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林氏和黄氏给沈淮备了五两银子,分别装在三个钱袋里,其中两袋装碎银子,另一袋装了几百文,方便日常零用。
“郡城人多,坏人也多,出门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个人知道吗?”黄氏千叮咛万嘱咐,“不认识的人过来搭讪,千万别搭理,还有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
沈淮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除了这些,不要多管闲事。”沈七刀语气严肃,“尤其是街上那种长得好看,哭哭啼啼说自己遭遇如何如何的姑娘,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能心软。
凡是想让你掏钱的,都是骗子!”
这个沈淮懂。
比如卖身葬父什么的,也许草席里躺的不是慈父,而是行骗的工具人。
沈杏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呀?”
“还能为什么?”林氏轻哼,“在城里,漂亮的姑娘最喜欢骗面生的读书郎,因为很多读书郎没见过什么世面,容易受蛊惑,还傻傻的给人家出头,以为这样就能赢得姑娘的喜爱。
殊不知,人家只是在利用他,掏空他的钱袋子而已。”
沈杏双眸发亮,“城里的姑娘都这么厉害的么?”
骗男子的钱,还把男子耍得团团转,听起来就很带劲。
“她们啊,都是下九流之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家的姑娘。”林氏见沈杏来劲,提醒道,“城里的姑娘,心眼子多的很,你日后去县里碰到了,多留几个心眼就成,别傻乎乎的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这些事情,林氏是听到那些拉货小哥说的。
她没亲眼见过,但不妨碍她拿来当例子警醒孙子孙女。
“还有,在路上看到老头老太倒下,千万别扶,小心被他家人讹上。”沈七刀看着沈淮,“郡城人心眼多,爷爷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
至于那些行侠仗义的举动,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再说。”
这话沈淮十分赞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爷爷说的,我懂。”
“三郎,郡城不比家里,你到了那边该吃吃该喝喝,别给我们省钱。”沈继业开口,“郡城比县城繁华很多,你是读书郎,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两年,家里也攒了一点小钱,不要担心家里没钱,这也舍不吃那也舍不得买的。
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五两银子你随意支配。”
“谢谢爹。”
第二天,沈淮背着行囊去了学堂。
教室里,魏渠和王宇川已经到了,还有陶行简和陈观没到。
“沈淮,我好激动。”王宇川看到沈淮进来,立马上前勾住他的肩,“你知道吗,我昨晚梦见运河了,还在江波上作画赋诗,名动整个郡城呢。”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你很向往郡城的风光。”沈淮笑道,“就是不知道梦里那首让你名动郡城的诗,你还记不记得。”
王宇川声音拔高,“记得个屁。”
这句话,正好被小魏夫子听到,“注意言辞。”
王宇川立即松开沈淮,讪讪的站到一边。
没多久,陶行简和陈观来了。
小魏夫子见人到齐了,说道,“此去郡城,路途较远,为师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带齐了吗?稳妥起见,你们各自检查自己的行囊,尤其是县试浮票(准考证),一定不能落下。”
五人各自打开行囊检查,确定无误后,小魏夫子才带他们出去。
安全起见,学堂特意请了两位镖师护送。
县城到郡城,不管是乘坐马车还是乘船,都需要一天时间,所以沈淮几人到了县城,需要停下来留宿一晚,第二天才能出发。
这期间,小魏夫子去了知贤学堂,确定他们同去之后,才让人去码头包船。
翌日清晨,大家聚集码头。
相互打招呼后,排队上船。
客船不是很大,里面摆着两张矮几和草团,进去之后,大家自行找位置坐下。
“你们有谁晕船的?”船家询问,“县内这段比较晃,大家先别急着吃东西,等进了运河再吃,很快的,一个时辰左右就能进运河。”
县内的河道比较窄,水流也比较急,刚刚出发的时候,船只很晃。
大家坐在草团上,身子来回倾斜。
不多时,便有人开始晕船。
王宇川难受的靠在陈观的身上,脸色萎靡的看着沈淮。
沈淮两手一摊,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倒是魏渠,很喜欢坐船的感觉,还坐到船头去。
“进运河了。”不知道过了多久,船家提醒道。
船不晃了,风景也变了,大家开始热络起来。
两岸风景很不错。
有奇形怪状的山峰,有屋舍俨然的村庄,也有满山的野花……
每到一处,船家就会说一些趣事八怪,途中并不无聊,反而还知晓了很多没听说过的事情。
“到郡城了。”
运河上的船只越来越多,靠近码头的时候,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声不绝。
下了船,租赁两辆马车去府衙附近的客栈。
城中很繁华。
街道铺着石板,宽阔平整,与县城的拥挤有着天壤之别;街边铺子林立,各类货品满目琳琅,街上人来人往,有衣着光鲜的富家公子,也有挑着担子的商人,还有骑马奔走的衙役。
沈淮趴在车窗上,安静的看着。
他身后的王宇川、陶行简、陈观,眼中全是新奇之色,魏渠第二次进来,依旧兴致勃勃。
到了客栈,大家凑在一起,兴致盎然的想着,“也不知道明天报名之后,夫子会不会带我们出去见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