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学三食堂里热闹非凡,包子、馒头和稀饭的香气扑鼻而来,嘈杂的说话声和餐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裴瑜端着搪瓷碗,坐在长条桌旁,边吃包子,边听同座的几个学生热火朝天地八卦昨晚的事情,听了没几句就对此失去了兴趣。
她脑子里想的是待会儿冬令营开幕式的事情,还有她早就心心念念的山海关汽水。
穿越前,她就在网上刷到过八零年代华国八大汽水品牌的传说:燕京的北冰洋、京海的正广和、津沽的山海关、奉天的八王寺、琴岛的崂山、江城的滨江、羊城的亚洲、渝州的天府可乐。
尤其是津沽的山海关汽水,是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大婚时的指定饮料,据有关史料记载:
“前一天从六国饭店(后改称燕京饭店)订的牛奶蛋糕、面包、奶油布丁、沙丁鱼、牛肉、鸡肉、鸭肉等摆满圆桌,法国香槟酒、五星啤酒、山海关汽水杯盏交错……”
皇室指定的汽水该有多好喝哇!
作为一个冰镇汽水的忠实爱好者,她到了1986年的津沽,不尝一瓶山海关汽水怎么行?
吃完早饭,裴瑜暂时和何欣怡告别,然后裹着厚实的棉袄,戴着毛线手套,踏着晨霜去径直走向南开大学的小卖铺。
小卖铺不大,木头柜台上摆满了零食、汽水和日用品,墙上还贴着几张泛黄的宣传画,写着“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之类的标语。
她一眼就看到了柜台后面的玻璃瓶汽水,瓶身上“山海关”三个字格外显眼,旁边还有“橘子味”“葡萄味”的小标签。
“同志,麻烦拿一瓶橘子味的山海关汽水。”裴瑜指着柜台上的汽水说道。
柜台后面的阿姨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脸上带着和善的笑,麻利地从柜台里拿出一瓶橘子味汽水,边递给她边说:
“好嘞,小闺女。听你这口音,南边儿来的吧?这山海关汽水儿可是咱津沽的招牌,倍儿好喝,喝了保准你还想再来一瓶。四毛钱一瓶,拿好了您呐。”
“是的阿姨,我刚从京海那边过来。”裴瑜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和一些硬币,仔细数了数递过去。
阿姨一抬眼,看见裴瑜胸前的徽章,金色的徽章亮闪闪的,上面写着“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几个字,她忍不住多看了两下,然后笑着竖起大拇指:
“你是参加那个啥……全国数学比赛的吧?真能耐!我们这帮老家伙,数学整个一脑袋浆糊,算个账都脑仁儿疼。你能来咱这儿比赛,脑瓜子绝对好使,将来一准儿有大出息。老张,赶紧过来瞅瞅,这小闺女是来咱这儿参加全国大赛的。”
旁边一个正在整理货架的大叔也凑过来,笑呵呵地附和:
“哎呦我滴妈,这可太能耐了!能上大学那就是人尖儿啊,更甭说全国比赛了。我们家那倒霉孩子,数学能及格就烧高香了,瞅见你们这些尖子生,啧啧,我真是佩服。”
裴瑜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谢谢阿姨,谢谢叔叔,你们别夸我了,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阿姨摆摆手,笑得更开心:“嗨,甭跟这儿客气。咱虽然数学不灵光,可最待见你们这些文化人儿,特别是像你这样脑瓜儿好使的。赶明儿考个北大清华,进个好单位,小日子过得美美的,咱瞅着都跟着乐呵。”
“来,我给你把瓶盖儿启开,喝着顺当。”阿姨拿起一个铁质开瓶器,熟练地撬开瓶盖,递回来时叮嘱了一句:“小闺女儿,路上留神啊,别洒了啊。”
“太谢谢了,我会小心的。”裴瑜接过汽水,瓶子是冰凉的玻璃瓶,触手生寒。
没有冰镇过的汽水没有灵魂,小卖铺里没有冰柜,但这大冬天的,汽水自然是凉的,不需要特意冰镇。
裴瑜握着瓶子转身朝冬令营开幕式的方向走去。刚走出几步,瓶口飘出来的橘子香气就钻进了鼻子里,甜丝丝的,带着点清新的酸味,实在太诱人了,勾得她心痒痒。
她忍不住低头抿了一小口,冰凉的气泡在嘴里炸开,往鼻腔里一冲,鼻子都被顶得有点疼,一股刺激又舒爽的透心凉的感觉直冲脑门,爽得她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发出一声感叹:“嘶——这汽儿真足!”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透心凉、心飞扬”啊。
仔细品味一下,橘子味的山海关汽水有点像后世的芬达,但喝起来更刺激,也不那么腻甜,就是单纯的、干净的橘子味。
早知道这么好喝,刚才就该多买一瓶。
裴瑜边走边喝,喝了第一口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玻璃瓶里的汽水“咕嘟咕嘟”地往下减少,转眼就被她一口气干掉了大半瓶。
冬日的寒风吹在脸上,嘴里也是一片冰爽,裴瑜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冰得精神了起来了。
远处,冬令营开幕式的会场已经隐约可见,裴瑜攥紧手里的汽水瓶,加快了脚步。
会场设在南开大学的一间大礼堂里,礼堂里早已人头攒动。
裴瑜推开沉重的木门走了进去,一眼望去,她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尖子生,估摸着得有一百多人,座椅几乎坐满。
竞争非常激烈!
这次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冬令营,邀请的都是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的优胜者,分配原则是每省市区至少有一人,然后再根据分数线择优选取,能站在这里的,无一不是各地的数学竞赛高手。
裴瑜心想,今晚需要睡个好觉,才能在明天早上的正式考试中正常发挥,别再出现像昨晚那样的深夜砸门事件了。
礼堂的讲台上悬挂着一条红布横幅,上书“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开幕式”几个大字,下面摆放着几张桌子,应该是给领导和老师们准备的。
台下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低声讨论着数学题,有的互相打量着彼此,眼神里有隐隐的较劲意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大考前的紧张气氛。
裴瑜站在门口,扫视了一圈,终于在礼堂中部靠右的位置找到了熟悉的身影。
林老师和何欣怡他们几个人正坐在一起聊天。裴瑜快步走了过去,手里还攥着那瓶喝了大半的山海关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