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烨满脸春风得意,高大的身躯在锦江饭店的餐厅里转来转去,逢人便拉住聊上几句,逢人就大肆炫耀:
“我这孙女,如今可是堂堂北大的大学生,还拿过国际奥数比赛的金牌,厉害得不得了。老席啊,你说说,我这裴家的根苗,咋样啊?是不是顶呱呱?”
“哼,先别忙着吹牛。”老席和裴家是多年的老交情,平日里没少跟裴烨斗嘴拌舌头,眼下见他这副得意忘形的模样,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老席撇了撇嘴,酸溜溜地回道:“读书时考得再好,出了学校进了社会,那可不一定就能混出个名堂来。书本上的东西,跟实际干活儿,那是两码事儿。”
这话虽是反击,但老席自己也知道底气不足。毕竟裴瑜的成绩和荣誉摆在那里,实打实的,硬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只能嘴上酸几句。
裴烨听了却丝毫不恼,反而笑得更加开怀:“老席,你这话可不对。读书考得差的,到了单位里也未必就能干出个花样来,对不对?
说起来,你家那孙子,不是跟我们家裴瑜差不多大吗,他不是早就参加工作了,咋样啊,干得顺不顺手,有没有啥大出息啊?哈哈!”
老席被这话噎得直翻白眼,气呼呼地又哼了一声,摆摆手没好气地说道:“得了吧,我们都这样了,要是考不上大学,子女的工作能好到哪去?有个饭碗端着就不错了,还能指望啥大出息。”
他说的的确是实情,在八零年代,像他们这样家庭背景颇为复杂的,过去经历过不少波折,能为自家子女谋得一份正经体面的工作,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要是还能有个稳定的铁饭碗,端着国家单位的饭碗过日子,那已经是祖上积德,值得烧高香感恩的事情,哪里还敢再去奢望更多更高的成就。
另一旁的老郭,默默听着两人的斗嘴,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他家孙子连高中都没能念完,学业上早早断了路,幸好靠着祖上留下的一些人脉关系,费了不少周折,才勉强挤进了一个单位上班。
如今算算时间,也已经在单位里干了五六年,工龄不短了。按理说,到了这个年头,也差不多该轮到提职加薪的关口了。老郭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盼着孙子能抓住机会,再拿个函授文凭,往上再走一步。
像老郭孙子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在1986年的当下,多少人为了能进个国家单位,挤破了脑袋,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不惜托关系走后门。
进了单位之后,很多人学历不高,但又不甘心一辈子原地踏步,于是便想着通过函授教育、夜校进修等途径,一步步补齐自己的短板,拿到个文凭,好让自己在单位里多几分底气。
函授大专、成人本科,甚至是党校的硕士班,只要肯下点功夫,花点时间和精力,就能省去不少麻烦,补上学历这一块的不足,混个小干部的身份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这种成人教育说到底,也只是个“保底”的手段,充其量能让人不至于在竞争中太过吃亏,免得被学历这道门槛卡死。
可要是想靠着这点成人教育的文凭一步登天,占到什么大便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80年代的单位里论资排辈、关系网盘根错节,真正的上升空间,还是得看个人的真才实学,看有没有过硬的本事和扎实的表现,更得看背后有没有强有力的背景资源,再加上点运气和贵人相助,才能真正站稳脚跟,甚至更进一步。
裴烨虽然一辈子没能在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但对这套权力运作的门道却是摸得透透彻彻。他微微一笑,继续往老郭的痛处上添油加醋:
“现在这年头,本科生只要干上个一年半载,评个副科级那都是稀松平常的。我们家裴瑜上的可是北大,顶尖学府啊,出来混个副科起步,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这话说得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句句扎心。北大出来的学生,尤其是像裴瑜这样还有国际奥数金牌加持的,起点就高得吓人,未来的路几乎是平坦大道,早就铺好了,哪是普通人能比的。
老郭听了这话,脸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随即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我们家那小子,当年是死活不肯好好念书,劝也劝不听,吼也吼不住,硬是要早早出去混社会。如今吃了亏,撞了南墙,才晓得后悔,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吃啊。”
他这话说得有些沉重,显然是想起了孙子如今的境遇,心里满是懊悔和不甘。
裴烨却完全不为老郭的情绪所动,脸上依旧挂着得意的笑,话说得毫不留情,直戳老郭的心窝,摆明了是要借着今天这机会,好好出一口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闷气:
“老郭,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他就算继续念下去,估计也考不上啥好大学,撑死了混个中专大专,不如早点出来干活儿,学点手艺,踏踏实实过日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老郭被这话气得脸都涨红了,忍不住抬起手,指着裴烨,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地骂道:“裴烨,你个老不死的,嘴里就没一句好话!”
裴烨笑得更加畅快,拍着胸脯,得意洋洋地回道:“老不死怎么了?我孙女是Imo金牌得主和北大的高材生!”
“好好好,算你孙女有出息,行了吧。”老郭没好气地摆摆手,停顿了一下,又忍不住酸溜溜地补了一句:“哼,前两年咋没见你家裴瑜这么厉害啊,咋没听你吹过她的牛呢?”
一时间,裴烨成了人群的焦点,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围了过来。他也不推辞,端起酒杯,满脸红光,眉飞色舞地开始“胡侃”起来。
“我们家裴瑜啊,开窍时间晚,当初被美利坚那边拒签,吃了那么大个闭门羹,心里一激,才知道要奋发图强,埋头苦读,这才有了今天的出息。”
裴烨哪里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教育经验,全是一通天花乱坠的胡说八道。一会儿说是签证受挫点燃了裴瑜的斗志,一会儿又吹嘘说是自家祖上传下来的独门学习法子,硬是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可他这副信誓旦旦、言之凿凿的模样,偏偏吸引了不少人围过来听热闹,大家都竖起耳朵,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想从裴烨嘴里掏出点“育儿经”,看看这裴家到底是怎么培养出裴瑜这么个出类拔萃的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