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和崔万娘收拾好宅子的时候,登基大典已经办完了。

武大牛累的都瘦了一圈,但依旧不敢休假,又跟着上官和同僚一起操持封后大典和太子的册封仪式。

等这些事情都忙完后,已经是十月底了。

世子被立为太子后,就带着全家搬进了东宫,朱长春再上课时,也就不是在一个小院里,找个屋子,布置张书桌那么简单了。

朱长春的名分未定,但他作为太子的嫡长子,身份贵重,更别提当今也曾夸过他是“好圣孙”,因此太子格外重视对他的教育。

相比起燕王府里的院落,东宫显而易见的宽敞,且朱长春也已经七岁了,因此就搬到了外院,而上课的地方就在旁边的求知苑。

陪着朱长春一起上课的,暂时只有长安。

长安身着襕衫,头戴四方平定巾,一如当下普通学子的模样,但她身上所佩戴的东宫令牌,却让人不敢小觑。

得益于前期在王府的铺垫,哪怕是来到了东宫上课,长安依然是以伴读的身份,坐在朱长春的后面,听大儒讲解经史子集。

在太子妃生下第二个嫡子后,才举办了正式的册封典礼,长安第一次以朱长春伴读的身份,出现在太子府的诸人面前,为太子妃献上贺礼。

太子妃的册封礼之后,没几日就是过年了,燕王登基的第一个新年,依旧沿用的是太祖时期的年号和旧历,翻过年才是永乐元年。

新年的宴会举办的无比盛大,长安坐在家里的小院,都能看到皇城方向的璀璨烟花,鞭炮声不绝于耳。

武大年是礼部的小官,过年时也要去值班,以防宴席上出现什么纰漏,没有跑腿的人。

一直等到寅时初,武大牛才回来,崔万娘带着长安和武建安在守夜,一家人又煮了饺子吃,听着武大牛讲宴席上的趣事。

一直等到元宵节后,长安才又开始了去东宫上学的生活。

求知苑里,朱长春摆弄着自己的书袋,一脸的不开心,故意将书袋拍得呼呼的,就等着长安来问他怎么了。

长安在一旁看的好笑,却也没逗他,“皇长孙在心烦什么?”

朱长春的爹是太子,但他身上还没有任何爵位,故而不能称其为殿下,东宫诸人都喊皇长孙,长安也随着大流这么喊他。

朱长春一脸的郁郁:“我不喜欢你这么叫我。”

长安:“好的,大马驹。”

朱长春哼了一声,但也没反驳,“宝树,你说长辈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呢?”

长安没去问,这个长辈指的是太子,亦或是太子妃,还是圣上,因为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朱长春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明白此时身份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意识到,长安是可以交心的同伴,也是能为他分忧的人。

长安将他攥在手里的书袋拿走,抚平之后才说:“长辈喜欢的,自是孝顺体贴的孩子。”

朱长春:“可大家都是孝顺的孩子啊。”

长安:“是啊,大家都还是小孩子,孝顺只能体现在日常的请安里,在每个月抄写的祈福经书里,在长辈染恙时的端茶倒水里,在生辰礼物的小小心意里,所以,同样的事情,咱们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朱长春看着长安,“要怎么做呢?”

长安:“你相信我吗?”

朱长春:“信。”

长安咧着嘴笑了半天,过了两日就问朱长春借了他身边的内侍,俩人叨叨叨了半天,那内侍给了长安一叠银票,长安就出宫忙去了。

朱长春好奇极了,问内侍也没得到回答,只好抓心挠肝的等着长安说的时候。

长安所说的时候也没多远,就是重阳节后,徐皇后的生辰时。

徐皇后的生辰,皇上本是想大办的,却被徐皇后以民生多艰为由拒绝了,靖难打了七八年的时间,很多地方还在养生休息,她不欲因为自己的生辰而劳师动众,只举行家宴即可。

皇上感念于徐皇后的仁德,亲自下诏减免赋税,劝课农桑。

徐皇后的生辰宴的前几日,长安就带着人将东西都拉到了朱长春的院子里,出面的内侍是朱长春的近侍,当日在侧门值守的护卫也都是可信之人,所以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检查。

太子妃知道后,也只以为又是玩心大发,找了几个蛐蛐偷运来,不轻不重的告诫了一番后就不再提了。

等到家宴的那日,阖家都聚在徐皇后的宫殿内,一家人和和乐乐的说着话,调皮的孙子辈在殿内淘气,张静作怪的给祖母说着吉祥话,惹得徐皇后开心不已。

午膳用到一半,太子率先献上了生辰礼,是一尊等人高的青白瓷观音像,面容亲和,嘴边含笑,一眼望过去,徐皇后竟与其有几分相似。

太子被夸赞了几句孝心可嘉,其余皇子的礼物也都不落窠臼。

已经得封赵王的高阳郡王,献上的是一颗用夜明珠镶嵌的寿桃,看上去就华丽无比。

等到诸皇子献礼结束,就轮到皇孙们了。

朱长春说他是长兄,让弟弟们先来,省得弟弟们抱累了礼物,或者嘴馋再给吃了,这俏皮话惹得徐皇后哈哈大笑。

等所有人的礼物都献上了,大家都看向了朱长春,只见他低声吩咐了内侍几句,那人就快走出了大殿,没一会儿就又回来了。

朱长春笑着走到徐皇后身边,撒娇道:“皇祖母,孙儿给您的贺礼太多了,这里摆不下,您跟着孙儿去院里看看吧。”

又看向皇上:“皇爷爷,您就给孙儿说句好话嘛。”

皇上不咋喜欢太子,但对大孙子还是很宠爱的,要不然不会多次说朱长春是“好圣孙”,闻言就拉起徐皇后的手,“走,看看这小子弄了什么。”

大殿外的庭院里,长安带着一溜小内侍们,将罩着黑布的花盆一一搬进来,按顺序摆好,一排十个,摆了十排,正好是一百盆。

徐皇后和皇上拉着手站在殿前,其余人都分立两边,看着那些黑布被轻轻的揭开,露出了花盆里的真容。

徐皇后哇的一声:“这是花了多少心思啊?”

只见那院中摆放的一百盆花,皆是名贵的菊花品种,十大名品,每一种都是十盆,放在一起甚是惊艳。

赵王有些不忿被个小毛孩子抢了风头,开口道:“长春啊,你皇祖母才说了不喜破费,你这些名贵的菊花,也太过奢靡了。”

朱长春不意外赵王的挑刺,“叔叔,您真是看惯了夜明珠,不认识凡物了吧。”

“这些花,都是用通草制成的,哪里就称得上是奢靡了。”

说完就朝徐皇后拜下:“筵前倾菊酿,堂上祝椿龄。”

“松菊延年,长承天眷,孙儿祝皇祖母增岁添康,身体康泰,如南山之寿永不荒。”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我的舰队,在墨西哥湾自由航行未来修仙:魔族入侵?轰回去!小马宝莉:银星笔记!都24年了,凭啥我穿木叶没系统总裁慕强?我从小会独立自主呼吸末世之百万美女兵团倾世凰权御乾坤重生之傲世医女小马宝莉:小马国火星救援小马宝莉:地球上最后一只小马小马宝莉:一瞥未来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九叔:我是大帅,开局金佛镇五魔野诱!满级黑客大佬入选特工队后港片:巨枭回归,血洗港岛社团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囚笼之爱!被病娇傅总圈养于笼!娇娇美人咸鱼后,病弱王爷踹门哄我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当政委港片:老大肥佬黎,三天饿九顿路少心机深,南小姐又被套路了毒宠狂妃:暴君撩上瘾柯南之我是毛利小五郎一碗白粥嫁渣男?怒撕恋爱脑剧本四合院:家里的香火全都指着你了傲娇老公我领回家规则怪谈:开局就成了凶手你说和离,我再嫁太上皇你哭什么无为剑起穿越远古:野人们嗷嗷待哺综影视之青青子衿萧爷今夜又要独守空房奔夫遭嫌,我带我妈当富婆嫁军官重回失去清白前,她撩翻最野大佬她似星光降临快穿:反派亲妈被娇宠了玄学点滴,财富风水今天到你家盗墓:什么毒什么伤,全冲我来!小马宝莉:百以四分!哟呵!Enigma也得叫主人呢重生真千金,七个大佬哥哥团宠我天命之劫被暴君揽腰宠,本宫恶毒又如何?深度迷案斗罗:穿书后我当了史莱克大姐大救命!大哥们带着他的嫁妆入赘啦小马宝莉:eternal永恒穿越九零,天降取款机老公替邻居奶奶重活一回后,又穿书了
爱乐书屋搜藏榜:快穿:开局手撕系统,大佬驾到穿成男主亲妹妹后,我攻略反派豪门校园昙花一现惹相思喜欢所有样子的你蔺总带娃盼妻归携百货系统逃荒后她被迫成了团宠开局极寒模式,我有空间在手大师姐只想摆烂,灵剑争着认主绝世药皇独家密爱,陆少好嚣张快穿:反派boss你别黑化了直播:我靠神笔改命赚香火钱兽世独宠:妖孽狐夫你别动!心思不在朝堂中只想与妻去修仙双魂冰心劫名义:怎么都想北爱上啊洪荒:穿越申公豹,开局叛出阐教步仙梯假千金今天也没有掉马吃饭睡觉打邪神麒麟子诞生?但是不是我带着我的星球发家致富无限疯杀三年后,归来仍是新玩家顾太太总想离婚继承亿万家产三界外传军婚,我的极品婆婆人在奥特:开局获得托雷基亚之眼渣王想纳妾,这个王妃我不当了轻尘栖弱草之异世侧妃我在修仙界逆袭成仙梦妍的蜕变幡鬼要修仙诸天万界做反派的日子麻衣相士千寻仙途斗罗:开局穿越密室,继承千寻疾撒娇哭包弟弟变疯批啦!穿越之乞丐王妃美飒了我一重生庶女毁掉一侯府不过分吧我一个瞎子谨慎点怎么了?开局宗门被灭,我独自成神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祓仙从练武到修神诡异游戏:开局被恶女盯上重生:朕的二嫁皇妃愿为裙下臣之奉主为帝念念食谱穿越女特工,我家王妃拽爆了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我在西山埋葬了爱情盗墓我老婆黑瞎子我儿子小麒麟景逸华年知梦瑶禾娘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万界生碑七零,绝美娇妻闪婚冷面军官四合院之隔壁老何穿到古代养乖宝豪门总裁的独宠:误嫁千金星轨逆燃录:天煞解印司神医嫡女一掉马,渣爹全家连夜买棺DND:黄沙暴君的复仇综漫:我永远喜欢西宫硝子!!离婚后,假千金她成了万人迷一拳:剑气百万光年,我横压多元奥特:男鬼爆改白月光后港片:未来一哥许我今世,还君来生!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综影视:时途红颜幻旅录开心超人之我成为了她们的哥哥病弱首辅的三嫁泼辣小娇娘恶雌娇又软,疯批兽夫们假戏真做崩坏:从女王变成阿泉替嫁绝嗣长官?好孕娇娇一胎三宝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古董会说话,好孕美人嫁绝嗣大佬穿书董鄂妃凌云之道八零归国大小姐的乘风破浪南升北落:夫君两亿岁团宠:燕家五小姐的马甲藏不住了星火渡凡尘听说,他暗恋我多年千层雪玥【神秘古堡】替罪惨死?七零恶妻,重生收你全家来了奶团被找回,绝嗣皇室宠疯了!碧蓝档案:学生们每天都在争夺我开局穿成反派,我该如何自救综影视:绿茶女配拥有变美系统八零养崽:病美人被铁血硬汉宠上天我在修仙界种田飞升替嫁望门寡后,战死的夫君回来了古连翘的奇幻经历重逢夜,霍总跪求复合,亲我到红温捡漏漏啦!舅舅快开门收国宝呼吸好像是为了going我转生野炊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