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京山.永兴镇。

接到军委会的命令的时候,李国耀等人刚刚突围到京山一带!

第61军从武汉撤离之后先是在汉川休整了半天的时间,随后在李国耀的指挥下,主力一路向西狂奔。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部队抵达了应城。

然而还没等他们缓口气,日军第十师团第八旅团竟然突破了孝感一线的国军部队,杀到了应城。

由于所部伤亡惨重,从武汉城里撤出来的时候只剩下六千余人,其中还包括不少伤员,再加上弹药也消耗极为严重,根本不可能和日军死磕,所以李国耀主动从应城撤退。

北上的路线已经被小鬼子堵死了,无奈之下李国耀只能带着部队继续向西撤退,三天后部队抵达了京山外围。

而此时日军各部队也已经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向西追击,随即李国耀等人便在永兴一线驻扎了下来。

然而李国耀等人刚刚抵达京山的第二天,部队就接到了军委会发来的命令,撤销第61军的番号,部队与第67军合编。

尽管李国耀知道这只是走个过场,他们并不需要真的要去与第67军军部汇合,而是将会被当成先锋部队派往山东战场打游击,但李国耀心里依旧感到极其的愤怒。

老蒋一方面强调第61军此战功劳甚大,但同时却没有什么奖励,反而还将第61军的番号给撤销了,这是做的确实不地道。

虽说就在命令下达的第二天,老蒋又命人给李国耀发了一封电报,任命他为山东敌后游击总队总司令,并且给所部调拨了20万大洋的奖金,还给幸存的官兵发了一波勋章雨,甚至于还破天荒的给李国耀所部调拨了五千支中正式新枪。

但是关于补充兵什么的却只字不提,就好像不知道李国耀所部已经被打残了的事实一样。

再加上军委会追责的开始,各种不利于杂牌军军官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出来,李国耀对于国民政府这艘战船彻底的失望了。

一直以来李国耀就知道老蒋在用人和奖罚方面有两套标准,中央军嫡系是一套标准,而杂牌军又是一套标准,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会这样的恶心人。

中央军嫡系就算是战场抗命不战而逃都情有可原,但是杂牌军哪怕是作战有功,但是却依旧可能被当成替罪羊,真的是令人很无语,很寒心。

抗战一年,国军兵败如山倒,老蒋也屡次三番大喊严明军法,整饧军纪。这本是好事儿,但为申明军法而枪决一些临阵畏缩的将领时,总会引起众人的千般的不满几,更做不到真正的公平。

也就是这种不公平,使的国军神圣的军法惨遭亵读,黯然失色。

比如说处决韩复榘,韩临战退缩,失地千里,不毙不足以平民愤,枪毙其确实可以鼓舞士气震慑宵小。

但同样在华北不战而逃,日退百里,获得“长腿将军”骂名的刘峙,为何却逍遥法外,仍居军职高位?

再比如此次罗山——信阳战役,胡宗南无视战区长官命令,擅自西撤,致使信阳和鄂北三关尽失敌手,武汉震颤,这失职抗命重案为何不咎,却抓住个曾元不放?

这让人如何能心服口服?

老蒋近乎赤裸裸的歧视和欺辱杂牌军着实有点过分了,要知道在初期惨烈的抵抗中,地方军虽然装备极差,但战绩丝毫不逊于老蒋的“嫡系”中央军。

淞沪会战10个战绩优秀师中,一半以上是杂牌,临沂、台儿庄大捷,几乎由杂牌军一手包办,汤恩伯军团还是在李宗仁软硬兼施的催逼下,才给了日军最后一次打击,武汉之战,万家岭大捷的神话,也几乎全为两广将士写成。

杂牌支撑了中国的抗战,支撑了国军,也支撑了曾风雨飘摇的蒋政权。

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畸形的国民党军法对他们最为严酷,而且也只对他们。

三军征战,不可无法。

老蒋为了自己的“嫡系”,枉顾数十上百万杂牌军流血牺牲的事实,毕竟因此失去军心与民意。

不过这些话李国耀却没有对任何人说,此时的他只是一个拼光了家底的杂牌军将领,与老蒋相比不过是蚂蚁和大象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漩涡中心,然后暗中发展部队。

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对于眼下的这场国战,在日本来说,它一怕长期在华作战;二怕第三国干涉,更重视对苏联的作战准备。

基予以上原因,日军在武汉、广州的战略进攻结束后,为适应长期在华作战,作好对第三国干涉的准备,很快日军参谋本部提出了重点加强平汉路及长江沿岸之兵力配备,确保交通运输,防止国民党军从该地区以西、以南各地之进攻。

同时加速扶植伪政权,扩充伪军,对平汉路以东、长江以北地区的治安,逐步交由伪政权管理;将战略部队撤回日本国内,加强训练以提高素质、部分进行复员以保持国力。

日军参谋本部以上之设想,主要是为了避免长期曝师于外而陷入战争之泥潭和节省国力,再就是企图减轻我国民众对日本之仇恨和便于维护军纪;作好对付第三国干涉之战争准备,以达其不断的进行内充、外延之侵略目的。

这样一来,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军将会大规模的组建伪军部队,扶植大汉奸,只要抓住这个机会跳到敌后,很容易发展起像八路军那样的敌后根据地。

只要有了根据地,李国耀便可以直接或者是变相的脱离国民政府。

李国耀不想当军阀,他只想打鬼子,但是在打鬼子的同时他也不得不考虑个人的发展。

国民政府这艘烂船迟早是要沉的,李国耀不想为其陪葬。

更何况他还有妻子和兄弟,还有生死与共的战友,他必须要为他们的前途命运负责。

1月15日,在京山休整了一周之后,李国耀所部在得到军委会的同意之后,李国耀带着所有部队北上,准备前往山东战场,进行敌后游击作战。

然而令李国耀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部队即将开拔的时候,一封来自军委会的调令下发到了指挥部。

根据这份调令,军委会直接将原61军80%的中央系军官调离李国耀所部,如此一来,李国耀所部一下子将会损失三分之一的军官,其中还有不少高级军官,包括侯志福、陈志阳以及梁成虎、刘威、齐志国等人。

当看完这份调令之后,李国耀心里多少是有些生气的,因为军委会那边明摆着是不看好他们,担心这些军官跟着他李国耀到了敌后会被小鬼子吃掉,所以提前将这些人调离出去。

更重要的是,军委会显然不会主动下达这份调令的,肯定是他们自己申请的,也就是说李国耀被这些中央军或者是黄埔系的属下背叛了。

说背叛有些过了,但肯定是被这些人抛弃了,这让李国耀颇为愤怒。

尤其是他还在这份调离的名单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老面孔,比如说侯志福,再比如说陈志阳。

这些人都是从南京城的时候就跟着他一起打鬼子的老弟兄了,没想到这个时候也不愿意跟着他前往山东了。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令他始料未及,这也使得李国耀与军委会的关系进一步的恶化了!

(本章完)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南明义军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龙吟壮歌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