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邕父子成功平定杨公清和马天霸匪患,信都郡重归安宁,百姓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安心耕作、生活。苏邕父子忙于治理信都,安抚百姓、整顿吏治、修缮城防,信都郡在他们的努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然而,在遥远的西京长安,局势却风云突变,令人揪心。大隋天下,自杨坚一统华夏,结束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纷争后,本应迎来长久的太平盛世。但世事难料,诸多变故正悄然发生。
长安的天空,时常阴云密布,压抑的氛围笼罩着整座都城,仿佛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一年前,大隋皇后独孤伽罗薨逝,这一消息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大隋朝堂激起千层浪,对整个朝堂产生了深远影响。
独孤伽罗与杨坚夫妻情深,堪称佳话。在杨坚建立隋朝的艰辛历程中,独孤伽罗始终陪伴在侧,出谋划策,为杨坚排忧解难,是杨坚不可或缺的贤内助。她智慧过人,目光独到,在诸多重大决策上,都给予杨坚至关重要的建议,隋朝的建立与稳固,她功不可没。然而,独孤伽罗生性善妒,对杨坚的后宫之事管控极为严格。杨坚虽贵为一国之君,坐拥天下,但在皇后在世时,面对后宫佳丽,也只能望而却步。
曾有一次,杨坚偶然间临幸了一位宫女。这本是宫中寻常之事,却不想被独孤皇后撞见。皇后顿时怒火中烧,盛怒之下,竟将那宫女杖毙。此事过后,杨坚对独孤皇后敬畏有加,此后在后宫之事上,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再有丝毫越轨之举。
独孤皇后的离世,让杨坚彻底摆脱了束缚。以往被皇后威严压制的欲望,瞬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他开始沉迷于后宫的声色犬马,整日与美人相伴,饮酒作乐,将朝政大事抛诸脑后。杨坚本就年事已高,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如此放纵的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身体怎能承受得住这般折腾。
起初,杨坚的身体还能勉强支撑,或许是多年积累的底子尚在,又或许是心理上的慰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日益放纵,毫无节制,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迅速垮了下来。他开始频繁生病,精神萎靡不振,面容憔悴,往日的帝王威严渐渐消失。
杨坚察觉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心中不免忧虑。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关乎大隋江山的稳定,一旦自己倒下,朝堂之上恐怕会陷入混乱。于是,他紧急召集太医院的太医们,要求他们日夜轮流诊治,务必将自己的身体调理好。太医院的太医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为杨坚把脉、开方、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杨坚的身体稍有好转,气色也有所恢复。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始终不稳定,时好时坏,犹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让众人忧心忡忡。
一日夜晚,杨坚在睡梦中做了一个怪异的梦。梦中,有十八个小孩子围绕在他身边,嬉笑玩耍,欢闹声不绝于耳。这本应是一幅欢乐祥和的场景,但杨坚却莫名感到不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危险正一步步逼近。突然,他从梦中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心跳急速加快。他坐在床上,久久无法平静,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恐惧。
第二日早朝,杨坚神色凝重,心怀忐忑地向群臣问道:“昨晚朕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十八个小孩子围着朕打闹,不知是吉是凶?”朝堂之上,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率先开口。大家心里都清楚,伴君如伴虎,在这朝堂之上,一句话说错,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甚至牵连整个家族。因此,众人都选择了沉默,大殿内一片寂静,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杨坚见无人应答,心中愈发不悦,连问了好几遍。就在他问第四遍的时候,文官队伍里走出一人,此人正是奸臣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官拜少卿之职,平日里善于阿谀奉承,凭借着溜须拍马的本事,深得太子杨广的宠信,与杨广走得极为亲近,是太子府中的得力爪牙。他这一出来,群臣心中都暗暗叫苦,预感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宇文化及满脸恭敬,上前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杨坚见终于有人站出来,心中稍感欣慰,便问道:“卿知道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宇文化及回答道:“回陛下,臣当然知道,臣还能解这个梦。”杨坚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说道:“噢!卿若能帮朕解了这个梦,朕就重重封赏于你。”宇文化及连忙谢恩,接着说道:“陛下,您老这个梦里出现了十八个小孩儿,这于大隋江山不利啊!对陛下您也不利,是有人要篡夺您的江山啊!陛下,这十八个小孩子往百家姓上靠乃是一个李字也,十八子为李。”
杨坚听后,不禁点头,觉得宇文化及所言有理。他越想越觉得可怕,仿佛看到了李姓之人正磨刀霍霍,准备夺取他的江山。想到这里,他心中的恐惧瞬间转化为愤怒,当即下令:“来人,传朕旨意,将朝中姓李的大小官员都给朕抓起来杀了,不分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此令一下,满朝震惊。大臣们纷纷在心中叫苦,仅仅因为一个梦,就要诛杀所有姓李的官员,这实在是太残忍、太荒唐了。但在皇权的绝对威慑下,众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场血腥的灾难即将上演。
就这样,朝中姓李的官员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成国公李浑一家首当其冲,被满门抄斩,昔日繁华的府邸瞬间沦为一片血海。其他大小姓李的官员,也未能幸免,有的被当场斩杀,身首异处;有的被流放至偏远之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尽折磨。唐国公李渊,若不是与老杨家有着亲戚关系,恐怕也难逃此劫。即便如此,李渊还是被调离京城,被贬至太原郡当留守使,远离了权力中心。蒲山公李密也被逐出京城,从此踏上了漂泊之路。
杨坚自以为通过这场血腥的清洗,便能高枕无忧,确保大隋江山稳固。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数年之后,他的江山竟真的被姓李之人夺走,而这个姓李之人,正是他的表侄唐国公李渊。但这一切,此时的杨坚还一无所知,他沉浸在自己的“安全”幻想之中。
说来也怪,自从杨坚大肆诛杀李姓官员后,他的身体竟真的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巧合,杨坚心中暗自庆幸,以为自己成功化解了危机。然而,他的儿子太子杨广,却对此事有着不同的看法。
太子杨广一直觊觎着皇位,渴望能早日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号令天下。如今父亲身体好转,他觉得自己的登基计划又要推迟,心中甚是焦急。于是,他找来奸臣宇文化及,在密室中商量对策。
宇文化及眼珠一转,一条毒计涌上心头,他对太子杨广说道:“太子殿下,陛下如今身体虽好,但年事已高,咱们不妨给老皇帝送些美女,让他沉迷于美色之中,如此一来,陛下的身体自然会再次垮掉,到那时,殿下您登基的机会就来了。”杨广听后,觉得此计甚妙,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当即决定依计而行。
杨广派人在民间精心挑选了二三十个长相极为漂亮的美人,这些美人个个貌若天仙,身姿婀娜。他将这些美人带回宫中,精心打扮一番后,送给了老主杨坚。杨坚见了这些美女,顿时心花怒放,犹如饥饿的人看到了美食,将她们全部收入后宫。
此后,杨坚整日与这些美女鬼混在一起,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白天与美人饮酒作乐,吟诗作对;晚上则拥美而眠,沉醉在温柔乡中。他早已将朝政之事抛到九霄云外,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朝中大臣们多次劝谏,但杨坚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时间一长,杨坚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没出几个月,他便又病倒了,而且这次病得比上次更加严重。他卧病在床,气息奄奄,连说话的力气都极为微弱。太医们再次紧急会诊,但却回天乏术,杨坚的病情日益恶化。
杨坚自知大限将至,无奈之下,下旨让太子杨广监国,将国家大事暂时托付给太子。同时,他深知自己病重的消息一旦传出,边关可能会受到外敌的侵扰,危及国家的安全。于是,他又下旨传令各边关主将,务必严防死守,同时严密封锁自己生病的消息,不得泄露半点风声。
苏邕老将军接到皇帝的将令,心中猛地一震,暗自思忖:“陛下怎么会病得这么严重?去年皇后娘娘刚薨,今年陛下又……”老头子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皇帝病重对国家意味着什么,边关的局势也将变得更加严峻。于是,他急忙找来儿子苏定方和其他大小将领,一起商量如何保卫边关。
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当前的局势和可能面临的威胁。经过许久的商议,他们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从兵力部署到粮草储备,从情报收集到应急措施,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之后,众人便各自散去,按照计划去准备,为保卫边关全力以赴。
苏邕老将军回到后院,与夫人说起此事,心中感慨万千。他对夫人说道:“如今这局势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看,咱们还是早点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办了,也了却一桩心事。”夫人听后,深表赞同。在这乱世之中,能让孩子们早日成家,相互扶持,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
于是,苏邕夫妇便开始为孩子的婚事忙碌起来。他们四处挑选良辰吉日,精心准备婚礼所需的物品,广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苏定方和高慧英得知此事后,心中既欢喜又感动。他们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期待着能早日结为夫妻,共同面对未来的生活。
而此时的长安,表面上依旧繁华热闹,一片太平景象,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太子杨广在监国期间,野心勃勃,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皇位。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拉拢朝中大臣,排除异己。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权力,明争暗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逐渐将大隋王朝推向深渊。
至于大隋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繁荣昌盛,还是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隋王朝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而苏定方、苏邕父子以及天下百姓,都将被卷入这场巨大的历史洪流之中,他们的命运也将与大隋王朝紧密相连。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