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沈淮开始学武。
在这之前,沈七刀和沈继业轮流给沈淮摸骨,无论是从骨骼形态、整体身形、还是关节灵活度这三个方面来判断,沈淮都是适合练武的。
而且他的四肢匀称,协调性较好,也很适合练枪。
前面几天,沈七刀先让沈淮在村道上跑两圈,然后扎马步,再进行简单的压腿拉筋动作,等沈淮适应之后,开始教一些基本招式。
如何出拳、如何踢腿,沈七刀都会详细讲解并示范。
沈淮在后面学。
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重复无数次,纠正很多次才达到标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别人舞枪弄棒的时候很酷很飒,自己练了才知道其中的辛苦。
越是看起来简单的动作,越是不易掌握要领。
无论是握拳的姿势、动作路线,还是踢腿的高度和角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还要保持身体平衡,这些都需要沈淮自己去感受,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没想到练武这么辛苦,大冷天的都能出一身汗来。”
堂屋里,黄氏一边烤火一边纳鞋一边关注外面的沈淮,感慨道,“若是我没记错,三郎跟他爷爷学了差不多半个月了吧?
都这么久了,愣是没见他吭过一声。”
“这才哪到哪啊,后头还有更辛苦的呢。”沈继业不以为意,还拿自己当例子,“我当年就是吃不得苦,才半路放弃的。
我劝你还是别看了,省得后面心疼,影响到三郎的习武意志。”
“你以为三郎是你啊?”林氏直接丢一记白眼过来,“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是三郎主动提出来的,这能一样么?
你坚持不下来,不代表三郎也坚持不下。”
沈继业沉默的摸了摸鼻子。
总感觉,儿子表现越好,他就越遭老娘嫌弃,家庭地位一日不如一日。
得!
惹不起,他还躲得起。
黄氏见沈继业去了后院,才忍不住笑了出来,“娘,怼的好,不然他总以为三郎聪明懂事,不用上心便能成材。”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哦。”林氏又翻一个白眼,“三郎只是比别的孩子聪明懂事罢了,哪能真的不管啊。
你看看春兰家的致远,他不聪明吗?可你见姑爷和林老爷何时怠慢过?”
这倒没有。
相反,要求只会更高。
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力争做到最好。
“娘,孩子他爹其实是很看重三郎的,只是有时候吧,就是心大了些,觉得放松一下没什么。”黄氏说出自己的想法。
林氏轻哼道,“说到底还是他懂得太少了,不然哪里轮到你爹来操这份心?”
走到前院的沈继业,猛地打了好几个喷嚏。
沈淮见他过来,继续练习臂力及腰身平衡。
“可以了。”
直到沈七刀宣布结束,沈淮才回去更换衣物,吃饭休息。
到了晚上,照旧看书练字。
不过,习武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中午,也有的时候是晚上,而且沈淮还发现,不同的时段,练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早上偏向重力训练,增加腿部和腰部的力量;中午偏柔韧训练,让身体反应更快更灵活;
晚上是最轻松的,相当于温习和巩固,对前面所学的内容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对薄弱部分进行加强。
所以沈淮的学习时间,会根据练武的时间做出调整。
当然,除了看书练武,他还要承担相应的家务活。
比如日常的洗菜喂鸡浇树苗;时不时跟大人下田打理油菜;偶尔也被沈七刀带进山,学习如何挖陷阱如何下套;
天气好之时,姐弟三人也会下河撒网摸鱼。
集日一到,沈继业便带沈淮去镇上玩。
本以为,小伙们会玩疯,只有自己一个人卷的沈淮,万万没想到,小伙们每天都有学习任务,只有完成了才能出去玩。
沈淮:“……”
都这么卷小孩的吗?
…
进入腊月之后,天气越发的寒冷。
眼看还有二十来天就要过年了,可徭役的通知却迟迟未见有人下来传达,大家立时就坐不住了,纷纷跑去村长家问个不停。
可惜,村长也不知道,只能干巴巴的说,“各位淡定,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放屁!”有个大叔直接爆粗口,“都快过年了,还没通知下来,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出了什么幺蛾子,万一过年那几天才通知下来呢,叫我们怎么办?”
“这……这大过年的,应该不会吧?”
“谁懂啊,万一呢?”
迫于压力,村长只好赶着牛车,每日去镇上一问。
直到腊八,才有衙差小哥过来下达通知。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徭役比往年都要轻松得多,徭民只需整平加固指定的官道路面,服役满七天就可以回家。
沈家是沈继业去。
沈淮知道修官道没有危险,但还是忍不住担心,“爹,外面很冷的,你自己要注意保暖啊,我们等你回来杀年猪。”
沈继业摸了摸沈淮的头,丢下一句‘好好练武’就走了。
“外面冷,进屋吧。”
直到服役的队伍消失不见,黄氏才戳了戳沈淮,“别担心,才几天而已,你爹很快就能回来了,快去练字吧,等会你爷爷就该回来了。”
沈淮点点头便去练字了。
而沈七刀一大早就进山了,回来的时候,已是大中午。
而且,收获满满。
三只野兔,一只受了伤的小野猪。
看到野猪,沈淮明显激动,“爷爷,是上次我们发现的那里吗?”
上次挖陷阱的地方,野猪经常出没。
没想到,还真抓到了一头。
尽管野猪不大,但还是成就感满满。
“那边的陷阱,被人偷摸去过了,没什么发现,这只野猪是在另一座山头发现的。”沈七刀一边说一遍将野猪五花大绑。
林氏见他又去套牛车,问道,“今天就拿去卖吗?”
“再不卖,血都要流干了。”沈七刀把野猪扛到牛车上,“年底猪价上涨,活猪很容易卖出好价钱,趁野猪还活着,早卖早拿钱。
要是留到明天,万一它半夜就死了,那就卖不上价钱了,多可惜。”
要知道,活猪的价格和死猪的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活的价好,死的价贱。
“那你赶紧去吧。”林氏也担心野猪流血过多,活不到明天。
沈七刀出发前,交代道,“三郎,等会你自己练武,爷爷回来了在指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