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赵伟学郑重地嘱托鲁令月,务必妥善安顿好这些工人、老师及其家属,并且要确保他们在基地的生活水平绝不低于在县城之时。
待这些老师、工人以及学生青年们住下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新山村基地的生活远超想象。
在这里,不仅能吃饱饭,甚至三天两头便能吃到鸡鸭鱼猪肉,这让他们大为惊讶。
一位老师不禁感慨万分:“在这里,不但能吃得饱,竟然还能隔三岔五就吃上鱼、鸭和猪肉,实在是不可思议!”
一旁机械厂的老师傅也深有同感:“是啊,在县城的时候,一两个月都难吃上一回肉,那才是常态。”
严老师满是好奇,向鲁令月询问道:“鲁副区长,你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鲁令月听闻,脸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说道:“这一切都多亏了我们的司令。”
严老师惊讶不已,追问道:“赵司令是怎么做到的呀?”
鲁令月笑着解释:“你们若是去农田看看便知晓,咱们这儿的粮食亩产量比其他地方高出整整2倍呢!”
一位40多岁名叫苏玉的老师听闻粮食如此高产,不禁惊叹:“乖乖,这么厉害?”
鲁令月点头道:“这可是我们司令亲自培育的种子,叫做高产杂交稻。”
众人恍然大悟,然而提及三天两头就能吃上鸡鸭猪肉,大家又觉好奇。
有人不禁诧异:“难道赵司令还亲自养鸭养鹅不成?”
鲁令月听后,不禁笑道:“当然不会啦,司令哪有那般闲暇时间去养鸭养鹅。
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名为现代化畜牧养殖的理论框架,正是凭借这套理论,优化了养殖方式,实现了大规模养殖。”
严老师和众人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苏玉老师追问道:“现代化畜牧养殖?
这是什么样的理论呀,居然能让基地三天两头就有肉吃?”
鲁令月兴致勃勃地解释道:“咱们司令提出的这套现代化畜牧养殖理论,可先进了。
他先从选种入手,让我们挑选那些生长快、产肉多的鸡鸭鹅品种。
然后呢,在养殖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散养模式,建立了规模化的养殖场地。”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司令指导我们合理规划养殖场地,把不同生长阶段的家禽分开饲养,这样便于管理,也能让它们更好地生长。
而且呀,在饲料方面也有讲究。
司令结合咱们基地周边能获取的各种原料,调配出了一种营养均衡的饲料配方。
吃了这种饲料,家禽们长得又快又壮。”
机械厂的老师傅听了,不禁竖起大拇指:“哎呀,这位赵司令真是了不起,打仗厉害,没想到搞生产也是一把好手!”
一位年轻的学生好奇地问:“鲁副区长,那除了粮食和养殖,咱们基地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鲁令月笑着说:“那可多了去了。
就拿兵工厂来说吧,以前咱们生产武器,效率低、产量小。
司令就运用他的知识,改进了生产工艺,还设计了一些新的工具和设备,现在咱们兵工厂能生产手榴弹、地雷这些厉害的武器,产量也比以前高多了。”
严老师感慨地说:“怪不得一路上看到战士们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原来是基地在赵司令的带领下,各方面都发展得这么好。”
苏玉老师点头赞同:“是啊,之前在县城,根本想象不到在这山里的基地,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
看来咱们来对了。”
这时,旁边一位家属也说道:“对呀,而且这里的人都很团结,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
鲁令月听着大家的称赞,心里满是自豪:“没错,咱们新山村基地就是一个大家庭。
在赵司令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就是要把日子过好,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抗日胜利的坚定信心。
此刻,兵工厂内机器轰鸣,赵伟学正与新来的工人们一同专注地调试刚搬来的机器设备。
他那娴熟流畅的指挥动作,令在场的机械厂老师傅们大为震撼。
其中一位老师傅满脸惊讶,忍不住开口问道:“赵司令,您以前莫非也操作过这些机器?瞧您这架势,实在是太熟练了!”
赵伟学听闻,心中暗自思忖,这些老旧的机械设备,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确实早已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在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数控机床已然普及,更有五轴、七轴联动数控机床,其加工精度堪称登峰造极,那才真正叫人惊叹不已。
但转念一想,自己如今已跨越了近百年的时空,所处环境截然不同,又怎能简单地将两者相提并论呢?
况且,眼前这些机床,虽与未来的先进设备无法媲美,可它们分别来自日本三菱,以及德国和美国,在当下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然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精良装备了。
想到这里,赵伟学笑着回应老师傅:“以前倒是接触过一些类似的机器,多少懂点门道。”
老师傅们听了,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在他们眼中,赵伟学不仅是指挥作战的军事奇才,没想到摆弄起这些机械来也是行家里手。
赵伟学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感受着它的性能,一边思考着如何利用这些设备提升兵工厂的生产效率。
他知道,在当前的战争局势下,每一把枪支、每一枚弹药都至关重要。
调试过程中,赵伟学发现其中一台日本三菱的机床,在加工一些关键零部件时,精度上还存在些许偏差。
他皱了皱眉头,仔细检查设备的参数和运行状况。
凭借着对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深刻理解,他很快判断出问题所在,并指导工人们对机床进行了微调。
老师傅们围在一旁,看着赵伟学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不禁啧啧称奇。
其中一位老师傅忍不住说道:“赵司令,您这本事可真是绝了!
咱摆弄这些机器大半辈子了,有些问题还得费好大劲才能解决,您一眼就看出症结所在了。”
赵伟学谦虚地笑了笑:“大家过奖了,我也是瞎琢磨。
咱们得把这些机器的性能发挥到极致,才能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打败小鬼子。”
此时,兵工厂内气氛热烈,新来的工人们在赵伟学的带动下,也都充满干劲。
他们深知,自己手中的这些设备,承载着新山村基地乃至整个抗日事业的希望。
然而,赵伟学心里清楚,仅仅依靠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还远远不够。
日军的装备精良,工业基础雄厚,要想与之抗衡,必须不断创新,挖掘潜力。
他暗自思索着,是否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或者研发一些新的武器装备。
在兵工厂里,与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探讨工艺改进的方案。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专注,时而在图纸上圈圈画画,时而拿起工具比划讲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细节。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上手,带领大家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那股废寝忘食的劲头,仿佛不知疲倦。
他的这份执着与热情,深深感染了那些新来的师傅们。
起初,他们只是对赵伟学的专业能力感到钦佩,渐渐地,他们被他的精神所打动,不知不觉间,也跟着赵伟学夜以继日地工作,完全忘却了白天与黑夜的交替。
整个兵工厂内,弥漫着一股热火朝天的奋斗气息,所有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抗击日军,而全力以赴。
这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兵工厂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赵伟学正俯身对一台德国进口的设备进行精细调试,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神情专注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笔直地站在了他面前,而后清脆地喊道:“报告司令,警卫连连长大丫向您报到!”
赵伟学闻声,下意识地抬起头,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之色,说道:“丫丫,这么快就康复了?”
大丫挺直腰杆,眼神坚定地回答:“是的,司令!
我是经过医务所柳所长的同意才出院的。
不是自己逃出来的。”
赵伟学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大丫的肩膀说:“好样的,不愧是警卫连连长。
不过身体才刚好,可别太逞强,有什么事就交给战士们去做,先慢慢适应。”
大丫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司令放心,我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
现在基地正是用人之际,我可不能拖后腿。”
此时,兵工厂内机器的轰鸣声依旧不绝于耳,周围的工人们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赵伟学看着大丫,又转头望向热火朝天工作的工人们,心中满是感慨与欣慰。
在接下来的日子,赵伟学深知兵工厂和火药厂的重要性,为确保其安全,他不辞辛劳地在基地南边的大山里四处探寻,终于找到了一处极为隐蔽的溶洞。
这处溶洞规模巨大,宛如一个天然的庇护所,其空间足够容纳兵工厂和火药厂。
将工厂转移至此,无疑大大降低了被日军空袭的风险。
自从有了这些新设备以及几十名技术工人的加入,兵工厂仿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整个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这里不但能够生产大量的手榴弹和地雷,充分保证部队的作战需求,还具备了修理翻新损坏步枪和手枪的能力。这使得部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维护,战斗力也随之增强。
与此同时,基地内的100多名老师和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各项建设中。
他们上午集中学习上课,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到了下午,便纷纷走进兵工厂、火药厂、炼钢厂、畜牧养殖基地等地进行学习观摩。
赵伟学心中明白,这些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无限的潜力。
一旦他们熟练掌握了现有的生产工艺,凭借自身的学识,必定能对这些工艺加以改进和提升。
再加上自己来自后世的先进知识作为加持,极有可能催生出一系列创造发明,为基地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各种生产流程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他们围着技术工人,不断提出问题,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在火药厂,他们仔细观察火药的制作过程,了解各种原材料的配比和加工方法;在兵工厂,他们认真学习枪械的组装与修理技巧,亲手尝试拆解和组装零部件。
而那些技术工人,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经验,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解每一个步骤。
他们深知,这些年轻的学生,将是基地未来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