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衣男虽然是清空了一条街道。
可却也挡不住一些想看热闹的群众偷偷观望。
听人说街上有个能驭剑的剑道高手叫人偷袭打成重伤,唐乐也第一时间联想到李幼安,便赶了过来。
而杨明辙的情况也差不多,也同样是听闻了李幼安遇上高手刺杀的讯息便跑来查看他的情况。
他可已经将李幼安纳入了自己的夺嫡计划。
若是他死,他可是少了一个很大的助力,更是无法再找到这样一柄锋利的刀去帮他削减他那些竞争对手了。
“到底怎么回事儿?”
杨明辙皱眉:“那些在街上刺杀你的都是什么人?”
“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
李幼安怎么可能会将沈灵君的事情告诉给杨明辙?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被人当街刺杀了!”
当街刺杀这四个字被李幼安咬的很重。
李幼安看向杨明辙,眼神里带着几分试探:“四哥觉得,刺杀我的是谁?”
杨明辙是何其聪明。
哪里能看不出他的心思?
这家伙摆明是想将刺杀这个事儿当成一口黑锅甩出去。
如此问他,莫过于是在问他应该将这个黑锅甩给谁,或者说是问他想甩给谁。
而背了黑锅的人,肯定便会成为被李幼安所针对的对象。
但李幼安与他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给家人复仇,他想要的自然也不可能是他随便说出的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参与过迫害李家的人。
若是骗他被他知道,这把刀最后可是不一定会砍向谁了。
略微沉吟了一会,杨明辙才开口。
“这个么……”
“我起先觉得是端王。”
“毕竟你与他有仇,也只有他能做出这些事来。”
“但端王这人虽然面上跋扈,实际怕陛下怕的要死,被陛下警告了之后必然是不敢做出这般出格的事儿。”
“所以我觉得……”
“这很有可能是其他人做的。”
“可至于这人是谁,你还得给四哥一点时间,让四哥好好调查一番。”
李幼安笑的会心。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这点好。
只需要稍微一点,对方就知道你的意思。
“那就劳烦四哥了!”
杨明辙又与李幼安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这一下。
清风居里面就只剩下了李幼安与唐乐两个人。
唐乐嘴角抽搐了下:“我说兄弟,你下次要跟他聊这种事的时候能不能避开我?”
“怕什么?”
李幼安瞥了他一眼。
“还怕什么?”
“我家老头子可是最讨厌党争和夺嫡这些破事儿,可你个王八蛋每次跟他聊这些都要带上我。”
唐乐没好气的说:“你是生怕别人不把我当誉王党,我家老爷子不拿马铄戳死我,你心难受是吧?”
“有点!”
“你特娘……”
“后面的话要是骂出来。”
李幼安老神在在的说:“崔小姐可就要嫁给别人了。”
“哥,亲哥!”
唐乐就跟那川剧变脸的名角一样,顿时变了张脸,拉着李幼安的胳膊讨好道:“你是想到办法,让崔家脱离桓王党了?”
“想到了一点点。”
李幼安眯了下眼睛:“但应该需要誉王的助力。”
“啥意思?”
“你小子该不会是打算把崔家拉到誉王这边,让他们成为誉王党吧?”
唐乐满眼莫名其妙:“这跟脱了裤子放屁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
“想将崔家从桓王的派系中剥离出来,势必会得罪桓王。”
“若是没有一个与桓王能分庭抗礼的靠山,那崔家的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能保全崔家,还能成全你的办法就只有一个。”
“便是让誉王出手保他们,并让崔家变成纯臣,至少是表面上的纯臣。”
李幼安老神在在的说:“而你也可以顺利的通过他爷爷那关,迎娶崔家小姐。”
“这事儿也真操蛋。”
唐乐叹了声:“难道不选队伍,做个纯臣就不行么?”
“纯臣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没能力没实权的会沦为边缘人。”
“有能力还有实权的顷刻之间便会被多方势力针对。”
李幼安转头看向唐乐:“难道我们李家的前车之鉴可就摆在你眼前呢。”
唐乐沉默了。
良久,他才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反正能娶到崔家小姐,别的事儿都无所谓了。”
“啧啧。”
“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个情种。”
……
皇宫。
杨霄御也接到了李幼安受伤的消息。
他的眸色一凝:“结果怎么样?那孩子没事儿吧?”
“看着是没什么事。”
“现在已经回到了靖国公府了,誉王正在封锁他遇刺的消息。”
周公公顿了顿:“不过,据回来的暗卫说,刺杀他的那几个人实力都不弱,尤其里面那领头的,更是修为高深,只一击就放翻了靖国公。”
“只一击就放翻了他?”
杨霄御眸光里流露出几分诧异。
他可是听说了李幼安不少事,也知道这家伙非同寻常。
“暗卫可有看出这些人的来路?”
“恕老奴御下无方。”
“他们也不知。”
杨霄御凝神想了会:“不怪你,对方手段如此高超,你手下的暗卫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只是……”
“他为何后面又放过幼安?”
“应该是有位高手了入场……”
“据暗卫说。”
“当时现场出现了一道巨大的结界。”
“他们无法靠近,也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等结界消失后就看见那人远远逃遁,易祭酒匆匆赶来。”
“但易祭酒也只是与他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没有出手的迹象。”
杨霄御扬手轻抚下颚,眸光幽幽:“这小子身上的隐秘可真是越来越多了……”
“回头还是盯紧他一些。”
“无论如何都要力保他不死。”
大雍的开国六国公可是朝廷的吸纳人才的旗帜。
甭管这六家是否没落,甭管他们是否还活跃在政治的舞台上,大雍的年轻人都会将六公视作榜样,视作自己努力的目标。
靖国公府的事儿,可是给大雍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即便杨霄御曾为此杀了不少人,并公布了这些人的罪状。
但有些东西的裂痕,可不是那么好修复的。
坐镇北方的边军几个主将都是亲眼看着老靖国公被出卖,被算计,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多年来与朝廷貌合神离。
虞国公本人辞官,只留个孙子充数。
云国公则称病不朝多年,明显也在与朝廷呕着气。
这就更别提间接的影响了许多年轻人,使得他们放弃原本想要从军的打算,转而从文。
“靖国公府就算要倒,也绝对不能倒在朕这一朝。”
“李幼安就算要死,也绝不能无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