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黑面馒头下肚,赵三郎感觉稍微活过来了点,但身上的伤痛和仅剩四文钱的窘境还在提醒他,生存危机远未解除。
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晃荡不是办法,那些“骰子张”的人指不定就在哪个角落猫着呢。而且,他得尽快搞钱,不仅是为了吃饭,也是为了能在这个陌生的古代社会立足。
靠偷靠抢?原主记忆里是有这方面“经验”,但他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熟读八荣八耻的现代灵魂,实在拉不下这个脸,也怕技术不过关直接把自己送进大牢。
打零工?码头扛包?就他现在这身子骨,估计扛两袋米就得散架。
“妈的,难道真要学韦小宝,去丽春院……呸呸呸,去青楼找个杂役干干?”赵三郎甩了甩头,把这个危险的想法扔出去。
他蹲在汴河边的一棵柳树下,看着河面上来往的船只和岸边熙熙攘攘的人流,大脑飞速运转。
“有了!”他一拍大腿,差点把伤口扯着,疼得直咧嘴。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做餐饮!投入小,见效快,而且他脑子里有的是后世验证过的爆款小吃配方!
什么烤冷面、铁板鱿鱼、章鱼小丸子……呃,这些好像需要的工具和原料在这个时代有点难搞。
那就来点简单粗暴,接地气的!
串串香!或者说,古代版的麻辣烫?
这个好!食材常见,猪杂牛杂、各种蔬菜、豆制品,往锅里一丢,蘸上点秘制调料……嘶,想想就流口水!
关键是技术含量相对不高,成本可控,而且形式新颖,绝对能吸引眼球!
说干就干!
赵三郎立马开始盘算启动资金。仅剩四文钱肯定不够。锅碗瓢盆、炉子、食材、调料……哪样不要钱?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他苦恼地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
要不去借?跟谁借?瓦子区那帮狐朋狗友?估计不被嘲笑死就不错了。找“骰子张”借高利贷?那是嫌命长。
看来,还是得发挥咱混混的“优良传统”——空手套白狼!
他在瓦子区这片地界也混了些年头,虽然名声不咋地,但三教九流也认识不少。他想起一个叫“豁牙刘”的屠户,为人还算实诚,就是嗜酒如命。原主以前帮他跑过几次腿,送过几次酒,关系还算过得去。
赵三郎打定主意,直奔豁牙刘的肉铺。
肉铺就在瓦子区边缘,一个简陋的棚子,挂着几块猪肉,豁牙刘正光着膀子,挥着杀猪刀,“咣咣咣”地剁着骨头,满脸横肉,但眼神还算和善。
“刘哥!忙着呢?”赵三郎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凑了过去。
豁牙刘抬眼皮瞥了他一下,瓮声瓮气地道:“哟,三郎啊?你小子命挺硬啊,听说昨天被骰子张那伙人拾掇得够呛?”
“嘿嘿,小伤,小伤,不碍事。”赵三郎腆着脸,“这不,养了两天,就想着来孝敬孝敬刘哥您。”
“孝敬我?”豁牙刘停下刀,狐疑地看着他,“你小子能有啥好东西孝敬我?莫不是又想来赊刀头肉?”
“瞧您说的!”赵三郎从怀里摸出仅剩的四文钱,拍在案板上,“今儿兄弟我手里紧,就这四文钱了,给刘哥您打壶好酒!”
豁牙刘看着那四文钱,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你小子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行,算你有心!不过这酒钱就算了,你还是留着买药吧。”
说着,他竟然把钱推了回来。
赵三郎心里一暖,看来这豁牙刘人还真不错。“刘哥,这怎么行!孝敬您的就是孝敬您的!其实吧,兄弟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谈笔买卖!”
“买卖?跟我?”豁牙刘更奇怪了,“你能跟我谈什么买卖?收猪毛还是收猪下水?”
“嘿嘿,刘哥您真是慧眼如炬!”赵三郎顺杆爬,“我啊,最近琢磨出个吃食的新花样,准保火!就需要用到大量的猪杂碎、牛杂碎,还有些骨头什么的。您这儿不是每天都有这些下脚料嘛?扔了也可惜。我想着,能不能跟您这儿赊点?”
“赊?你要多少?”豁牙刘皱起了眉头。
“不多不多,就先来个十斤八斤的杂碎,再来几根大骨头熬汤。”赵三郎伸出手指比划着,“等我赚了钱,立马双倍还您!不,三倍!”
豁牙刘用杀猪刀拍了拍案板,沉吟道:“三郎啊,不是哥不帮你。你小子以前啥德性我清楚。这杂碎骨头虽然不值钱,但你拿去做什么新吃食?靠谱吗?别到时候赔了,我这点下脚料也打了水漂。”
“刘哥,您就信我这一回!”赵三郎拍着胸脯,“我赵三郎,哦不,现在叫赵日天……呸,总之我用我的人格担保!这买卖要是亏了,我以后天天来给您劈柴、通沟、掏猪粪!”
“你的人格?”豁牙刘斜了他一眼,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赵三郎老脸一红,知道自己信誉破产。他眼珠一转,压低声音道:“刘哥,不瞒您说,我这吃食的方子,是前两天掉水里,被一个云游的老神仙救了,他传给我的!说是能改运!您想啊,神仙给的方子,能差吗?”
他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前世营销号那套“奇遇记”搬了出来。
豁牙刘将信将疑地看着他:“真的假的?还有这种好事?”
“千真万确!”赵三郎就差指天发誓了,“刘哥你想啊,我要是没点奇遇,昨天被揍成那样,今天能活蹦乱跳地站您面前?这都是托了神仙的福!”
豁牙刘被他说得有点晕乎,加上赵三郎今天的表现确实跟他印象中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有点不同,沉吟半晌,终于一拍大腿:“行!就信你小子这一回!杂碎骨头你拿去!不过说好了,要是三天之内我看不到回头钱,你就真得来给我掏猪粪!”
“得嘞!谢谢刘哥!您就擎好吧!”赵三郎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豁牙刘也是个爽快人,当即就给他收拾了一大包猪杂碎和几根筒子骨,分量只多不少。
赵三郎千恩万谢地扛着这“第一桶金”的原材料,心里美滋滋的。
锅碗瓢盆炉子什么的,他自有办法。瓦子区那些废品堆里,或者哪个破落户家里,“借”用一下,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