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九十四、金簧玉磬宫中生

京城暮春,气候温暖宜人,是个可以媲美金秋的好时节。

这时候是中午,在紫禁城的储秀宫内,洒金竹纹云锦帐帘幕低垂,铜铸的仙鹤口中袅袅地喷出香云。床侧一扇钿螺八仙过海的屏风,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宫女倚靠着屏风难耐困意,螓首不时地向四方点去,手里的宫扇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撇落地上。

忽然,锦帐里轻轻一动,带动着帐钩上璎珞发出清脆的和鸣。小宫女一下子睁开眼,微微击掌,然后迅速弯腰牵起宫扇,悄无声息地走到床前,拉开帐幕。在一串悦耳的环佩声中,宫女麻利地揭开被褥,扶起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人。

就在这当口,太监、宫女排成一排,手里捧着水烟袋、面盆、毛巾、镜子等,流水价地涌到床前。中年妇人吸了会儿水烟,才完全从刚才的睡意中清醒过来。等她挥手让太监捧走烟袋,一群太监宫女围上来,穿鞋的穿鞋、穿衣服的穿衣服、梳头的梳头、洗脸的洗脸……虽然诸事并作,却是有条不紊,没有发出大的响动。尤其是那个给妇人梳头的老太监,动作如行云流水,动静缓急都恰到好处,不仅被梳理的人侍弄得舒适,便是看的人也觉得惬意。在别人根本看不见的时候,他手上轻微一动,把梳落的几茎头发收进衣袖中。

“小李子,你的手艺可一直没落下啊”中年妇人盯着镜子,忽然说道。

老太监手上一缓,眼睛余光一扫,中年妇人的脸上似乎没有不愉之色,估计自己的小动作没被她发现,当下恭敬地回答道:“能侍奉太后,那是奴才的福分。奴才就这么点本事,哪里能落下?”

中年妇人也没继续说什么,用细长的指甲,在宫女捧着的托盘上几十种小磁瓶里随意挑选了几种,便由一旁太监取出来,把这几个瓶子打开,倒出些粉末,用露水和匀,递给侍应的宫女。宫女用绸布蘸着,细柔地涂在中年妇人的脸颊上。

一盏热茶的工夫,上下收拾停当,中年妇人对着镜子左右顾盼,那神态与十几岁少女准备出门见闺蜜的挑剔没什么两样。最终,妇人没有看出什么瑕疵,随手拈起几粒时鲜的樱桃,朝门外走去。这时候,周围的太监、宫女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出了门,除了老太监还跟在一旁,自有另一群太监、宫女侍应着。妇人边走边说:“小李子,今儿军机处的折子送来了么?”

原来这个中年妇女,就是掌控大清帝国数十年的慈禧太后,时下已是七十高龄。而她口中的小李子,则是权倾一时的大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虽然在外人面前颐指气使,在慈禧面前却是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立马回道:“回禀老佛爷,折子已经送来了,就放在书房的案子上。”

绕着院子走了几圈,活动开来,慈禧回到书房,戴上玳瑁框的水晶老花镜,开始批阅奏折。刚开始,慈禧还是乐呵呵的。没看几本,老太太的脸色就变得铁青,看得周围人心惊胆战。

这军机处送奏折也有学问。放在最上面的,一般都是比较轻松、比较喜庆的,因为老太后年龄大了,脾气也有些大,午睡刚醒,难免有起床气,如果这时候遇着恼火的事儿,上上下下都得跟着遭殃。放些高兴点的事儿,让老太太先乐呵乐呵,这样一团和气,多好?等老太太情绪稳定了,下面奏折也开始叫苦喊冤、苦大仇深了,这叫“渐入佳境”。等临末了,再来几个歌功颂德的折子,让老太太糟糕透顶的心情得以回复,免得晚上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下面人跟着倒霉。

关键是现在大清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实在找不出什么轻松喜庆的消息来哄老太太高兴,满篇都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饥民闹事、邪教猖獗的话语。尤其是今年,先是日俄在我国东北大打出手,国人遭受池鱼之殃,生灵涂炭。紧接着,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奏,请定十二年后实行宪政,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出国考察政治。一时间,立宪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话题。海外的乱党也不安分,听说最近非常猖獗,不知又要整什么幺蛾子。老太太烦着呢所以,书房里侍奉的太监宫女,每当这个时候,走路都是踮起脚尖,不敢发出大声响,生怕一不小心惹着气头上的老太太,被拖出去杖毙了。如今,连老油条的李莲英都觉得有些难以应付。

好在今天的折子没有几本了。

拿过最后那一本,没看几行,慈禧就乐了:“呵呵,这事儿真真有趣。小李子,你说说,咱们大清这么些年有多少出洋游学的士子?”

李莲英一愣,说起出洋游学的士子,自然而然就让人想起流落海外的康梁二人,还有那个十恶不赦的孙文来,这不是搅局么?要哄老佛爷开心只见他一脸微笑:“回禀老佛爷,这事奴才还真没准儿,估摸着也有千儿八百人吧?”

“不止”慈禧摇摇头,摘下眼镜,“哀家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出使日本国大臣兼管游学生总监督杨枢上了个《具陈兼管学务情形折子》,里面就说现今日本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馀人,学武科者二百馀人,为数不为不多。再加上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日斯巴尼亚这些国家,估计得有大几千人呢”

“老佛爷真是过目不忘哪”李莲英捧了一句,然后说:“孔孟乃万世之师,学问尽够后人学的。这些士子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居然还出洋游学?奴才听说一幅对子,专门骂这些不知廉耻的士子,叫‘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真是一针见血”

“嗯。洋人的坚船利炮自然是厉害的,可咱们大清的性理道德之学又岂是哪些茹毛饮血之人比得了的?”慈禧晃着手中的奏折,语气中有些不屑一顾。接着又说,“这些年,光见各省督抚频频奏请派遣士子出洋游学,几曾见有洋人要来我中华拜师求教?”

李莲英也不知道如何接话,正待打个哈哈岔开话题的时候,就听慈禧自顾自地往下说:“呵呵,如今这些洋人也知道我大清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是他等蕞尔小邦所能比拟,想着要派遣学生来游学,说什么如获应允,可以充抵部分庚子赔款。真是好笑”

“竟然还有这等事情?”李莲英也是一愣。

“圣祖仁皇帝和高宗纯皇帝的时候,朝鲜、安南、琉球、廓尔喀这些属国倒也曾派过士子入国子监,不过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但泰西这些洋人要派人过来,却是开天辟地的第一遭。”慈禧有些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折子:“这不,外务部接到各国的照会,也拿不出什么章程了,所以上了折子来问。”

“嗬这是万国来朝啊,足以媲美圣祖仁皇帝和高宗纯皇帝时之盛事”李莲英一脸与有荣焉的兴奋劲,“要是洋人也来了几千人,那可怎么安置啊?”

李莲英的担心,就好比某人在操心“中了五百万之后,那么多现金放哪儿”一样令人蛋疼。不过老佛爷和李莲英都没蛋蛋,所以他们不怕。

“要来多少人?这折子上真还没说。”老佛爷又大致看了遍奏折。

李莲英试探着说:“要不……召外务部的人来问问?”

老佛爷看了看窗外,现在是下午…半钟左右,夏天天长,一时半会儿还黑不了天,心想:难得遇到这种新鲜事,那就高兴高兴吧。于是点点头:“那就传外务部的人来问问吧”

李莲英一躬身,退出书房,召个腿快的小太监:“太后懿旨,传外务部相关人员,询问洋人派遣游学生事宜。”小太监重复了一遍,没问题,撒开脚丫子就朝宫外跑。

老佛爷可不管外面是如何的鸡飞狗跳,派人把批好的奏折送回军机处,而后倚在床榻上就着热茶,吃了几口御膳房刚送来的小点心。一壶六安瓜片还没喝完,门外的太监进来禀报:“启禀老佛爷,外务部尚书那桐、司员唐国安觐见。”

老佛爷微微一颔首,一旁的李莲英代答道:“传”

时间回到半个钟头前。

在外务部衙门正堂上,年近半百的那桐正和几位幕僚一边喝茶,一边说些官场上的碎事。那桐是满洲镶黄旗人,和当今的慈溪皇太后同样姓叶赫那拉氏,或许因为这个缘故,仅仅是举人出身的那桐,在庚子国变、帝后西狩之时,被充任为留京办事大臣。眼下,更是官至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步军统领、管理工巡局事务。这些年仕途坦荡,加上养气工夫,心宽体胖的那大人看上去只有四十岁。

此刻,他靠在太师椅上,手摸着油亮的短髭,表面上听着师爷们说话,心里却在筹算着晚上是去庆宁部听王倚云的段子呢,还是答应盛宣怀在同春园的宴请?这可是两难选择,去同春园,那盛宣怀自然少不了孝敬些,怎么着也得几千两吧。但一想到王倚云那秀媚不让韶华女子的神态,心中不禁一荡:你说这男子怎么也长得那么祸国殃民呢?

正思谋间,打门外跑进来一侍从:“爷,宫里来人,宣您觐见”

“人呢?”那桐连忙抛开那些绮思,在椅子上坐直。那些师爷也赶紧站起来。

“在门外。”侍从连忙答道,“说是太后想询问洋人派遣游学生的事……”

“赶紧准备轿子,马上进宫”那桐一声令下,周围的仆从都忙碌起来,蟒袍、官靴、顶戴都递过来。一边穿,那桐还吩咐:“这些日子,洋人派遣游学生的事是谁在管?”

“回爷,是度务司司员唐国安在办。”一旁幕僚的连忙回答道。

“那让他给我一起进宫”那桐紧了紧袖口,随口吩咐道。

就这样,被埋在一堆文书里的唐国安被揪了出来,作为陪绑。听说要进宫,在体制内呆了近二十年的唐国安还有些紧张,毕竟还没这么直接面对过帝国的最高层。

那桐就轻松多了,一个月即便没事,也要进几回宫。最近部里没什么大事,也不怕老佛爷念叨。倒是这洋人不好好在自家呆着,不远万里跑来大清游学,难道又想整什么幺蛾子?路上问了唐国安几句,都是些洋人的玩意儿,一时半会儿也闹不明白。只好吩咐唐国安:“一会儿老佛爷问话,你来回奏。”

“是,大人”唐国安知道这是个机会,连忙应允。

走了一会儿,到储秀宫门口的时候,那桐又回头叮嘱一句:“回话的时候,捡老佛爷高兴的说,知道么?”也不等唐国安答允,一步跨进大门。

老佛爷今儿心情不错,那桐、唐国安请安之后,赏了座,还赐给每人一盘小点心。只是两人哪里敢坐、敢吃?说是坐,只有小半个屁股搭在锦墩上;说是吃,一粒豌豆黄只咬了层皮儿。

慈禧太后也不管他们,估计这模样是看多了,抬眼一扫,然后问道:“今儿刚看了你们的折子,说什么洋人想派遣游学生。可折子里头说得不大明白,就诏你们过来问问。”

那桐连忙起身回禀:“回太后的话,去年腊月的时候,美利坚公使曾向外务部发来照会,希望大清能接收该国游学生。奴才以为向无陈例,且华夷杂处,言语行为之间或有纠葛,以成衅端,终属不便。所以回函婉拒。本年正月之后,美利坚公使再次发来照会,说派遣游学生一事为该国政府之决定,非个人之意愿,请大清妥善处理;且言大清在彼国亦有游学生,何以美利坚之士子不可来大清?”

慈禧点点头:“这美利坚人说得倒也在理。”

“太后说得极是。奴才等不好回绝,只好以生活不便、愚民闹事等因以劝阻之。然其一意孤行,并言彼国每派遣一名游学生,可于庚款内减免五千两白银。”那桐说到这里,抬眼斜觑了慈禧太后一眼,然后迅速往下说,“当然,那些银两,大清自然是不在意的。哪知道,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公使得知消息后,也纷纷发来照会,希望照美利坚国之例一体办理。奴才觉得兹事体大,才具折上奏,烦渎圣听。”

禧听罢,暗里盘算一下:每人五千两,如果一年有1000人,即可省五百万两白银。心中不觉一动。又想,洋人个顶个的油滑,这回怎么那么大方呢?难道有什么猫腻?当下又问道:“那洋人有没有提出什么苛求?”

那桐道:“会太后的话,洋人派遣游学生事宜,由本部度务司负责交涉,恳请准其回话。”

太后点点头:“准。”

早在那桐站起来的时候,唐国安就跟着站起来,此时才轮到他说话:“回禀太后,洋人确实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游学生必须在私立经世大学学习。”。

更多到,地址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密战桐城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我在唐朝直播破案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南明义军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