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昨天接到消息什么都顾不上马不停蹄就来了,此刻站在棺材旁边,看着百姓们为楚易安痛哭,祈祷她来世能投个好胎,哭的眼圈通红。
以前不太能理解她为什么要去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可此刻,好像明白了她做那些的意义。
可她已经走了……
她把楚易安从襁褓里带到这么大,看着她成亲嫁人……如今却白发人送黑发人,天人永隔。
华氏憔悴了好多,却没办法责怪秦家人没照顾好楚易安,相反,他们把她照顾的很好,比她照顾的还好。
秦胜的样子她也瞧见了,那孩子才是最接受不了易安死去的人……
天意弄人,明明两个都是好孩子,却死生不见。
华氏越发悲戚,也越发憔悴。
秦胜这一觉睡得很沉,他好像梦到了楚易安,梦到楚易安生气的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
明明答应她好好生活却让自己变成这样……
她好像还说了什么,秦胜都没听到,只顾得上看她那娇俏的面容,无比眷恋,甚至不愿意醒来。
可他又清醒的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梦境里。
楚易安有家人,他也有,他不能让家人一直为他担惊受怕。
在梦里赖了好久,醒来时,已经过去五天。
百姓们还在络绎不绝的来给楚易安上香祭奠。
消息传到盛京外,不少被楚易安帮助过的人都在拼命往盛京赶,想要送她最后一程。
最后两日停灵,秦胜一直守在楚易安身边,送她下葬。
亲眼看着她的身体被埋入秦家祖坟,他好像连流泪都不会了,只是干涩的看着。
皇上本想追封楚易安,却被秦胜拒了。
若是追封,后人记住的怕也只是她的封号。
没有封号,她便是楚易安,是秦胜之妻,可以永远做自己。
封号会成为枷锁,会掩盖掉她的光芒。
楚易安的墓碑是秦胜亲手刻的,大大的‘楚氏女易安’五个字放在正中,旁边带上了他的名字。
墓挖的大,棺椁也大。
待百年之后,他想与她合葬在一起。
楚易安不愿意自己的名字冠夫姓,没关系的,他可以冠上她的名字。
以后墓碑上刻‘楚氏女易安之夫,秦氏三子·胜’也可以。
只要能与她在一起就好……
这么一想,秦胜唇角露出丝浅浅的笑意,这还是自楚易安走后,他第一次笑。
想到的却是身死后的事情。
……
花辰是在楚易安下葬后才收到她死亡的消息的。
那日他破天荒的没有处理国事,在御书房枯坐好久,脑子里想的都是以前的事情。
他有多喜欢楚易安吗?
其实不见得。
只是在最艰难的那几年,身边的人形形色色,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暴露自己。
躲进秦国公府后,他委实轻松了一段时间。
楚易安馋他身体,喜欢占人便宜,却怕别人占她一点便宜。
看似好色,却并不轻浮,主要是很容易就能哄住,几乎不需要花心思。
与楚易安相处是他最放松的时候,永远不用担心被套话,被出卖。
他其实暗地里嘲笑过大顺堂堂国公府的嫡出公子娶了个小傻子,大顺迟早得完。
可与楚易安分开后,他身边再也没出现过一个她那样的人,这才开始怀念起她的好。
时间越久,这份怀念越深。
可仓促间听到她的死讯,心里除了淡淡的难过和悲伤外,倒也没太大的感觉。
那个心里眼里只有美色和腹肌的人死了……
想了许久,花辰再次埋头公务之中。
他与秦胜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都是在黑暗时看到了一束光。
那束光强烈的照在了秦胜身上,所以秦胜一夜白头。
而他不过远远看了一眼,不至于如秦胜那样把自己搭进去。
他从小学习帝王心术,如今又是宁国皇上,有太多事等着他处理,他甚至没有太多时间怀念楚易安。
斯人已逝,过往之事如云烟,所有人都得迈步向前。
他是,秦胜也是。
熬过最难熬的时间后,秦胜会将所有心思放在军队上,再加上秦淮书的能力,帝王对秦家的信任,大顺崛起不会太远。
宁国不能一直如此……
……
不得不说,花辰对某些事看的确实比较透。
楚易安下葬完,秦胜没有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军队上。
他尝试不同的方法练兵,不过短短五年,大顺本就不弱的军队变得更强。
朝堂上已经焕然一新,很多人被调离或是贬黜,召集进来的大多都是有能力的饱学之士,大顺的国力进入空前绝后的发展期。
这离不开秦淮书的筹谋和皇上对他的倚重。
看着大顺一日比一日强大,皇上高兴不已,这样他总能名垂青史了吧?
他现在不担心秦家会不会谋反,他只担心秦淮书和秦让到底什么时候成婚?
秦胜他已经不指望续弦了,他好好活下去已经是他最大的欣慰。
秦淮书和秦让不成亲,不生孩子,秦家的血脉到这一代结束,大顺日后行军打仗怎么办?
武将青黄不接这么多年,皇上已经不指望民间突然冒出来一个奇才能接替秦家的活,他只指望秦淮书赶紧成亲生个孩子好把血脉传承下去。
可不管是秦淮书还是秦让,都跟没有世俗的欲望似的,都三十好几了还不急,他急得快秃了!
有心想给秦淮书指门婚事,秦淮书第二天就给他递辞呈。
皇上心痛不已,早知道早点给他指婚了。
若在秦胜成亲之前就给他指婚,那时候的秦淮书必然会奉旨成婚,可现在,他压根儿不会。
秦兴怀也跟秦淮书谈过,秦淮书给了他一句话:子嗣的问题不必担心。
没过几天,他从外带回来两个孩子。
就在秦兴怀震惊秦淮书居然会背着大家悄悄养外室,连孩子都这么大的时候,秦淮书无情的打破了他的幻想。
“这两个孩子是主家那边送来的,他们俩出生就没了爹娘,以后便由镇北王府抚养,记在我名下,他们以后就是你孙子了。”
秦兴怀:……
秦兴怀心梗的要死,可他太了解自己几个儿子有多有主见,他们不愿意的事,谁能勉强?
都被人弹劾不孝了秦淮书都没反应,还能镇定自若的威胁皇上,他上辈子真是造孽了才摊上这么几个儿子。
秦兴怀也懒得管了。
皇上担心秦家无后,大顺的兵法无人继承。
可这两个孩子是主家那边送来的,不是在外边随便收养的,身上流淌着秦家人的血,他应该能放心些了吧。
想起秦家主家,秦兴怀高兴不已。
最顽固的那批人死完,秦家的年轻一代不乏有想入仕为官的,自然免不了想与他们这一支亲近亲近。
他们的思想有意无意影响到其他人,虽然主家还是无法接纳他们,但已经不如以前那般排斥,否则不会在秦淮书送信回主家后,立马送了两个孩子过来。
这两个孩子是他们关系缓和的信号,秦兴怀越看越觉得这俩孩子长得真可爱。
小小的,皮肤也嫩嫩的,都不敢用力,也不敢抱,怕把人抱死。
秦让听到消息马不停蹄的回京抢孩子,但孩子已经记在了秦淮书名下,他没抢到。
不死心的送信回主家,让再送两个孩子过来,那边没搭理他。
过了许久,送了两个半大少年过来。
当然不是给他当儿子,而是两个孩子都想入仕,来他们这里住一段时间,顺便备考。
总之就是,两个孩子已经是主家那边的极限,不可能再送人过来,让秦让自己生去。
盛京秦家这一支的孩子都离经叛道得很,哪怕是克己守礼的秦淮书,骨子里也是叛逆的。
不过在外人面前展现出来的形象过于温和有礼,所以才没人觉得他叛逆罢了。
两个孩子算是给了皇上一个交代,皇上打起了秦家主家的主意,却也知道主家对皇家芥蒂有多深。
他们如今愿意让孩子出山科考已经不易,不能急,得慢慢来。
pS:看到你们哭了,我就放心了,求波打赏,爱你们。
今天没写完,明天正文应该能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