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七十四章 阵战

“轰。”阵前的佛郎机炮也开始最后的齐射。

王大炮开了最后一炮之后,曹宗瑜部与王进才部立即大步向前,通过火炮之间的通道。长枪如林,盾牌如墙。似乎眨眼之间一座城池向前迈出两步,将这些火炮全部吃了下去。

最后一次齐射,是一场两败具伤的对轰,百余骑轰然到底,但是官军三眼火铳的抵近射击,也将在密集的方阵之中,开出了不少口子。

张轩死死的握住的拳头,心中暗道:“曹大哥,也真是善财难舍。”

按张轩的本意,这百余门小炮,都不要了。只要炮手跑回来便是了。这种后世非常常见的办法,在明代人眼中却是难以想象的奢侈。所以曹宗瑜最后还是忍不住向前移阵,遮挡火炮。

不过,张轩再也没有心思想这个了。

因为骑兵与步阵已经撞在一起。

一时间无数士卒大声呼喊,再夹杂着无数临死之时的惨叫之声。

这种大喊是人无法控制的,是人体在遇见极度危险的本能反应。

张轩所部的士卒,即便有长枪直刺,有盾牌遮掩,但是他们很明白,对面如果死心想要撞过来,这一点点手段,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而官军骑兵同样知道,这些长枪或许挡不住大队骑兵,但是扎死冲在最前面的自己却是搓搓有余的。

但是军令在身,谁也不敢后退半步。

哪怕是死。

数百骑重重的撞了上去,一时间将张轩的步阵打出一个大大凹陷。张轩在后面只能听见喊杀之声,看不见具体细节,用千里镜去看,只见长枪乱晃,无数人马倒地,似乎地面之上,有一个无底深渊。将所有人都吞了下去,不论是官军还是义军。

张轩随即又看着曹宗瑜的旗帜。看这面旗帜纹丝不动,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我信得过曹大哥。”张轩将千里镜放下来,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不去看,只是听。努力将自己的心静下来。

张轩没有理由不相信曹宗瑜。

曹宗瑜与王进才这一千多人,是他最精锐的部下,而曹宗瑜更是他麾下精通指挥的将领,特别是这种小规模配合作战的时候,张轩也不认为自己比曹宗瑜厉害。

王进才部更是多是老兵。久经战阵,只是不肯拼命而已,现在将他们放在必死的境地之中,自然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就在这里刀刀见血,以命搏命的厮杀的时候,李自成也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了张轩的掩护,闯营的溃兵也就有了整顿的时间。

郝摇旗举起闯王大旗过来,不知道谁说了一声,“闯王来了。”一时间,无数士卒顿时看了过去。李自成目光所至,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李自成猛地在战马之上站立了起来,说道:“兄弟们,这一阵我们败了,是我疏忽大意,中了狗官的圈套。只是我不甘心,你们谁愿意跟我杀回去。”

李自成一人一旗,就有一种千军万马的气势。

“我。”好像如何火山爆发,有一个士卒先开口,顿时有无数士卒大声高呼:“闯王,我跟你杀回去。”

“杀了那些官狗子。”

“闯王,你去哪。我就去。”

“好。”李自成立即将混在乱军之中的将领挑选出来,李自成知道他的时间有限的很。

第一,他并不觉得张轩能够顶多长时间,第二,即便能顶住,但是张轩所在的地方,也不是什么险要关卡,随时都绕过来,故而,他不敢似乎浪费。

他根本来不起重新整顿,直接一名将领领百余骑兵,匆匆将溃兵编成数十百人队,再加上一些将领的亲兵,李自成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不管怎么说,闯营大军有了最起码的组织。

而有了组织,就有了一战之力。

此刻李自成回望一眼,居然发现张轩所部,依然在坚持着。心中不由暗叹:“罗汝才真是有一个好女儿。不过,你有张轩,我有李信。”

只是这个时候,曹宗瑜也坚持不住了。

终于向张轩发出了求救信号,张轩立即下令,邓和,秦猛,随即带着本部人马冲了上去。

此刻骑兵与步兵陷入混战之之中,张轩所部的生力军一冲,顿时将局面掰过来了。

骑兵终于退了下来。

张轩立即上前,

却见原本列阵的地面之上,出现一道很明显的尸线,无数尸体都倒在这里,人尸马尸横陈,而军阵向东面整整齐齐的挪移了好几步,这几步之中,步步是血。

官军骑兵在数步的距离之中倒下数百人,而张氏所部也投入了几乎同样的人数。

这一片并不宽大的地方之上,倒下了千余具尸体,无数鲜血几乎要汇成血河了。

张轩先看见曹宗瑜,曹宗瑜手中握刀,刀锋染血。显然曹宗瑜未必了张轩给他定下的禁令了。

“怎么样。”张轩说道。

“三次。”曹宗瑜在张轩身边轻声说道

:“我们最多能支撑三次这样的冲击了。”

张轩看从大片大片的尸体上移开,看向曹宗瑜与王进才的部下,王进才还能保持冷静,但王进才的部下之中,有些人看张轩的眼神就有些不对劲了。毕竟王进才不是张轩的嫡系,这一战派他们上场,在王进才部下之中,未尝没有人觉得是张轩有意消弱他们。

张轩所部总共五千上下,这一战最少折损五百多人,将近十分之一。具体到王进才,与曹宗瑜部下,将近二分之一,曹宗瑜所部是张轩的铁杆心腹,此刻也有一些意志消沉。而王进才部,没有当初哗变,已经是给了张轩面子了。

张轩甚至觉得曹宗瑜的判读太乐观了一点,这一战,曹宗瑜部,与王进才部决计不能再用了。这是张轩最精锐,也是最信任的部下,剩下各部实力都不如这两部,如何能抵挡得住官军的再次冲击。

“大人,末将请战。愿为第一阵。”张轩正思索下一次将谁放在第一阵的时候,一个人大声说道。张轩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廖大。

张轩眉头一皱。

如果说,张轩所部之中,那一个训练最少,军纪最差,那一定是刚刚征召入伍的汴兵。

这些汴兵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好像谁都欠他们几吊钱一样。对军纪也缺乏足够的尊重,想来也是,他们当初也是省城讨生活的,见多识广。怎么可能如乡下农民那么容易管。

周辅臣甚至悄悄的来向张轩诉过苦。觉得这些汴兵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张轩说道:“你也看了,第一阵九死一生。危险之极。”

廖大嘴角一勾,说道:“大人,我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死,因为我们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现在活着就是为了报仇。”

张轩说道:“你确定,我可不确定陈永福就在对面。”

“无所谓,只要是官军就行了。”廖大说道:“请大人,将我们汴兵派上来吧。”

“好。”张轩说道。

廖大的请战甚至有几分正合张轩心思,曹宗瑜所部折损太多,张轩都有几分心疼了,正好派这些汴兵过去,反正这些人训练还没有多长时间。即便全部折损在这里,张轩也不心疼。

就在张轩紧急调转阵势,用来抵挡下一次进攻的时候。

这个时候官军也在商议下一次进攻。只是比起张轩在这里一言可决的情况,官军那边就复杂多了。远远不如张轩这边的效率高,现在还在扯皮之中。

原因无他,孙传庭没有跟上来。

(本章完)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密战桐城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我在唐朝直播破案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