竞争压力没这么离谱,所以发展的思路也不太一样。虽然给后人的印象,似乎都是各种“罐头”,但除了东罗马走过重装的路线,这边其他的铠甲,都是向灵活轻便方向发展的。

在古代,铠甲要应对各种冷兵器,尤其是箭矢。如果说,一支古代军队的上限,是由格斗能力决定的,那它的下限,就是放箭和抵御箭矢的能力决定的。

作为“垃圾兵过滤器”,弓弩发射的箭矢,能够在远距离,就高效地把无甲目标排除掉。这样一来,通过堆积大量低素质士兵,来维持阵线,乃至靠人数优势多打一取胜的思路,也就愈发困难了。所以,只要是有点追求的军队,肯定会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边要增加自己的投射能力,一边又要增加防御敌人投射的能力。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在这方面,中原地区和其他地方,差别就非常明显。

大家都知道弓箭很好用,但这东西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中原人能把昂贵的箭当成消耗品,像雨点一样射出去,其他人可就不好说了。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用弓箭最出名的,就是英格兰王国。他们的军队骨干,就是由长弓手组成的。

在英格兰,标准情况下,普通自耕农拥有一块30英亩的份地(大概180市亩),能够让他们获得一到两英镑的年收入;而富裕自耕农,年收入范围是2-5英镑,可以自备弓箭和防身武器,并且日常练习射箭。王国政府把这些人成为“约曼”,作为主要的兵源,要求每个周末,都要进行集中训练,还要定期进行考核。从战果看,长弓手的训练和组织,在当时算是比较成功的,让英格兰王国拥有了一批性价比极高的步兵,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可靠的制度了。

既然这制度很成功,那么长弓手一定有充足的箭矢吧?很可惜,不是这样的。

究其原因,就是箭太贵了。

中原的箭矢供应一直很充足,容易给人一种这东西很便宜、消耗起来无穷无尽的错觉。但哪怕到现代,好点的箭都不便宜,打废了一支能心疼半天,在古代就更是如此了。无论在哪个地区,箭矢都绝对算不上廉价品,中原不缺箭纯粹是因为人家先进发达,生产力高;其他文明,就没有这么宽裕了。

在英格兰,制作和采购弓箭的制度,是比较成熟的——至少比绝大部分欧洲和地中海国家,都有序多了。由于英格兰本土实在太穷,从国王到农民,想要赚点钱,都得靠出门去欧陆抢劫。全国上下利出一孔,因此,关于军备的政策,也可以较为顺利地推行。

急缺箭矢的时候,国王甚至下过命令,要求国内每只鹅都要提供六根羽毛充当箭羽。一声令下,全国的农民都去薅鹅毛……可以说十分“秦制”了。

而在这种模式下,箭矢依然很贵。100支充当箭杆的好木材,就要16个便士;成品还更贵,10打箭,120支,就要1个英镑。算下来,一支箭就要两个便士——足够雇佣一个爱尔兰长矛兵打一天了。

而且,和所有雇佣兵一样,爱尔兰人的工钱可以克扣,但箭却是没法糊弄的。爱尔兰人没饷银,没吃的,依然可以坚持奋斗一阵子,但箭要是没做好,那是真的射不准。更何况,爱尔兰人战死了,这钱就不用给了,而箭射坏了,那就真没了。

所以,用弓箭作战,是真的不便宜——你这一拉弓,一放箭,嗖地一声,就是一个爱尔兰人飞出去了……这能不心疼么。

贵还只是一种表象,价格看起来也只能部分体现供求关系。因为更多的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真的来不及生产出来。用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手,都没法把它变多。

1338年到1344年,英格兰军队六年间得到的箭矢补充,一共也就13万支。1344年到1351年,英格兰军队则一共用了一百万支箭,包括了1346年在克雷西和法国人决战时的消耗。这之后,英格兰就耗光了存储,赶造的箭也补不上缺口了。

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要求国内紧急补充两万四千支箭给他,以应对将要和法国人爆发的大战。结果,王国政府连这点都没能提供,因为老家那边的库存也早已耗尽,一根都没有了。无奈之下,爱德华在普瓦捷,仓促与追击的法军交战,长弓手很快就把最后携带的箭矢用完,甚至开始丢石头来攻击。

战后,英格兰人得到了大量赎金,资金宽裕了许多,赶紧四处采购。在1360年,恢复了28万支箭的库存。这段时间大战不多,大家开源节流,尽量节省,用了二十年,还剩一万多支,算是很不容易了……

而中原那边,唐朝一个军出征,理论上就要携带375万支弓箭和25万支弩箭。宋朝的箭矢干脆是按千万囤的。同时代的元朝,资料少了很多,而洪武初年,箭矢生产已经跌到一年不到二百万支,因为这会儿已经开始大量造火器了。

这种差别之下,欧洲这边的远程武器,影响力肯定就没中原大了。弓箭的筛选能力降低,对防护的要求,也随之低了不少。

而铠甲的发展,终究还是个材料的问题。

箭矢的侵彻能力,受硬度的影响很大。如果防具比较软,那么防护能力就会差很多——后世有一些经典的、失误射穿高压锅之类的案例,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些金属材质很软,所以哪怕足够厚实,也能被流矢打个对穿。相反,而如果表面非常硬,就可以提高效率,不用太厚,也会有很好的效果。要是能比箭头还硬,那甚至可以把箭头磕碎、箭杆挤爆,让大量能量损失在箭矢本身的形变上。

中原的弓箭,发展的很早很快。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的箭镞渐渐从三角形发展为锥形,出现了箭铤,箭镞的长度来到了7到10厘米左右。在一些大型遗址,发现了量产箭镞的作坊。

陶寺遗址这种地区中心里,已经有了从采石、粗加工、精加工到最终存储的明确分工,而且整个流程和各个工坊区,明显都是政权本身在组织和管理。一些产品,还会出口到其他聚落。这种规模的武器生产,也是那个时代很少见的。可以说,从文明一开头,就已经有这种风格上的差别了。

而这种作战环境下,软质护甲就很尴尬了。

到了青铜时代,中原地区也出现过大块青铜板做成的护甲,风格和希腊人都差不多。但这种铠甲基本没怎么流行过,原因也是一样——青铜太软了,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还很重,副作用已经超过了正面效果。哪怕不缺铜的场合,也很难让人满意。

而之后,弓箭的发展也一直比护甲还快。到春秋后期,《左传》记录说,潘党和养由基比射箭,把札甲堆叠起来射,结果都能射穿七层甲。楚庄王的时候,大贵族若敖氏发动叛乱,首领斗越椒亲自放箭射楚庄王,第一箭击穿了的车辕和战鼓的底座,插在了指挥用的铜钲上;第二箭又穿过了车辕,贯穿了车盖的铜柄。

虽然这些都是个别优秀弓箭手的例子,但此时的护具显然已经不太够用了。一些战车上开始出现附加的青铜板,但说实话,就算加上这些东西,也挡不住那帮能穿战车的狠人。

再往后,弩也开始出现,而护甲依然还是靠皮甲。等到战国后期,已经出现了很怪的情况:两个大国的主力决战,越来越倾向于对峙。战争里充满了围绕堡垒的攻防,乃至双方静坐吃粮的比拼。秦赵、秦楚的战争,都有类似的案例。

等到之后,铁甲普及,情况才有所改变。这里的原因,可能也是攻防的极度失衡。由于远程武器杀伤效率太高,盲目进行大规模冲锋已经不太合适了,将领们开始寻求其他手段,比如工事营寨一类,来减少损失。可见,技术水平和武器性能,本身就会影响战争的形态了。

而铁甲出现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硬质甲片韧性就会不太好,没法做的太大,否则就会变得过脆,影响正常使用;而要做大,硬度就不得不降低。两个特性,只能选一个。

这个时候,为了对抗威力过火的箭矢,甲片必须足够坚硬,否则就和之前的护甲材料一样,会被弓箭乱穿。所以,为了实战,中原的使用者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块硬甲的思路。由于弓箭也在发展,铠甲不跟上也不行。从汉朝到唐宋,大家都在不断研究,把表面渗碳、热锻、冷锻等各种工艺,用在这一个个小小的甲片上。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甲和箭的对抗几乎贯穿了整个文明史,是无法回避的。

中原势力互相交战,乃至和草原敌人打仗,一般都会先射箭,再格斗。这其中,格斗能力的门槛更高,一些军队腐化的表现,也是过于依赖远程武器,格斗能力下降了。

但这个界定标准的前提,是这一圈的军事水平一直超乎时代,所以能直接忽略基础条件。但在其他地方,就不见得了。像当年汉军远征西域的战斗里,就多次有“射败之”之类的记录,原因就是中亚势力兵弱不堪战,连第一轮的远程对射都过不去,就溃败了。说难听点,这种军队,就没有进入格斗环节的资格……

不过,正如已经提到的,欧洲和地中海世界,远程武器的强度,还没有中亚高呢。而且,这种差别,也是没法弥补的。

郭康对此很能肯定,这个时代的人显然做不到——他自己也做不到。因为这都不是短期内,甚至一两个朝代的差别,而是属于自古以来的差距。难道要让人家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补课么……

未来,也看不到地中海这一圈敌人,增强箭矢的可能性,倒是火枪估计会大规模普及。真正应该注意的,已经不是甲箭对抗,而是甲弹对抗了。

不过,火枪子弹的侵彻方式,和箭矢有不少区别。铅弹本身比较软,主要靠强大的动能制造杀伤,所以铠甲表层不用那么硬也可以。相反,韧性更好,结构更优秀的铠甲,才是优点最突出的。

这个时代的冶金技术也更加先进,所以更大的甲片,乃至在甲片外覆盖棉层的做法,也流行了起来。整块铁板做成的一体式的铁甲,在地中海世界,也就是个很合适的选择了。

所以,铠甲的款式,也不用拘泥于很久以前的经验。甲弹对抗,是个两边都在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不同地区的技术有所差别,需要面对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最优选择也未必相同。从这个角度说,盔甲和子弹,也都只有“最合适的”,很难说哪个就是“最好的”。能够满足作战需求,实际表现符合对它的预期,就算是成功了。

(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寂静江上咬唇,狂撩他原来你喜欢我呀与你相恋的小时光拯救你呆萌配腹黑:欢喜小冤家西游之女装小白龙嫡女之嫣入心妃拒爱总裁国民校草求抱抱让你写热门歌,你写病态三部曲?致心动的你敌人越多我越强,不死不灭斩魔王重回九零搞事业绝宠甜妻:影帝他有亿点点腹黑春光锦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再遇极品男神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重生从2013开始腹黑大神:捡个萌宠带回家欢宠田园,农女太子妃一眼万年,总裁大人情有独钟盛世婚宠:妖孽邪王,接招吧!18岁成神豪,从此深情是路人从被解除婚约那天开始本宫不想当皇后异世灵石猎人漂在诸天的日子呆萌小青梅:妖孽竹马太腹黑神农秘境之大山强人盛世娇宠替身娇妻魂穿1990鉴宝系统:土匪夫君请绕道霸道总裁,强势婚爱!乖宠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诱惑汉承天予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他来了请闭眼之暗粼娱乐圈武者重生之农门奸妃她扔的奶狗竟然是大佬大明星爱上我黑欲人生我的背后灵是帝皇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农民工修仙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
爱乐书屋搜藏榜:小女人,你好!官场顺溜哥绝色狂医:暴君的心尖宠纨绔疯子金屋妆阿娇港综:重生港岛,我是船王接班人夫君有个心上人床婚守则:龙枭的纯情宝贝诛天武帝震惊!天道剑君他被白莲花俘获了超强特种兵我家honey超能撩如兰似月冥王的金牌宠妃四合院:虐惨秦淮茹,决不被吸血重生之老公宠不停我的宝藏女孩是大明星白露投行之路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狂妻有主一胎三宝:锦鲤娘亲美又飒透视村医在花都魔门妖女妖精大人看上我让你假结婚,没让你来真的啊魔乱都市围棋阿尔法狗惹哭狗贼双世之楚辞传承国风后我成为考古博主爆红了龙凤双宝:爹地,不准凶妈咪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修仙魔少甩掉校花后,我成了超神学霸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开局缅北赚钱买科技四合院:怀揣神秘空间法宝步步女配唇唇欲动,老公彬彬无礼人鱼盟誓轮回之不良仙尊娱乐:我是无辜的医生说我胃不好锦言不负安和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桃运小仙农开局,获得念动力赤脚医仙逆流惊涛我的系统奖励很随意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全能保镖的浪漫情怀】警报!大夏出现SSS级护花高手岗亭外史重生之带领全村走上致富道路作为反派,真的不想和女主贴贴呀灵气复苏,你却忙着享受生活赛博风流主祭你的意思是这个世界真能打牌我在修仙界中摆摊卖雪碧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亡命枭徒名义:拒绝梁璐后,我截胡钟小艾开局变成树,我吸收生灵就产果!汇纳百川顾客太多,我炒泡面锅铲冒火星!高武:女儿别怕,爸爸我是人族大帝高武:开局就氪命,你小子是个狠人!榜一奖励系统重开的我不想在卷了重生2002,我的花样年华逆袭之路:从屌丝到巅峰让你去带废柴班,你带出来一群武神?高手下山,九个师姐太宠我驿战风云女总裁的护花大佬让你参加躲猫猫,你假扮摄影师?俗世谪仙极品流氓ABC荣耀王座之都市传说棋子游戏都市破烂王:我,身价百万亿无敌仙医重生80,赶山狩猎成首富,村花肠子悔青了猎艳赌石开局一首消愁,震惊全场为你顶罪五年,出狱你和我提分手兵王重生,带着系统横扫58世界第一钢琴家御兽:从族群底蕴级天赋开始你明星,天天来警局备案喝茶?万倍返还!我在孤儿院当神级奶爸港片:卧底卷王,从铜锣湾开始让你刻木雕,你反手雕出个神明?天使降临,我的光系不再是辅助都市绝品医圣!谍锁连环:沉渊诡异游戏:看见血条的我,杀疯了!奔跑:开局被白梦妍曝光身份天庭警察局二:管天管地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