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娥在崩逝之前特意留下了一份遗诏:尊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皇帝听政如祖宗旧规,军国大事与太后内中裁处。

此话何意?这就是说赵祯的养母、宋朝新任的皇太后杨氏将接替刘娥继续垂帘听政!

赵祯这会儿也没时间和精力去顾及这个事对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的老妈刚走一会儿,他这个大孝子现在正悲痛欲绝地号啕大哭,而且正处在极度悲伤中的他还在纠结另一个问题。

要说这刘娥的执念还真的是异于常人,没有当成皇帝让她几乎是死不瞑目,她临终之时身上还一直穿着皇帝的衮服不肯脱下,而且在她已经无法说话的弥留之际,她仍然眼巴巴地望着赵祯,双手则是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拉扯着她身上的那身衮服,但早已哭成泪人的赵祯只能干着急,因为他不懂刘娥这是什么意思,刘娥就是在这样的不甘中驾鹤西游。那么,刘娥到底想说什么呢?

赵祯哭哭啼啼地把这个问题对紧急前来奔丧的两府大臣说了,他希望能从这帮老家伙的口里得到答案。赵祯或许真的是少不经事,要不然他也不会有这个疑问,可他面前的这帮老头儿就没那么单纯了。事情很明显,结合刘娥生前的种种举动,她在临终前拉扯衮服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她生前没能做成皇帝,她想在死后能够身着衮服以帝王之身入殓下葬。可是,参知政事薛奎的一席话瞬间就决定了刘娥死后的待遇和命运。

薛奎挺着肚子大声说道:“陛下,太后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把她身上的衮服换下来,你想啊,如果她身着衮服去了那边,那么她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和太祖太宗呢?”

只比一句话,刘娥想在死后当皇帝的梦想也破碎,单纯的赵祯随即命令宫女们给刘娥换上一套正规皇太后的服饰。这边刚忙完,那边就有人过来向大殿外哭成一片的群臣宣诏:“各位大人们,都先别急着哭了,现在时候已到,赶快去向新任太后请安入贺吧!”

新任太后?跪在大殿外面的众官员这才明白过来,刘娥临终前特意交代要由皇太妃杨氏接替她临朝称制,也就是说此时已经二十三岁的赵祯还得继续当他的木偶天子。之前就已经在私下里或是公开场合要求刘娥还政于赵祯的官员们经过这么一提醒瞬间火冒三丈,范仲淹当年科考中第时的同科状元、此时已经官居御史中丞的蔡齐瞬间大怒:“你嚷什么嚷?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

说完,蔡齐走入大殿对东西两府的宰辅大臣们说道:“陛下已经年长且英明睿智,现在正是该他亲政的时候,我们绝不能让太后称制这种事情继续存在下去!”

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听了这话也是不由得连连点头,于是这帮人就在刘娥的尸体还残留有一点余温时候把她的临终遗命就这么给否决了。杨氏仍然是皇太后,但是不再临朝称制,赵祯以后独掌朝政大权,没怎么经历过大场面却也不慕功名和权力的杨老太太就这么被一帮老爷们儿给合伙“欺负”了。

很难说得清楚的是,刘娥的崩逝对赵祯而言究竟是悲胜于喜还是悲喜参半。他已经二十三岁了,如果说他一点也不想亲政从而做一个真正的皇帝,那么此人绝对是智商有问题,可如果你要说他时刻都在盼着自己的这位母后能够早点归天也是不太符合仁宗陛下的心性。但是,不管怎么说,与自己的母亲阴阳相隔都是这人世间最为令人感到蚀骨的终极悲痛之一,因而赵祯此刻的悲伤和悲痛都绝对是真实的。然而,比这更大的悲痛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他。

刘娥薨世一个月后,这十几年来因为害怕会被刘娥视为威胁和异己而加以清除故而有意装疯卖傻的人站了出来。思虑良久之后,此人一改往日疯痴呆傻的面目,他瞬间变得神采奕奕且英姿勃发,而且他还决定要去进宫面圣,他要将一个几乎国人尽知唯独皇帝一人不知的真相告诉给他的那个侄儿。此人便是赵光义的第八子、荆王赵元俨。

面对赵祯一副因为失去母亲而颓废不已的样子,被刘娥这些年压制得快要变态的赵元俨是气不打一处来:“我的陛下,你快别为那个女人难过了!不值得!我告诉你,你哭的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你的亲妈,她是害得你和你的亲妈至死不得相见的恶女人。你的亲妈就是之前就已经过世的李宸妃,而且她还是死于非命,我猜她肯定是被刘娥那个老女人给害死的!”

正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的赵祯当场就傻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劲爆了,二十多年了,他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其实另有其人,而且他这些年来竟然把自己和生母的仇人给当成亲妈来服侍!这怎么可能?更何况,八皇叔你这些年一直都跟个疯子一样总是说些疯话,谁知道你这回是不是疯病又犯了,谁能保证你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

任凭赵元俨如何气得跺脚,赵祯就是不信,然而这种宫内宫外近乎于人尽皆知的事想要查清楚简直易如反掌,随便找来几个老太监或老宫女,或是直接把宰相吕夷简叫过来,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不管赵祯最后是如何去求证的,总之他在得到真相后是彻底傻了!

紧接着,两宋所有帝王里哭得最为死去活来、最为伤心欲绝的戏码上演了,这一次的天子之泪就连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和宋钦宗恐怕都远远不及。在了解到自己的身世真相以及自己生母的人生遭遇后,赵祯在自己的寝宫里连续数日放声痛哭,什么军国大事他全然都顾不上,这一刻他只是一个对自己的母亲无比怀念且自觉罪孽深重的孩子。等到眼泪干涸之后,赵祯这才提笔下诏公开罪己,然后又追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并与自己的父亲赵恒合葬于永定陵。

庆幸的是,不管赵祯此时的仇恨和愤怒有多深,但他毕竟是一个从小就被爱所滋养的人,刘娥爱着他,他的养母杨氏也给予了他无限的母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再怎么发狂也不至于做出太过疯狂的事。换了别人兴许早就将刘娥的尸体给五马分尸了,比如后汉的末代皇帝刘继元或者南汉的末代皇帝刘鋹之流。

对于赵元俨所说的“李宸妃死于非命”,赵祯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李宸妃当年出殡的事他是知道的,那可谓是绝对意义上的风光大葬。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两个版本,一说是赵祯让自己的舅舅李用和去查看了自己生母的棺椁,想证实一下其是否真的是死于非命,一说是赵祯亲自去了洪福院并打开了生母的棺椁查验遗容。无论是哪种版本,最后他们所看到的是李宸妃安静地躺在注入了水银的棺椁里,其面目亦如生前且是以皇太后的服饰入殓。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赵祯是亲自去查看了李宸妃的遗体,毕竟身为人子且是一个历史知名的大孝子,他比谁都想一睹母亲的尊容。

在终于得见母亲的面容后,赵祯再次情难自禁地当众痛哭流涕,可在目睹母亲是用此等规格入殓后,他对刘娥的愤怒也瞬间转为平和。他对左右含泪以道:“人言岂可信哉!自今大娘娘(刘娥)平生分明矣!”

也就是说,赵祯认为他的八皇叔有言语夸大之嫌,而他也完全原谅了刘娥对他母亲的夺子之仇以及对他自己的夺母之恨,他对刘娥现在只剩下了感激。这二十多年来,刘娥对他怎样只有他才是最清楚的,若是没有刘娥也未必会有如今他这位大宋的天子。由此,本来准备对刘娥的族人(刘娥前夫龚美的族人)施以天子之怒的赵祯转而对其更为优厚。

以上种种我无意再浪费笔墨,但我只想说一句:这就是在爱的怀抱中长大的孩子与那些在仇恨和被人鄙视和轻贱当中长大的孩子所最大的不同,因为我曾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所以我也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即使我会愤怒发狂,但也是被限定在了能量可控的范围之内,而非不可控扼。换言之,你能想象如果赵祯是朱元璋那种人,那么此事会如何收场吗?

在赵祯的心绪渐渐平复之时,有一个人却在此时是喜不自胜——大宰相吕夷简。正是因为他当初竭力劝谏刘娥要为李宸妃风光大葬,所以才有了如今赵祯的温和以及刘氏一族的荣华依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则是赵祯对他的感激。吕夷简在这件事情上的所作所为可谓是一石数鸟,如今赵祯感激他,刘氏一族也感激他,就连刘娥身边的那些太监也都感激他,可以说是他这一招既保住了宋朝的稳定和颜面,也保住了赵祯那颗原本就淳朴善良的心性,更保住了刘家以及罗崇勋等大太监们的项上人头。在这起事件中,吕夷简获得了赵祯空前的好感,这为他从此以后在政坛上的呼风唤雨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除非赵祯比他死得比他还要早。

等到赵祯终于开工干活后,身为宰相的吕夷简立马就向赵祯陈述了八条治国理政的条陈,分别是:正朝纲、塞邪径、禁贿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赵祯看完之后也是连连称善,这样的一个对自己既忠心又有真本事的大宰相简直是打着灯笼也没处找,一时间吕夷简成了赵祯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大臣。

在赵祯正式亲政以后,本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精神和传统,也是出于对刘娥还残存着的那么一点憎恶,赵祯决定将此时的两府高官来个大清洗。这些人里面吕夷简当然不包括在内,事实上就连具体的人事任免名单都是由赵祯和他两人私下里拟定的。

这天处理完政务,赵祯便回到郭皇后的寝宫里跟她谈起了此事。不曾想,郭皇后对此却报以一声冷笑。

她对赵祯说道:“陛下,你其实是被吕夷简给骗了,你觉得那些大臣都是攀附太后的亲信,所以不可重用,可你显然忘了,吕夷简这几年一直都是首相,难道他就不是太后的亲信吗?你觉得这可能吗?依我看,他吕夷简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只是比别人聪明一点,他懂得两头下注而已!”

赵祯就此是恍然大悟!

第二天,两府的大佬们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听候宣诏:宰相吕夷简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判澶州;枢密使张耆罢为左仆射、护国军节度使兼判许州;枢密副使夏竦罢为礼部尚书,知襄州;参知政事陈尧佐罢为户部侍郎,知永兴军;枢密副使范雍罢为户部侍郎,知荆南府;枢密副使赵稹罢为尚书左丞,知河中府;参知政事晏殊罢为礼部尚书,知江宁府。

赵祯的这一纸诏书将刘娥当政时期的两府高官除了张士逊之外全都罢免,而吕夷简听到这份诏书更是当场差点一头栽倒在地:昨天我跟陛下的商量的名单不是这样的啊!怎么这里面还有我的事啊?

事后,吕夷简找到与他私交深厚的大太监、内侍省副都知阎文应。从这位大太监的口中吕夷简终于知道自己之所以被罢官全都是拜郭皇后的枕边风所赐,他也就此把这位郭皇后给深深地“惦记”上了。

紧接着罢官诏书的是升官诏书:宰相张士逊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资政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判都省李迪为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王随为参知政事;礼部侍郎、权三司使事李谘为枢密副使;禁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王德用为检校太保、佥署枢密院事。

张士逊为什么被留用了?一来他曾经被刘娥贬过一次,二来他是赵祯以前当太子时的老师。也就是说,张士逊现在成了首相,而赵祯的另一位老师、多年以前跟寇准一同被丁谓狂扁了一顿的前宰相李迪也重回中书省再次担任宰相。这些人里面另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人便是王德用,这位当年征讨李继迁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英雄一跃成为执掌枢密院的顶级高官。时光荏苒,当年的那个铁血少年此时已经是一个五十三岁的中年长者。

除此之外,当年因为上疏让刘娥还政而被外贬的宋绶和范仲淹也被召回京城任职,宋绶被授官翰林侍读学士,范仲则是出任右司谏,也就是对朝廷的大小事务都有参劾权的言官,而他的回京很快就将起到作用。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明帝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百炼飞升录迷失在一六二九最后一个鬼师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九灵帝君代嫁之绝宠魔妃花田喜嫁,拐个王爷当相公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崛起之第三帝国盛唐崛起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大至尊密战桐城权柄大明大明地师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时空棋局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唐砖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南唐节度使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