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里装着一颗颗白色的酒曲,此刻因为沈月重心偏移,散落了几颗。
“大姐,你先别动。”沈淮拔腿跑到沈月旁边,托住最底下的簸箕,“可以了,先把最上面的簸箕拿下来。”
沈月没了压力,抬手将最上面的两个簸箕拿出来。
沈淮顺势将堆叠的簸箕放到地上,“二姐呢?”
“在做饭呢。”沈月转身将簸箕放到屋檐下,“娘和奶奶今天都没空,所以这些酒曲是我自己做的,也不知道成不成。”
腐乳发毛霉的时候,会用酒曲辅助发酵。
镇上卖的酒曲不便宜,沈淮干脆自己做了。
用的是辣蓼草发酵的,并不难做。
林氏和黄氏学会之后,沈淮基本就不管了。
“先发酵看看,不成的话下次等我回来了再做也行。”沈淮将书箱放到堂屋,“上次奶奶不是做得挺多的么,准备用完了?”
“大概还有一个月的量,若是这几天有人加单的话,就顶不了一个月,所以我才试着做了一些。”沈月说着,又将刚晒没多久的桂花拿出来,“你看这些桂花成不成?”
沈淮一看,竹篮里铺满了金黄色的桂花,香气馥郁。
“今天刚摘的?”
“沈江哥去渡口挨家卖黄芽菜的时候,看到老熟客后院的桂花开了,便用两斤黄芽菜换了这些。”沈月笑了笑,“沈江哥明天还去渡口那边,我让他帮忙留意了。
我们家桂花味的腐乳卖得好,这么一点桂花可不够。”
“想要量多,得把整棵树摇下来才行,不然靠手摘没多少的。”沈淮想了想,“沈江哥有心帮我们,我们也不能让他吃亏,明天拿货的时候,多送他几斤黄芽菜吧。”
说话间,姐弟俩进了灶房。
“三郎回来啦。”
正在做饭的沈杏见沈淮进来,高兴的说道,“二房的嫂子送了一些田螺给我们,已经炒上了,要给留点给你明天带去学堂吗?”
“不用了,不方便带。”
他手脚要挂沙包,不方便拿。
“喂猪了吧?”沈淮又问。
“早喂咯。”沈杏拿盘装菜,“大姐,三郎,你们先过来试试味道,我去作坊看奶奶他们快收工了没。”
说着,往锅里放了一瓢水就出去了。
不多时,沈继业和沈七刀回来了,林氏和黄氏紧随其后。
沈月见人到齐了,立即上菜。
沈淮帮忙拿碗筷出来。
“爷爷,爹,夫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可以试着参加明年的县试,就算考不上,也可以提前适应考场。”
话一出,全场寂静。
震惊之余,大家的目光纷纷集中在沈淮身上。
“明年什么时候?”沈七刀率先开口,抓着筷子的手却紧了两分。
“县试在明年二月,要是考过了,便可参加四月份的府试,要是运气好,过了府试就是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要是院试也考过了,就有秀才功名。”
沈淮的话,沈七刀几人都听懂了。
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沈淮终于开始科举了,又紧张于科举的难度。
“爷爷,我想参加明年的县试。”沈淮看着沈七刀,“致远表哥跟我说,只要府试考进前十,就有资格入县学。
县学有学正,教谕,举人指点,还有免费借阅的藏书楼,所以我想效仿表哥,以童生身份进县学学习,等学问扎实一些了,在去考秀才。”
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如果县试不过,就得等下次再考。”
“听那些进货的小哥说,科举特别难,有些人头发都白了还在考呢。”林氏开口,“考一次不过,我们继续考就是,反正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机会。
这两年,咱家卖腐乳也攒了些银子,再供你个十年二十年都不成问题。”
沈淮听言,心里划过一道暖流。
“奶奶,谢谢你。”
“嗐,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林氏嗔了沈淮一眼,继而给他夹菜,“科举的事,我们帮不上忙,你想好了就去做,家里该出钱就出钱,该出力就出力,绝对不会拖你后腿。”
“奶奶,距离明年二月还有好几个月呢,够时间准备的。”沈淮动容的说道,“班里的王宇川和魏渠也会参加明年的县试,到时候我们一起互相保结。”
见大家不懂互相保结是什么,沈淮做了简单的解释。
沈继业听了之后,点头道,“这个同村的担保人,我跟你爷爷会仔细琢磨,到时候一定给你搞定。”
沈家作坊的帮工,请的都是村里人。
大家多多少少会给点面子。
“谢谢爹。”
“这么客气做什么?”沈继业笑笑,想要伸手去摸沈淮的头,可又想到他都快科举了,是个小大人了,于是将手收了回来,目光转到沈七刀身上。
“对了爹,我们县里的宅基荒了好几年,是不是该建房子了?
沈杨爹他们,每个月都要跑县里几趟,吃饭和住宿费,一年下来也花去不少钱,若是我们在县里有房子,也能省下一笔钱。”
主要是为三郎考虑。
这孩子,从小便很有主意,若是没有几分把握,是不会开这个口的。
既然孩子都想好了,也有信心下考场,那么他们做父母的,也应该多做打算才是。
沈七刀沉吟了一会儿,“我有两年没去宅基那边了,等卖桐油果的时候,顺道去看看,回来再商量怎么建。”
“也行,省得匆匆忙忙的,建得不好,影响格局风水。”
聊完这些,一家人又聊起别的事情。
沈淮听了一会八卦,便回屋背书练字去了。
第二天。
晨读刚结束,王宇川就凑了上来,“沈淮,我爹同意了,说去看看也好,反正家里不差那点保结费,你那边什么情况?”
“我爹和我爷爷都很支持我,还说试试也好,就当提前适应。”沈淮说着,看向后面的魏渠,“魏渠,你家人怎么说?”
魏渠的家庭,有些复杂。
至于怎么个复杂法,沈淮又说不上来,只知道魏渠很少提他爹娘,而且魏渠读书的费用,一直都是他舅舅在操心。
放田假,放岁假什么的,他基本都是在他舅舅家。
魏渠嘴角漾出一抹淡笑,“我舅不仅同意了,还承诺,只要我府试能考进前十,他就在县城给我买一套宅院。”
话一出,大家‘哇’声一片。
沈淮直接开玩笑道,“这样的舅舅,我也想拥有。”
“其实,我舅舅很喜欢你,还经常夸你聪明呢。”
“真的吗?”沈淮开心的笑了笑,然后对李景舟说,“你跟李叔说了吗?”
李景舟点点头,“我爹不建议我去,如果我想去的话,他也不反对,所以这次我就不去了,下次我再跟江铭一起去。”
江铭瞬间压力很大,但还是言不由衷道,“那我们下次一起。”
决定好之后,沈淮和魏渠还有王宇川去找小魏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