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府门外的喧嚣声震天动地,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对准了那扇紧闭的大门,似乎只要有一丝动静,就会立刻按下快门,将这爆炸性的新闻永远定格。
书房内,朱豪依旧保持着那副平静的神情,宛如暴风眼中心的一叶孤舟。他不紧不慢地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目光抬起,看向站在一旁满脸焦虑的周芷兰和大太太。
“听到外面那些声音了吗?”朱豪嘴角微扬,语气淡然:“这比我想象的传播得还要快。”
大太太皱着眉,一脸担忧:“三娃子,你这是在玩火啊!那些记者们像是一群恶狼,你若出去,只怕会被他们给生吞活剥了!”
“是啊,朱豪,”周芷兰也急切地说:“现在外面全是人,都在等着看你的笑话。你这么做,等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朱豪并没有对她们的忧虑作出回应,而是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阿昌叔:“有什么动静吗?”
阿昌叔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道:“老爷,刚刚军政部来人了,说是要见您,被我拦在了前厅。”
朱豪眼神一亮,微微点头:“军政部的人?来得倒快。看来,这封电报确实起效了。”
“三娃子!”大太太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带着责备:“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眼下这局势,你该想想怎么脱身才是!”
朱豪却不急不躁,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整了整军装上的扣子:“脱身?大姐,我朱豪做事,向来都是先谋后动。这一步棋,我早就想好了。”
他转向周芷兰,目光柔和了几分:“芷兰,去帮我准备一下,我要会会这些'热情'的记者们了。”
周芷兰一惊:“你真要出去?”
“当然,”朱豪语气坚定:“这场戏,我是主角,又怎能缺席?”
半小时后,朱府大门缓缓打开。门外的记者们像是饿狼扑食般涌上前来,闪光灯如同白昼般闪烁不停。
朱豪拄着拐杖,缓步走出大门。他仍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星星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毅和决然。
“朱将军!电报是您发的吗?”
“您真的要卖枪给鬼子?”
“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声音嘈杂而急切。
朱豪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人群。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愤怒、或困惑、或失望的脸庞。
在这片喧嚣中,他的沉默反倒成了最有力的回应。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这位昔日抗日英雄的发言。
朱豪清了清喉咙,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诸位记者,各位同胞,我朱豪有话要说。”
他的嗓音平静中带着一丝沙哑,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在战场上声嘶力竭的时刻。
“首先,我承认,那封电报确实是我命人所发。”
此话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和议论。
有人高喊“汉奸”,有人怒斥“卖国贼”。
朱豪不为所动,继续说道:“但在诸位开始咒骂之前,我想请大家想一想:我朱豪,为何要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你贪生怕死!因为你想投靠鬼子!”人群中有人愤怒地喊道。
朱豪冷笑一声:“贪生怕死?”
他抬起拐杖,指向自己的腿:“这条腿上的伤,是在水峪口战场上,被日本兵的刺刀刺穿的。”
又指向自己的胸口:“这里的两颗子弹,是在乏驴岭,和鬼子的旅团长上月良夫对狙时留下的。我朱豪若是贪生怕死,早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他的声音渐渐提高:“我九十一军八千多弟兄,全部牺牲在晋省战场上。我朱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被抬着,带着一口气回到渝城。若我真想当汉奸,何必回来?直接投降日军不是更容易?”
这番话让愤怒的人群稍稍平息,开始认真倾听。
“那您为何要发这样的电报?”一个记者冷静地问道。
朱豪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们知道,我那八千多牺牲的弟兄,他们的抚恤金在哪里吗?”
记者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提到这个。
朱豪冷笑着继续道:“我回渝城一个多月了,为这抚恤金的事,我去了军政部,去了二战区,写了无数份报告,发了无数封电报。结果是什么?”
他顿了顿,声音猛然提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怒火:“推诿!扯皮!互相踢皮球!”
“军政部说,这是二战区的事。二战区说,这是国府的事。国府又说,这是军政部的事。”朱豪的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他们把这抚恤金,当成一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意碰!”
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朱豪话语中的愤慨所感染。
“你们或许不知道,那些牺牲的弟兄,他们的家人现在是什么状况。”朱豪声音低沉,带着沉重的悲痛:“有的老人,已经卧病在床,等着药钱;有的孩子,已经辍学在家,连吃饭都成问题。”
他环视四周,目光如刀,刺向每一个人的心脏:“我朱豪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门道。我只知道,不能让我那八千弟兄死不瞑目!上峰不管,我朱豪自己管!”
“所以您就…卖枪给鬼子?”一个记者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豪面色冷峻:“我现在是光杆司令一个,手底下没人,这些枪放着也是放着。与其让它们生锈,不如换成钱,给我那些死去弟兄的家属一个交代!”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悲凉的自嘲:“说我汉奸也好,说我通敌也好,我都无所谓。反正八千子弟兵都死了,再死我一个朱豪又有什么关系?”
话音刚落,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朱将军冤枉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站了出来:“朱将军为国效力,血战到底,如今为了战友的家属奔走呼号,这是何等的忠义!反倒是那些高官们,只会推诿扯皮,这才是真正的国耻!”
“对!”又有人附和道,“朱将军是被逼无奈啊!”
“朱将军冤枉!”
“还朱将军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