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哥身边就只有你了,所以我特地留你后天早上走,就是想让你这两天和哥多相处相处,说不定就能怀上呢。”
王丽听了,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害羞地说道:“婉婷,这事情可不是想求就能求到的呀。”
谢婉婷不以为然地笑着说道:“为什么不会呀?
樱子姑娘和哥在那么艰苦危险的环境下都能怀上,你们现在条件可比那时好多了,怎么就不能怀上呢?
从今天起,你就和哥形影不离,吃饭睡觉都粘着他。
还有啊,那事你要主动点。”
王丽的脸更红了,声音低得像蚊子叫:“那多不好意思呀。”
谢婉婷拍了拍王丽的肩膀,说道:“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只要能为哥怀上孩子,做什么事都值得。”
最后,王丽实在拗不过谢婉婷,无奈地说道:“那……那我试试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谢婉婷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主动包揽了基地里的大大小小事,只为了能让赵伟学有更多时间陪陪王丽。
她找到赵伟学,一脸认真地说道:“哥,丽丽姐后天就要回西山了,这两天基地的事你就少操心,多陪丽丽姐到处走走逛逛。
不然这一别,又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这战争年代,啥情况都可能发生啊。”
赵伟学听了,心中一紧,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在这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两人一旦分别,下次相见的时间和地点都充满了未知,最怕的就是今日一别,便成永诀……赵伟学不敢再继续想下去,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婷婷,你说的对,我得多陪陪丽丽。
那就辛苦你了。”
“没事,哥,你去吧。”
谢婉婷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对两人的祝福。
随后,赵伟学径直来到王丽的房间。
从那之后,基地的人们经常能看见他们敬重的司令和漂亮的夫人,携手漫步在工厂、田野。
他们或是轻声交谈,或是相视而笑,仿佛战争的阴霾都被这片刻的温馨所驱散。
赵伟学给王丽讲述着基地建设过程中的趣事,王丽则分享着西山游击大队的经历,两人的感情在这相处的时光里愈发深厚。
谢婉婷看着两人形影不离的甜蜜模样,很是欣慰,心中默默祈祷王丽能够如她所愿怀上孩子。
时间过得很快,两天转瞬即逝。
这天清晨,阳光洒在新山村基地,王丽带着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游击队员们站在基地门口。
赵伟学和谢婉婷以及基地的战士们都来为她送行。
王丽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中满是不舍,她握住谢婉婷的手说道:“婉婷,这几天谢谢你的照顾,还有这份大礼,我回去一定能让郭大队长好好高兴一番。”
谢婉婷微笑着回应:“丽丽姐,跟我还客气啥,回去代我们向郭大队长问好。”
接着,王丽又看向赵伟学,眼中泪光闪烁,轻声说道:“哥,你也要多保重,等战争结束,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
赵伟学强忍着心中的不舍,点了点头,说道:“丽丽,你路上小心,回去好好照顾自己。”
随后又轻声说道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随着一声令下,王丽和游击队员们踏上了归程。
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赵伟学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虽然暂时分别,但为了共同的抗日大业,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战斗着。
而此时,在南京日军司令部,日军指挥官正谋划着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
他得知20联队惨败后,还不断壮大自身力量,这让他恼羞成怒,决定集结更多兵力,对新山村基地发动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东线的战事吃紧,让日军指挥官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东线战场上,这无疑给新山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赵伟学深知机不可失,迅速将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用在了第一道防线的加固上。
有了水泥的加持,原本就坚固的阵地变得更加牢不可破,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为基地的安全增添了重重保障。
忙完防线加固的事宜后,赵伟学抽空到医务室看望了正在康复中的大丫和其他受伤的战士们。
他关切地询问着大家的伤势,鼓励战士们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康复,重返战场。
从医务室出来后,他马不停蹄地来到新区办公室。
柳根和鲁令月见赵伟学进来,立刻热情地迎上前,齐声说道:“司令,你来了!”
赵伟学微笑着示意两人坐下,神情严肃地说道:“今天来,主要是和你们讨论重建老鹰岩基地的事情。
我是这么考虑的,从你们新区抽一批村民和改造过的俘虏到老鹰岩基地后山,把之前被日本人破坏的农田和畜牧业重新建立起来。
那里土地肥沃,就这么荒废着实在太可惜了。
而且,还可以让新加入的村民分流到老鹰岩基地安家落户,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
所以呢,我想在你们两人当中抽一个,到那边去负责相关事宜。”
柳根深知重建基地是个辛苦的差事,但他没有丝毫犹豫,自告奋勇地说道:“司令,让我去吧!
我年轻力壮,不怕吃苦,一定把老鹰岩基地重建的任务完成好!”
赵伟学看着柳根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柳根,我相信你!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不仅要组织大家恢复生产,还要安置好新去的村民,责任重大啊。”
“司令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柳根拍着胸脯保证道。
鲁令月在一旁说道:“柳区长,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这边一定全力支持。”
“那就先谢谢你了,鲁副区长。”柳根感激地说道。
赵伟学接着说道:“柳根,你先去挑选合适的村民和俘虏,尽快组建队伍前往老鹰岩基地。
到了那边,先对情况做个详细的调查,制定出重建的计划。
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汇报。
另外,我会安排一些战士随你一同前去,保障大家的安全。”
“是,司令!”
柳根起身敬礼道。
安排好重建老鹰岩基地的事情后,赵伟学又与柳根和鲁令月讨论了新区的其他发展事宜,这才离开办公室。
此时,他的心中又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地的防御能力和生产水平,以应对随时可能再次袭来的日军。
而在老鹰岩基地,步文栋率领的九连战士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卓越的创造力。
他们在小河上成功搭起了浮桥,那浮桥虽然简易,却稳稳地横跨在河面上,连接起了小河两岸。
不仅如此,战士们还不畏艰险,在陡峭的悬崖上开辟出了一条蜿蜒的小路,如同一条丝带缠绕在悬崖间,使得小河两岸能够更加便捷地连通。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全力打通前山和后山的通道,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程。
后山处,一座座简易的茅草房也如雨后春笋般搭建起来,为即将到来的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
柳根率领的村民们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长途行走,终于来到了山顶。
守卫山顶的九连一个排的战士们早已在此等候,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
然而,当村民们看到悬崖下那狭窄且陡峭的简易步道时,许多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充满了恐惧,脚步也变得踌躇起来,不敢轻易下山。
柳根见状,立刻站出来安抚大家:“乡亲们别怕,有我们在呢!
大家跟着我的节奏,一步一步慢慢来。”
战士们也纷纷上前,两人一组,搀扶着那些害怕的村民,小心翼翼地沿着步道往下走。
在柳根和战士们的悉心帮助下,村民们虽然心中依旧忐忑,但还是颤颤巍巍地迈出了脚步。
这300多人的队伍,因为大家的害怕与行动缓慢,足足花了三个小时才全部安全过河。
随后,在柳根的率领下,大家迅速投入到了老鹰岩的重建工作中。
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村民和战士们一起齐心协力搭建简易房屋,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木材,有的负责绑扎茅草,配合得十分默契;有的村民则在那片荒废已久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他们挥舞着锄头,翻耕着土地,期待着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未来的生机。
步文栋看到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他对柳根说道:“柳区长,有了乡亲们的加入,咱们老鹰岩基地重建的速度肯定能大大加快。”
柳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回答道:“是啊,步连长,大家都很积极,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一定能把老鹰岩基地重新建设好。”
然而,就在大家干劲十足地进行重建工作时,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搭建房屋的材料虽然暂时够用,但后续如果要扩大规模,还需要寻找更多合适的资源;开垦土地需要的种子和农具也并非完全充足,部分还需要从新山村基地调配。
而且,随着人员的增多,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如何在保证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确保大家的安全,成了摆在柳根和步文栋面前的重要难题。
柳根把这些问题反映给了赵伟学,电话那头,赵伟学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柳区长,你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会逐步给你解决。
你告诉九连的步连长,他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保证村民的安全。
在空闲的时候,就帮村民们开垦土地和搭建房屋。
我这边正集中精力把炸药制造出来,尽快把前后山通道打通。
接下来,会有大量的村民和战士进驻老鹰岩基地,你们现在可以着手慢慢筹备烧窑厂。
这个烧窑厂主要为村民的房屋烧制砖瓦,还有日常用的陶罐、土碗之类的。
这不仅能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以后说不定还能发展成一项产业,为咱们基地增加收入。”
柳根认真地听着,一一记下赵伟学的指示,回应道:“是,司令,我一定把您的话传达给步连长。
您放心,我们这边会全力以赴,把老鹰岩基地建设好。”
挂断电话后,柳根立刻找到步文栋,将赵伟学的话原原本本传达给他。
步文栋听后,神情严肃地点点头:“司令考虑得很周全,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九连一定会保证村民们的安全。
开垦土地和搭建房屋的事儿,战士们也义不容辞。
至于烧窑厂的筹备,我看可以先找几个懂行的村民牵头,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于是,步文栋和柳根开始在村民中寻找有烧窑经验的人。
很快,他们找到了几位曾经在窑厂工作过的村民。
这些村民一听要筹备烧窑厂,都纷纷表示愿意出力。
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家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窑址,收集烧制所需的泥土。
与此同时,战士们在保证日常巡逻,确保周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地帮助村民开垦土地。
他们挥舞着锄头,干劲十足,原本荒芜的土地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变得松软,仿佛在期待着播下种子的那一刻。搭建房屋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战士们和村民们齐心协力,将一根根木材竖起,一片片茅草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