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五章吴高的选择

长崎。

日本的真正中心,而今已经是长崎了。

长崎总督,江阴侯吴高也接到了朝廷传令,让他到南京参加会议。

而今的局面,让吴高有些无奈。

当初,如果他跟随何夕,或许他而今的地位,与现在大不一般。特别是连哈刺不花位都在他之上了。

只是,很多事情,后悔是没有用的。

开战之初,吴高是很担心北京政权的存亡的。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一些犹豫,最后权衡利弊之下,选择了最安稳的选项,那就是坐镇日本,坐观成败。

吴高在这一场大战之中的所做所为,几乎是北京方面的沐春。

如果形势倒转,北京败亡,吴高的行为大概与沐春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而今想想当初的选择,吴高也谈不上后悔。只是有些怅然而已。

战事数年,不知道多少开国功勋之后,灰飞烟灭,傅家就是典型。今后还有很多家族,会一步步的从权力中心退了下去。

吴高当初的做法注定了,在这一场盛宴之中,并不能瓜分太多权力。但是他好歹也是北京方面的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坐镇日本这几年,在供应北京金银,硝石铜矿,方面可从来没有短缺过了。

可以说,北京方面大战,大部分时候打的都是日本的硝石。

吴高不会被朝廷当成外臣。

不过,想要更进一步,在这一场大洗牌之中,保持家门不坠。吴高就要好好的想想办法了。

来弥补之前的问题。

只是他很明白,这一去京师,长崎这里就回不来了。

别人或许没有感觉,但是吴高却品出来一些味道。这一次大会,带着几分削藩的意味。

并不是,真有割据才有藩镇。而是大明朝廷内部的山头。

在治国上,何夕已经有其中三味了。既不能让下面没有山头,如果是下面铁板一块,说明上面可以换人了。这种情况说明了。上层对下层完全失控。

毕竟,大多数时候,派系无限可分,才是正常状态。

但是对于山头,也必须压制。将内耗降低在一定程度之中。

这几年,征战为先,吴高在东洋有着很多特权。就好像沐春在云南也有很多特权一样。这并不是孤立。而是普遍现象。

大战为先,只要不耽搁大战。很多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而今军中更是形成了,降臣派,南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与海军这样的派系。

何夕大概要将所有派系打乱。

吴高自然也不可能回到长崎。大明朝廷对东洋四国的态度,也会有一些改变。就好像朝廷与燕国之间,需要重新找到大家都满意的平衡点一样。

吴高想来想去,也找到他未来在朝廷立足的根基所在,那就是他与东洋四王的良好关系。

今后,藩王将是大明生态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洪武年间,这个还不明显。因为,藩王们与皇帝是父子关系。藩王们是能与皇帝直接沟通的。在朱元璋驾崩之后,这种新生态就应该出现。

只是,局面还是不一样的。

南北之战的爆发,让大部分藩王处于观望状态。而今大明定于一。是时候建立起新的藩属关系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明与各地藩王一定会共处的。而大明与藩王之间一些问题,也是需要沟通协调的。

朝廷与藩王之间,直接对话的可能性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朝廷与藩王之间直接谈,很容易谈崩。一旦谈崩,双方就没有回旋余地了。所以,这时候政治掮客就有出现的余地了。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有家族化的趋势。也就是某人负责对某国的外交,他的子孙一直在这职位上。就是因为,有些人脉什么的,只能个人传承。公与私之间,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很多事情,别人去,是做不成的。但是这一家子的人去做,却能做成的。

在大一统王朝之后,中央朝廷对外,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外交,因为周围很难有同体量的国家,让中国平等相待。

而今藩王出现,藩王与中枢之间的交易,也很难说是外交。

但是依旧有一些外交特点了。

吴高之所以能在这里任职,不就是他与湘王的特殊关系,能够安抚湘王。吴高手中兵马不多,大多还是附从军,一旦东洋四王发难,高丽很有可能就不是北京所有了。

而且,南北征战时期,南京方面,并不是没有派人策反东洋四王。

都让吴高给化解了。

一方面是,东洋四王对战场形势,是有自己的判断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吴高用个人信用的担保。

也就是,东洋四王相信的不是北京朝廷,而是湘王大舅哥,江阴侯吴家的担保。

同样的这样的情况,也给吴高一些契机。

让他在中枢,可以代替东洋四王,与朝廷谈条件。而且在领会朝廷意图之后,也可以代表朝廷与东洋四王谈条件。

只要东洋四王不出什么问题。那么吴家在上层社会总是有一席之地的。当然了,同样也有风险,如果那一天,大明朝廷想要灭了东洋四王。

那么首先要除掉的就是江阴侯吴家。

不过,吴高现在是看不到这个风险的。同时,吴高仅仅是将这一件事情,作为家族的保底而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子,吴家都不会成为朝廷的富贵闲人。

总是有一口饭吃的。但是想要吃更多,就要做其他事情了。

吴高首先要做的,立即去南京,将自己身上开国功臣之后的身份,洗白为隆武平乱功臣。

因为今后,洪武开国功臣是明日黄花。如果吴高身上,还有这个标签。今后的前程并不是太好。

所以吴高这一次不仅仅要去南京。还要想东洋四王都忽悠到南京,并且,要让东洋四王在定国是会上,为隆武大唱赞歌才行。

------

南洋新州。

新州作为南洋总督府驻地,也是大明在南洋唯一的直辖地,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陆家的领地。时间长了。很多人都觉得,这里是陆家的封地了。

就好像,诸王在海外的封地而已。

而陆仲亨也是将这里当成封地来建设的。对当地建设不遗余力。陆家渗透到了新州每一个行业之中。陆家是名副其实的新州第一大家。

而新州有现在的局面,陆家也是出了大力的。

从中原到南洋的汉人,几乎都要被陆仲亨截留一手。固然因为,旧港大兴土木,推进屯耕。对人口的吸引力大于新州。

但是陆家的经营之下,新州的繁华不在旧港之下。

而陆仲亨在南洋坐镇这么多年后,也不得不承认,他作为淮北汉子,其实并不适应南洋的气候,年轻的时候还好说。

而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随着开国功臣次第凋零,陆仲亨忽然有一个觉悟,那就是他的大限,也快要到了吧。

毕竟,热带生活其实给陆仲亨的身体,也带来一些伤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温度的。而且他同辈的将领,死的死,亡的亡,即便还活着,而今也被小辈们压在头顶了。

让他有一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此刻,在这一次定国是会之前,陆仲亨忽然重新思考起陆家未来的命运了。

陆家是何夕在南洋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最好的盟友,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时间是会改变一切的伟力。人都会变的。

而今也是一样的。有些东西也发生了改变。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密战桐城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我在唐朝直播破案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