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天色已渐渐昏暗,山脚下有几个正在拾柴小孩,毛头是里面最大的一个,平时都是他带着小伙伴们满山遍野的跑。
“张哥哥,要上山吗?”正在捡柴的毛头看着从远处走来的高大身影,笑着打招呼。
“是啊,哥哥也要上山捡柴。天快黑了,早点回家吧。”张延清摸了摸毛头的脑袋,嘱咐着。
“知道了。”
张延清继续往山里走,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他来到深山中的一个洞口前停下。
在他停下的一瞬间,里面的人也听见了脚步声。
“你来了?”山洞里走出一个年轻男人,20多岁的年纪,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子,国字脸,很周正。他的身边还跟着一条狼狗。
“嗯。”
张延清上前蹲下,摸了摸狗头,然后往四周望了望,见没人后,跟着男人走进山洞。
而那条狼狗,则是在洞口坐下来,伸着大舌头哈气,眼神却锐利警觉的观察着四周。
“最近有什么新消息吗?”男人问。
“还没,上次的事情之后,对方似乎与对家切断了联系,不再有联系。”
“是我大意了。”男人低下头,有些懊恼,又有些羞愧。都怪他,跟踪的时候露出马脚,这才被人发现。
“没事,是狐狸早晚都要露出尾巴的,两年都过来了,也不差再多等等。”
“是。”
“既然那边已经警觉了,最近我们就不要联系了,取消下次见面的日期,等我通知。”
“明白,那……注意安全。”
“你也是。”
张延清拿起一边准备好的两捆柴火,走出山洞。
路过大狼狗的时候,他蹲下身子,和它拥抱了一下。
大狼狗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有些不舍的蹭了蹭张延清。
“要不,你就将它带回去养呗,反正你盖了房子,弄条狗看家也是正常。”
张延清摇摇头。
“我们大院里的三个小孩也下乡来了,他们认识平安。”
听到这,男人也不再劝。
张延清最后摸了摸大狼狗的脑袋,转身离开。
而大狼狗坐在那,看着主人的背影,虽然不舍,却也没有叫出声。
半个小时以后,男人才带着狗离开。
张延清背着柴火,刚到家门口,就看见等在那的徐妍。
他皱了皱眉头,眼中是明显的嫌恶。
“延清哥哥,你回来啦。”徐妍跑上前,笑眯眯地看着张延清。
“你有事吗?”张延清直奔主题。
“没什么事,来看看房子盖得怎么样了,顺便看看你们。”
“看完了就回去吧,”张延清路过徐妍,准备开门回家。
“延清哥哥,我可以进去坐一会儿吗?从上工后,每天都很累,我也好几天没有时间跟王玉明和张平之聊聊天了。”
“不可以,这院子里三个男人,你一个小姑娘进去不合适。”
说完,张延清也不再给徐妍攀扯的机会,进门关门一气呵成。
徐妍在门外气得直跺脚。狠狠的踢了一下木门,转身跑了。
而这一切,都被张平之和王玉明看在眼里。
“那个,延清哥,你是不是讨厌徐妍啊。”王玉明是个藏不住话的,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已经憋了好几天了,如果不问出来,他会难受死的。
张延清瞥了两人一眼。
“怎么?你们不讨厌?”
这话一出,两人的面色都有些复杂。
“虽说家族利益要放在第一位,但是家族间得选择更为重要,作为继承人,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
张延清说完,放下柴火去洗漱了。
而留下来的两人,面面相觑。
其实大院里的孩子,在外面看来,似乎地位都挺高的,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那个圈子,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也是分高低贵贱的。有等级层次的。
而张延清,他就是那种,各家父母口中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脑子很聪明,从小到大,明明每天都是逃课然后到处混,但考试却永远是第一名。
从不惯着任何人,就算对方父亲的职位比自己父亲高,他也照打不误。
但凡学校组织的比赛,只要他参加了,就一定是第一。
甚至还抓到过,混进高官家里当了三年保姆的tw。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但要说最出名的一战,还是他十四岁的时候。
那时候,军区来了一位高官,那家的儿子被人吹捧惯了,眼高于顶不说,还横行霸道。
可能是他爸也知道自己儿子的个性,怕他被打死,养了一群保镖。那货无论走到哪儿,身后都是浩浩荡荡的。
而这些保镖也不是普通人,大多是退役下来的老兵,身手极好不说,其他综合能力也是相当强悍的。
高官的儿子十八九岁,正是爱面子,爱美人的年纪,只一眼,就看上了张延清的姐姐张延若。张延若不愿意,他还想用强。
后来,还是路过的兵哥哥傅千裕救了张延若。也就是张延若后来的丈夫。
这事当天就传到了张延清的耳朵里。
他一个人,拿了根木棍,挑了一整个保镖团,大概二十人。
事情当时闹的很大,但高官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很看好张延清的能力,想将他收入麾下。
但是被张延清拒绝了!
他当时说什么来着?
上梁不正下梁歪,能把儿子养成这样的,能是什么好人?
高官生气走了。
他们的圈子,大人们之间一向有一种默契,就是不参与孩子们之间的龃龉,是输是赢全看自己能力。
高官虽厉害,奈何儿子不争气,无论他心里憋不憋气,但面上总不能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后来大人们说起这事,还不禁赞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怎么打倒那一群壮汉的,不会是张家偷偷给小儿子找了什么武功秘籍吧。
但只有在现场的人才知道,如果说真的有秘籍的话,那秘籍就是不要命。
十几岁的少年,从冲进人群的那一刻开始,完全就是不要命的打法,那种愤怒和戾气,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
从那以后,张延清一战成名。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大家都看好的少年,突然就下乡了。
王玉明常常想,如果他和张平之不是也下乡了,估计连跟张延清说话的机会都不多。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他会无缘无故的说出那么一句话吗?
也许,徐家真的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