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沈淮带着沈金去了沈木家。
告知来意后,沈木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沈淮哥,我愿意跟你去县城,只要能学东西,不给工钱也行。”
沈木娘听言,暗自着急。
正想着怎么开口时,就听到沈淮说,“前三个月,工钱三百文,这三个月内,必须学会简单的记账和算数,干满三个月后,我会根据你的表现,给你涨工钱。”
沈木双眸发亮,“记账和算数这些,沈淮哥教吗?”
沈木娘紧张的盯着沈淮。
“我会抽空教一些简单的数字,其他的沈金会教你。”沈淮说着,视线落在沈木娘身上,“婶子愿意让沈木去县城做事么?”
沈木娘连忙点头,“愿意,自然是愿意的。”
能赚钱还能识字,这种好事,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三郎啊,我家沈木虽跟你同龄,但他七八岁就跟我一起下地干活了,劈柴做饭扛包这些他都能干,到了县城,你尽管使唤,要是他偷懒,你回来跟我说,我保证揍不死他。”
沈木在一旁尬笑。
“婶子说笑了,沈木才不会偷懒呢,沈金哥都跟我说了,沈木特别勤快能干,要不然我也不会找上门来。”
“你们能想到沈木,是他的荣幸。”
事情敲定后,沈淮离开沈木家。
沈金则留下来帮沈木收拾行李,顺道说一说县城的情况。
翌日,巳时两刻。
沈淮、沈月、沈杏、沈金、沈木族人,乘着驴车去县城。
一路上,几人天南地北的聊着,有说有笑。
沈木比较开朗,什么话都能接两句,沈金虽然没以前拘谨了,依旧话不多。
申时过半,驴车进城。
沈淮让沈金带沈木去买洗漱用品,自己则带两位姐姐先回江湾畔。
“三郎,晚上吃什么?”
沈杏在灶房转了一圈,发现什么也没有,于是说道,“等沈金沈木回来,我们去食肆吃点吧。
赶了一天的路,我也不想折腾了。”
沈金和沈木很快回来。
“东西都买好了吗?”沈月见他们手上没什么东西,温声问道。
“沈月姐,都买好了。”沈木笑着晃了晃手中的新鞋,“比我娘做的还好看呢。”
“你这话被婶子听到了,可是要挨揍的。”沈杏噗嗤笑道。
“她听不到的。”
太阳偏西,五人去了附近的食肆吃饭,回来时,特意拐道去锦记买糕点。
沈木看到糕点那么贵,不禁暗自咂舌。
回到江湾畔,沈淮开始给沈金安排任务,让他明日带沈木熟悉环境。
至于两位姐姐,她们打算先去东街那边逛逛。
见两位姐姐不急,沈淮安心去县学上课。
“师弟,收果的事情,我替陶家村的村民向你道谢。”
下课后,陶行简找到沈淮,并郑重的行了个大礼,吓得林致远和沈淮连忙躲到一边。
“陶兄,你这是干什么?”林致远开口,“这么大个礼,也不怕折煞了。”
“比起沈家大义,区区一礼算不得什么。”陶行简这么说,也是这么认为的。
村里的果子,常年烂在树上,沈家愿意收,就是天大的好事。
“到底什么情况?”林致远不是很明白。
陶行简看了沈淮一眼,便将沈家收果的事情说了出来。
林致远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我们家每年都收很多果的,陶师兄客气了。”沈淮开口。
“不管怎么样,这份恩情,我们陶家村承了。”
“师兄要是过意不去,等会帮我们搬东西吧。”
陶行简欣然答应。
将书籍放回宿舍后,沈淮和林致远带着陶行简去东街找沈月和沈杏,然后一起去郊外的花田买花。
花田很大,里面种有很多品种,放眼看去,姹紫嫣红。
还未进入花田,沈月和沈杏便兴奋的哇哇叫。
直到有位老伯走过来询问,两人才道明来意。
“菊花、茉莉、桂花这三样,我们花田都有,你们随我来。”
菊花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系列,但适合制茶的,只有两个品种。
去年秋天的苗,黄色三文一株,白色五文一株。
沈月见价格还可以,各买了五十株。
茉莉花苗就贵了,一年苗就要二十文一株。
沈月看向沈淮,“三郎,这个要多少?”
沈淮想了想,“先来二十株吧。”
“那就二十株吧。”
至于金桂和丹桂,各要了二十株,四季桂要了十株。
总共花了差不多二两银子,主要是桂花树苗比较贵,按照老伯的说法,桂树长大后,全身都是宝。
花可以制成糕点,可以制茶,五年以上的桂枝还能卖掉,种了绝对不亏本。
说到用处,沈杏顺道问了怎么施肥管理,老伯比较热情,讲了浇水施肥的步骤。
沈杏暗记在心。
沈淮和林致远还有陶行简三个人,几乎插不上话,只管搬东西上车。
回到江湾畔,沈月和沈杏姐妹迫不及待的在后院种菊花。
“过两年三郎要参加乡试,就在他书房旁边种棵四季桂吧。”
沈淮觉得不错,跟两位姐姐一起种。
折腾的差不多了,沈淮这才和林致远和陶行简匆忙回县学上课。
三月三,县学举办诗文比试,沈淮没参加,所以跟奖品无缘。
陶行简也没参加,倒是林致远,得了第三名。
这回的奖励,不是银子也不是砚台那些,而是将入选作品编纂成诗册,录入藏书阁,并推送给诗社。
这个诗社不是一般的诗社,而是由当地一些比较有名望的文人组织的,具有一定影响力。
而且他们跟书肆有合作,经过一番操作后,诗册会流向各大书肆。
据说,特别出彩的作品,还会被联名推荐到金麟阁,被评选入阁的话,那人的诗才就会得到圈内人士的认可,从而扬名。
“早知道有这种好事,我就不回家过节了。”陶行简颇为懊恼的跺脚,“这可是不花钱就能扬名的千载良机,我就这么错过了,实在心痛。”
沈淮关心的却是,“表哥,今年的奖励怎么改了?”
“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记得决赛时,来了两个人,听说是郡城来的,具体什么身份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