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账本事有蹊跷,分明是别人家的账本,你们又是如何拿到的呢,如今不能够确定东西的真假,本官便放在了身上等着之后好生探查一番。”
关于这件事情王熙凤自然也是预料到了的,对此更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教予喜儿。
“账本的真假大人不能够确认,只是堂下这么多人,都是在那家铺子里面买过东西的,难道他们还不知道这账本里面的东西到底是真是假吗?大人只要一询问,再叫人去铺子里面对应一下,自然就知道真相了。”
喜儿不仅给出了就在堂下判断真假账本的方法,还怕别人不太信服这件事情,大可以在之后亲自去店铺对比看看。
王熙凤进去的那天问了不少东西,平儿在一旁也是听的仔细,因此不会有什么十分大的差漏。
县令心里想着,这哪里还需要什么去铺子里面查看,只要稍微对号入座一下,不是全部都真相大白了吗。
后面始终有人盯着自己,县令不可能再说不对的话,只好顺着回答。
“原是如此,堂下众人,还不快一一说明情况,待本官……的主簿将这些一一对应,若是有问题严惩不贷,但若是确有实情,本官一定会帮你们讨回公道。”
有了这句话,下头的人又得了王熙凤的银钱,哪有什么是不说出来的。
况且王熙凤也不是随便找的人,而是专门找的喜儿乐儿瞧见过的进了铺子里面又被拐走的人。
于是原本只是按照王熙凤的吩咐,把这些事情添油加醋的交代出来,可是越说自己心里头越觉得生气,倒是真情实感的觉得这家人怎么这么过分。
于是越说越真情实感,因为演技不好导致的些许假的感觉一下子就没有了。
县令看着底下人的表演,原本也在想这些人是不是就是喜儿找过来的托,只是托哪有这么真情实感的,说的话翻过来翻过去的盘问也全部都能够和自己的说辞对上,也不像是说假话的样子。
县令心里暗骂,这家伙怎么做事怎么不经心,虽说是有些人会对这些事情有所怨念,但是倒也不至于成了规模,还直接上来告来了。
不过最觉得烦闷的是眼瞧着喜儿和乐儿以及安儿这三个女人家的生意还没有完全的被打垮下去,原本说的是正常价格售卖,怎么提前就把这些东西增高价格了呢。
只是那户人家也比较冤枉,普通的百姓他们自然还是没有增高价格的,只是一些看上去有些钱的人他们才会这个样子。
特别是瞧上去这些东西花不了他们多少钱的时候才会这样做。
例如三百两银子对于王熙凤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情,一两二两银子对小有资产的人家来说拿来买一些漂亮的首饰或者布料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奈何这中间出现了一点差错。
那就是这东西拿回去之后一上身,高兴自然是高兴,和同样买了这布料的小媳妇一通消息,价格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