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那边,知青点只剩下一个铺位……”
“我去!”
还不等另外两个人反应,肖青予抢先说。
她有预感,如果她不争取,那最后很可能就要跟杨婉宁住在一起了。
果然,肖青予刚说完,就见杨婉宁的神色很哀怨,一脸委屈地看着肖青予。
肖青予全当她眼睛瞎了。
最后,肖青予如愿地住进了知青点,虽然知青点里的女知青看起来都不怎么好说话的样子,但其实对于肖青予来说,这是件好事。
原本她就不怎么喜欢假惺惺地客套,这样有事说事儿,没事儿闭嘴,挺好的。
新知青有两天的休息时间,本来这两天时间应该是用来准备东西的,但他们还要盖房子,盖完房子之后,家具什么的也得要添置新的。干脆就先凑合凑合,到时候一起再说。
徐妍和杨婉宁被安排住在了大队长家,正好大队长的小女儿在城里读高中,暂时不回来。
张平之和王玉明,则是根据张学文指的方向,找到了张延清家。
知青们即使是盖房子,距离知青点也不会太远,这样方便管理,也方便知青们之间的互动。所以张延清的房子,很好找。
徐妍原本想跟着一起去的,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张延清了,但大队长带她们认完门,下午还有事,她只能暂时做罢,晚上再说。
而知青点的最西边,大山脚下,被众人惦记得张延清此时正在家里吃饭。
他的手艺不怎么好,下乡两年,也只是能将饭,做到能吃而已。
心里正盘算着,找个什么借口能请假去城里的国营饭店吃一顿,就听见有人敲门。
他站起身来打开门。
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
“你们这是……?”
“延清哥,我们和徐妍三人报名下乡了,今天刚到。”王玉明率先开口,仔细看,不难发现他说话的时候似乎握了握拳头,有些许的紧张。
“进来说吧。”张延清让开身子,两人走进来。
“一起吃点吧。”
“不用了,延清哥。”
张平之刚拒绝,就看见张延清拿了两双筷子走出来,往他们跟前递了递。
两人只能先接下筷子。
“谢谢延清哥。”
“不用,吃吧。”张延清示意两人赶快吃饭。
两人只能一人拿一个杂粮馒头,开始吃了起来。
“京市待的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来要下乡了?”张延清吃饭的速度没有减慢,好似真的闲聊一般。
“哦,这段时间不怎么太平,所以家里就把我们安排到这,避避风头。”王玉明停下夹菜的手,坐直身体,正色的答道。
“闲聊而已,不用这么拘谨。”
“好的延清哥。”
三人重新开始吃饭。
“对了,延清哥,知青点住不下,我们也想自己盖房子,大队长的意思是让我们来问问你,房子盖好之前,我们俩能不能在你这儿借住一段时间?”张平之边问,边抬头看着张延清的脸色。
“会做饭吗?”张延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询问了一个自己比较关注的问题。
“我会。”王玉明骄傲的接话。
“行吧,那你们负责做以后的饭,食材我准备。”
“行,没问题。”
得到了准信儿,两人终于可以放心了。
下午,老知青上工后,许小磊来敲女知青的门。
“肖知青,我们要去大队上领粮食,你去嘛?”
“去,马上来。”
肖青予原本在炕上躺着。听见许小磊的声音,连忙起身。
等到她出门后,三人一起往大队部走去。
“不知道大队长家住在哪?咱们用不用去找一下杨婉宁啊。”杨清河始终惦记着女神。生怕她提不动几十斤粮食。
“我们去大队部等着吧,她和徐妍也是要领粮食的。”许小磊说。
肖青予自然没有意见。
三人来到大队部的时候,张平之、王玉明、徐妍和杨婉宁已经到了。
大队长看见他们都到齐了才开口。
“新知青下乡的第一年,大队上给补贴60斤粮食,但是想要吃到年底可能不够,你们可以用钱在大队上换一些,不需要票。以后年底分粮了,工分换的粮不够吃的话也可以换。”
这是对知青优待的政策,因为他们的劳动能力差,能挣到自己够吃的粮食不容易,但又不能真的将知青都饿死,只能允许他们跟大队上买一些了。
“大队长,你也知道,我打算盖房子,换太多粮食回去了,将来还得搬,能不能等我搬完家之后再来换粮?”
“我们也是。”其余人觉得肖青予说的对,决定跟风。
“也行,你们什么时候想要换就什么时候来。不过最好一次换购,下次就是分粮的时候了。”
“知道了,谢谢大队长。”众人道谢。
“对了大队长,我还想问一下,我们的房子什么时候开始动工?青砖要去哪里拉?”
肖青予做事情之前,习惯把准备工作都安排好,这样比较放心。
“明天吧,明天早上9:00在晒谷场集合,我带你们去看宅基地。订好地方了,我就组织人动工。青砖你们几个去也拉不回来,到时候让盖房子的人一起吧。对了,我们这儿帮忙干活,是要管中午饭的,或一天多给一毛钱,他们回家吃。你们看怎么合适?”
几人对视了一眼,都选择给钱。
他们过几天就要上工了,做饭是不现实的。而且,他们刚来。做饭的食材也不好弄。
“行了,没什么事儿,签个字把粮食拿走吧。”
商量好接下来的工作,几人提着粮食,离开了大队部。
徐妍和杨婉宁拿不动,都是几个男同志帮的忙。
唯独肖青予的体质和力量都被灵泉水提升了好几个台阶,她提起粮食就走,似乎比男知青都轻松。惊呆了其他小伙伴。
大家都是坐了几天的火车来的,现在个个都挺累,虽然肖青予他们昨天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但两个人睡一张床,也没怎么休息好,几人都打算下午回去什么都不干了,好好休息,有什么事第二天再说。
虽然京市来的三人,和肖青予这边的四人,彼此之间都不熟悉,但好在都是拎的清的。
千里迢迢的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如果不抱成一团,无论是面对村民,还是面对老知青,气势都要弱上很多。
都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