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柔已经后悔上次把暗卫借给沈斓曦了。
那么快的亮出底牌,她这个女儿都要开始搜刮她手里的东西了。
“我手中已经没有人了。”
“上次从西南回来的暗卫,都已经不顶用了。他们回来的时候,不就是缺胳膊,就是断腿,要么就是重伤,他们现在当护院都不够格,哪里还能上战场啊!”
沈斓曦有些失望。
“这样啊,那要不朕从御林军中派人手过来护卫母亲?”
那更不用了。
周心柔立即拒绝。
“不用,那些人就留着保护你吧。你是咱们母女两人的希望,你可不能有事!”
沈斓曦满脸担心:“元棠跟周如渊的人能联系上,就说明京城还有周如渊的人。”
“朕担心到时候把他逼急了,他会把母亲绑走,要挟朕!”
周心柔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沈斓曦送淑妃殉葬,她与周如渊有杀母之仇。
想到这里,周心柔放心了不少。
“不会,京城治安很好,京卫时常在家门口巡逻,就算是别的地方有事,沈家这里,也不会有事。”
沈斓曦点头。
“好吧,既然母亲这么说,那朕就相信母亲。等回宫以后,朕多调配些京卫,围着沈家巡逻。”
周心柔现在只想赶紧把沈斓曦送走。
一个两个都跟她要人手,她哪有那么多人手。
即便是有,那些人都是不能动用的。
“你快回去处理国事吧,以后母亲不会让府里的人随便去打搅你。”
沈斓曦:“母亲真的没事?”
“没事,我儿放心!”
沈斓曦:“那好吧,朕还要进宫与大臣商议粮草的事,这就回宫了。”
周心柔把她送到门口,目送她离去。
上了马车以后,沈斓曦表情瞬间变得冷漠。
有人手给别人用,却不给她这个女儿用,母亲还不肯承认自己偏心?
“大姐姐……”
“呜呜……”
“陛下,是沈元棠的声音,她已经被沈家人带进去了。”
沈斓曦轻轻的嗯了一声。
西北再次传来大捷,紧接着津门传来急报。
“陛下,周如渊趁夜偷袭我东川粮仓,好在我方早有防备,在敌军进入我驻地范围内,把敌军一举歼灭!”
“还以为是急报,没想到竟然又是一封捷报!”沈斓曦龙心大悦。
“传朕旨意,今年农税再减一成!”
百官目瞪口呆,再减可就没了。
柳雁回笑着开玩笑道:“好在我大周国库现在已经不需要农税支撑。”
“商户缴纳的赋税,足以覆盖,且多有剩余。”
“还是陛下洪福,我大周才能风调雨顺,万事祥和!”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过几日,西北就传来瓦剌等部族愿意归顺大周的消息。
“吴丞相现在还未抵达西北吧?”
“陛下,按照时间算,现在丞相应该才到半路上。“
“陛下威名传扬四海,丞相还未到,就有众多外族前来归顺,陛下简直堪称千古一帝。”
沈斓曦眸色一变:“也就是说,丞相过去劝说外族归顺,意义并不是很大。”
柳雁回会心一笑。
第二日早朝,熊奇在金銮殿上,高声列举吴彦之重重罪行。
“先帝在位时,吴彦之犯下累累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仁孝一年科举,他任副考官,收受考生贿赂数万两,纵容三人替考。”
“替考成功以后,他又收受钱财万两,为三名考生谋了官职。”
“仁孝二年,有考生揭发此事,他为了毁灭证据,让人灭了考生满门。”
“同年,他栽赃陷害同僚,致使前太傅吕文宗冤死牢狱之中,其家眷或是流放充入教坊,时至今日,家眷已经死绝。“
“次年,他调任荆州,在荆州期间,纵容恶霸为祸乡里,收受美人金银财宝无数,又把荆州县令充为己用,在达到目的以后,更是丧心病狂命人杀害了荆州县令。”
“综上所述,足以让吴彦之抄家灭族,之后还有更多的累累罪状,臣如果现在说的话,没有一个时辰,是说不完的。”
沈斓曦严肃道:“那你就等退朝以后,跟朕慢慢说!”
“大理寺,接过熊奇手中卷宗。”
“刑部吏部一同协查卷宗上的真伪。”
“丞相乃是两朝元老,是我大周基石,是朕肱骨之臣,此事一定要详查清楚,不得有误!”
大理寺、刑部、吏部:“臣领旨!”
不少官员开始恐慌,尤其是吴彦之一党的人。
丞相不就是去了一趟西北吗?怎么就被人告发了?
熊奇不是丞相一党的吗?
怎么会突然反水?
反应快的人,获悉真相以后瞪大眼睛。
怪不得陛下会提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品代掌丞相手中事务,原来是早有图谋。
陛下难不成早就对丞相不满?
之前怎么没有看出来?
丞相女儿跟沈家还是姻亲呢,更对陛下有扶持上位的情谊,就这么被下刀了?
陛下有点可怕呀!
他们危矣!
退朝以后熊奇被单独留下,除此以外,老太师跟刘明新也被留下了。
两人被迫听了一个时辰的吴彦之罪史,之后离开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吴彦之犯下什么什么。
“老太师,陛下这是何意?”
梅南华揣着手,稳如泰山道:“陛下是个眼里不容沙子的人,吴彦之这个馋臣,早就该处置了。”
刘明新眉头皱的死死的。
“可是吴家跟沈家是姻亲啊!”
陛下真的会对吴彦之下狠手吗?就不怕被人说卸磨杀驴吗?
老太师冷哼一声:“姻亲又如何,沈家还是陛下的本家,不还是犯了罪就杀吗?”
这让刘明新想起一件事,之前就有谣言,陛下每次出兵,都要拿亲人祭旗,还说她在流放的时候,曾活埋过生父?
这事怕不是空穴来风啊!
吴彦之远在西北,不知道京城形势,他的家人却在京城。
早朝过后,吴彦之一党就让人给吴家送了消息。他们现在可不敢沾手吴家的事,否则惹怒了陛下,真的治他们连坐怎么办?
金銮殿门口的大刀可不是摆设,前段时间才刚见过血。
突厥使臣不过是无的放矢几句,就快要被灭族了。
他们区区几个文臣,能挡下陛下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