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十二章

晋商的前世今生

殷正茂将周梦臣的要求一一记录下来。

周梦臣思忖片刻,说道:“另外什么质子,让辛爱入京朝见,等其他条款,按你的意思办。鞑子想拿乔,我们也要吓一吓他。不要担心谈崩了,而今担心谈崩的是辛爱,而不是我们。”

殷正茂说道:“遵命。”

周梦臣说道:“再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

殷正茂立即会意,起身告退。

周梦臣转过头,对杨继盛说道:“通贡这一件事情,估计有些波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想从通贡之中获利,还需要别的准备。”

杨继盛说道:“还需要什么准备?”

周梦臣说道:“之前,你与晋商接触过。你觉得他们头面人物如何?”

杨继盛沉吟片刻,说道:“我其实没有怎么与他们打交道,不过是借了蓟州巡抚杨博的名头而已。晋商之兴,都为盐商。以输边起家,多居于蒲州。问杨博作为蒲州望族之首,既是弘农杨氏之绪,又为而今蒲州臣工之首,对晋商是很有影响力的。不过,看张,王,杨家这些人财力雄厚,拆解几十万两银子,真是轻松写意。真是---”

杨继盛对国家无钱,为了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就弄得地方与中央扯皮不断。为了对鞑子用兵,他与周梦臣恨不得一两银子,掰在两半花。几十万两银子,都足够周梦臣与鞑子再打一场兔毛川之战了。

但是在几个大商贾那边,似乎都是毛毛雨。

这样杨继盛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杨继盛本质上是农民出身的,他的思想感情之中,多占在普通百姓这一方。对于这种富的超乎了杨继盛想象的大商人,他不能理解。觉得这种情况,就不该存在。但另外一方面他作为朝廷命官。也找不出这些商人有什么大错。不可能不顾法度处置他们。

这让杨继盛很迷茫。

周梦臣却知道,这将来是大明的普遍现象。明末加得三饷,总共也不过一年不足千万两的赋税,就搞得天下鼎沸。但是明末中等布商一次交易最少要备几十万两现银。至于顶级大商人是多奢侈。就不好说了。

这其实很充分地说明了。大明的赋税制度,财政制度出了极大的问题。

晋商其实是开中法的受益者。

在国初,大明朝廷要为边关运输粮食,耗费巨大,于是就沿用了宋朝的开中法,也就是运输一定量的粮食到边关,能领盐引,然后到产盐地去盐售卖。总体上,就是用盐上的重利来弥补运输中的消耗。

但是开中法渐渐不行了。其中原因很多,皇帝滥发盐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到了弘治年间,开中法就废除了。也就造成了边关粮食日益紧缺的原因。朝廷将银子直接拨给边关,倒是痛快。但是边关产粮不多,有银子没有粮食,也没有什么用处。

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给下面发粮食,而不发银子的原因。一来他的银子少。二来,边关的粮价波动相当大。甚至大量外来的粮食,压制了本地的粮食生产的利润。同时一旦外来粮食断绝,粮价又能飞到天上去了。

总是弄出各种事情。

这才每月给粮,不是给银子。

一提道产盐地,人们直接能想到的就是两淮。但是实际上,中国最古老的产盐区不是两淮,而是山西运城,也就是蒲州。盐湖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产盐区,晋商就开始贩盐起家,后来不满足于盐湖的盐,与徽商争夺扬州盐的主动权。这是后话。

而今的晋商已经全面发展,依靠同乡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贸易网络。与南方的徽商也算是南北称雄了。

到了嘉靖时代,已经到了非家产数十万,不敢称豪商的地步了。几十万两银子,对他们来说,虽然是一个大数字,但是又不是一家出的。几家十几家凑凑就有了。

比起徽商更精打细算。晋商与官府走得更近一些。

从某种程度上,盐商都是吃得朝廷的饭。维系朝廷上的关系,才是他们第一生产力。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一发话。晋商就非常豪气的垫付了几十万两银子,给将士们发饷银。

这固然是晋商有钱。但也说明了他们与朝廷之上紧密的关系。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周梦臣说道:“就请你为我引见一下吧。”

杨继盛说道:“这好办的很,何须引见,只需放出风声,有不知道多少人赶着上门。只是周兄,你可要想好了。不要一失足为千古恨。”

周梦臣听了,不由一笑,说道:“放心。这一件事情,我周某人虽然比不上这些豪商富。但是能收买我的人还没有出现。”

杨继盛判断的没有错。晋商的财富与官面上的很多人都有关系。他们也多维系一个比较好的官场关系非常看重。

周梦臣的风声传了出去。顿时引得各地晋商匆匆从各地而来。汇集在大同城中。

大同最繁华的街道一侧,有一座大院子。原本是某郡王的别院。只是周梦臣一心搞钱,对于这些不动产也没有什么兴趣,如果有人卖的人话,自然也买。甚至这些事情都到不了周梦臣案上,大同知县都处置了。

这里就是晋商买下来了。作为蒲州会所。

此刻,几十个人都在里面商议。

为首一个大商人捏着白须,说道:“贤婿,今日这周大人放出风声想要见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这些人到底不是读圣贤书的。其中有些关隘是不大清楚的。你今日就要入京感赶考,又是杨大人亲口赞许的后起之秀。你给大家说说吧。”

这个人名叫王恩。他本家之中,有一个大官叫王国光。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而今还在六部之中当主事。王国光似乎家中经商。对数字很敏感。也算是厚积薄发,在万历年间作为张居正在户部得力助手,完成了很多项关于钱粮的改革,还有大名鼎鼎的《万历会计录》,就是他的手笔。

不过随着张居正之死。他也被掀翻倒台,最后郁郁而终。

另外一个大商人说道:“子维。既然你岳父考教你,你就说说吧。”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允龄。他也是蒲州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足迹遍布天下,张家虽然父辈都在经商。但是将产业发展如今这么大的,却要从他与自己兄弟说起。不过,他最重要的功绩不是经商方面。

而今发觉作为大明商人是不可能有未来的,想要有未来。就要作为从商人变成官僚。所以他下了大力气教授子弟读书,甚至资助很多贫困读书人。而他的儿子,就是他这个思想下,最得意的产品。

不仅仅读书上进,还与官宦人家接亲了。再加上他的妹婿,现在还在杭州当任知府的王崇古。让张家已经半个脚迈入了官宦人家的门槛。只要他的儿子能在今年考中进士。张家就不是商人家族。而是士林中人了。

而他这个最看重的儿子,不是别人。正是张四维。

张四维虽然还没有中进士。但眼光卓绝,已经被很多人看重了。杨博就提携过这个家乡后辈。都觉得是凤凰儿。定然能出人投地。而张四维之所以来大同,却是本想去北京的。参加明年的科举。不过周梦臣发出消息要见晋商的头面人物。张四维非常好奇。而且张四维自信今年必中。只是名次不大好说。

如此一来,他就有心思关注其他的东西。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密战桐城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我在唐朝直播破案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