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下江流淙淙,草树蒙翳,水拍崖石之声如击碎玉,立身此间,只觉地阔天广,而水深雾重,气寒砭肌,虽是头顶月圆若镜,却也平添了几分凄清幽寂。
此时江岸上,方才被陈珩祭出的三件法器正大眼瞪小眼。
见遁界梭不悦看来,纵五炁乾坤圈素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性,也不由有些发憷,忙替自己辩解一句:
“我险些被那一剑打进牛粪堆里洗了个身,心头怎能不恼,再说……”
五炁乾坤圈旋即又叫起撞天屈来:
“我怎知老爷他方才竟躲也不躲?梭老,天地良心啊!我真心只是欲给那位女真人一个好瞧,若早知晓老爷是这般情形,我哪会莽撞行事,早就老老实实在地下躺着瞪眼看了。
我不知内情,这着实怪不得我身上!”
遁界梭本还想说些什么,而这时月轮镜见五炁乾坤圈死命朝自己使眼色,犹豫几合,还是开口帮腔,替他告了个饶。
“不过,那一位究竟是谁?”
月轮镜说完也不理五炁乾坤圈,好奇往远远江畔看了眼,又收回目光,问道:
“能使用那样的大神通来,想必她也不是无名之辈,只是老爷为何要生生受她一剑?梭老,这其中是有怎般隐情?”
月轮镜向来自诩貌美,对皮囊外相看得极重,这或也是陈珩当年能收服她的原因之一。
但纵如此,卫令姜在她生平所见之人中,论起颜色来亦是世间罕有,兼陈珩态度今日一改以往,这难免令月轮镜好奇,禁不住向遁界梭打探起来。
“老夫也是在出了金鼓洞后才得一个自在身,先前之事,恐怕唯有那柄青律剑才知晓了。”遁界梭微微摇头,搪塞过去。
“青律剑?是老爷紫府里那柄早断了的符器?”
五炁乾坤圈啧了一声,意兴阑珊:
“连真识都未孕出,它哪能记事说话,梭老又在拿我当傻子哄呢。”
“你何曾不是了?”遁界梭调笑道。
五炁乾坤圈一挑眉,便又不服气了。
便在此间吵闹拌嘴时候,远处江畔,又是另一番情形。
陈珩与卫令姜隔岸遥遥相对,一时谁也没有开口。
现在正是暑夏丰水的季节,水势比以往要更澎湃一些,像是上千匹马从远处疾行而来,腾起烟尘后又震动大地,一路奔腾不休。
陈珩轻轻吸了口气,在呼吸间,他只感觉有厚重的水气在扑面袭来,风涛鼓荡时候,连天上的云都要被浪头扯了下去。
他想解释卫婉华的死并非他本意,想说那时他身不由己,想道明那些过去缘由。
可掀开了眼帘,看着她的眼睛,陈珩知道自己是不能辩白的了。
往事已矣,这时候怎样的言辞都大抵苍白。
一如他仍堆在长离岛案上的那数沓白纸,每每研墨,也总落笔艰难。
这时卫令姜忽抬起头,然后微微伸手示意。
陈珩听见她的声音从雾中透了过来:
“师弟可愿意陪我走一走?”
时隔许久,她这动作做起来却不显生疏,像两人还身处在浮玉泊中,为商量如何除去那头恶嗔阴胜魔而费尽了心思。
光阴荏苒,忽忽便是数十年飞逝,眼前之人仿佛还丝毫未变。
陈珩似想到了什么般释然一笑,他顿了顿后,只道一声好。
……
……
葛陆本是共有六方大势力,以管理百类,安抚万民。
但随团阳、戚方国灭,同虚山遁走了三世天,如今站在棋盘上分利的,也仅是剩了三家了。
在这一路上,两人像是芥蒂消无,回到了从前,各自说起些旧话经历。
陈珩谈到了长赢院、东海、甘琉药园和面前的葛陆争端。
卫令姜则说起她幼年经历,是如何入了赤明学道、游历时的见闻和那些派中人事。
此时天中一轮皎月,照耀得上下如银,俯瞰云下,内外澄清,正是天空地迥,一碧千里。
而遥遥还能望见几座小城中似在欢呼节庆,有烟花火树渐次升空,弦管锣鼓声若隐若闻,千门万户,人间红尘。
先前葛陆战事虽颇多激烈,但那也仅是修士间的争斗,更何况此地离北屏山相隔颇远,远离杀场,在时局安定后,倒未受多少风波袭扰。
卫令姜本想入城一看,然而阴云四合,突然暴雨大作,满城人都忙着避雨去了。
两人便也在城外降下云头,落入一间临湖的小庙中。
这庙宇当中并无人居住,虽似近来有人特意前此洒扫过,两廊画壁上仍是可见些斑驳青苔痕迹,幽幽绿意。
而视线顺着山道向下不远,便可见一片宽广大湖,湖畔花树荫浓,参差相映……
两人这时忽沉默了下去,在这座小庙中久久静默无声。
檐外雨织成串,更远处是被寒气薄笼住的湖水和在白雾里依依稀稀的山形。
雨还在下。
没有谁在雨里,也没有谁不在雨里。
陈珩想,自己今晚这样安静听雨像是很远的事情了。
他并不后悔那天做的一切,也清楚知道在朝卫婉华斩出一剑后,像很多事情,都已经不能再回到从前,一些东西,他选不了。
可眼前像故地重游的这一切。
一样是落雨,一样是从湖心缓慢浸上堤岸的雾。
他听着从肩侧掠过的风和树上窸窣的虫鸣声,喟叹光阴长剑实在削铁如泥,在浮玉泊度过的那个长夏榆阴,对他已是恍如隔世。
不远处,沉默良久的卫令姜忽地微微侧身:
“师弟,我要问——”
“是,我曾倾慕过师姐。”
似知道卫令姜未完的话,陈珩含笑打断:
“师姐?”
卫令姜轻轻点了点头,两人视线相触时,莫名齐齐一笑。
直至半晌雨停,两人才比肩了走出庙宇。
卫令姜顺着幽静山道一路向外,步履不停,她衣袖掠过那些带雨的碧绿花枝,几滴在芽尖上摇摇欲坠的水珠无声摇落,陈珩只站在堂外相送,并不跟去。
两人动作很是默契,一走一停,再没有一句话响起。
直至是卫令姜走到了矮山脚下,她回身而望,认真笑道:
“大道可求,神仙非诞,唯愿你我皆能静心息虑,不昧本真……师弟,丹元大会上见!”
这一刹,她眉宇间英气勃发,奕奕照人,再肃容施了一礼,开口道:
“赤明真传,卫令姜!”
陈珩看着那个明慧纯美的女郎脸上带笑,双目烨烨,望去神秀无双,记忆忽回到许久前,在那时,他们似也曾如今番这般相互致意。
赤明真传卫令姜,也从来不是什么自怨自艾的小女子。
他微微一笑,卫令姜看见他眸光清亮,像是照在湖心的一片月飞进了眼底,然后便抬起袖袍回了一礼,声音同样郑重:
“玉宸真传,陈珩!”
……
……
是夜云如堆浪,平铺万里。
在去了数十里后,卫令姜忽心有所感,当空将剑光一按,不一会儿随一声清鸣,青枝身影便映入眼帘。
青枝耷拉着一颗脑袋,犹豫着不好上前,神情迥别于以往。
卫令姜知晓她心思,伸出一只手按在青枝脑袋上,微微摇了摇头。
“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若石中火,似梦中身……”
卫令姜低声一笑。
“小姐?”青枝仰起脸。
“事到如今,又还能再说什么?”
卫令姜望向远处,在微微一怔后又复归平静,万般情绪都敛进眼底,只道:
“走罢。”
与此同时。
在步下山道后,陈珩只见沿湖的花树匝地若盖,清荫散落。
便是夜幕当头,那依旧遮掩不住那一派仿佛是在风中流动的翠色,明媚盎然。
而雨停后,远处小城中也渐渐传出来人声,嘈嘈切切。
来到湖畔,在那些漂浮着细碎柳枝和花瓣的水面,陈珩看见了自己水中倒影,他沉默半晌后忽一笑,只探手折了段花枝掷去,转身就走。
月影和人影无声破碎,湖面上泛起来细密涟漪,层层迭迭,荡漾成纹。
一声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