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回,话说大业天子杨广乘龙舟浩浩荡荡到达他当晋王时的封地江都。那龙舟雕梁画栋,装饰得金碧辉煌,在运河上行驶时,船头破浪,激起层层水花,宛如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游弋于水上。船帆猎猎作响,五彩的旗帜随风飘扬,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气派。
当龙舟稳稳停靠在江都码头,杨广在一众宫女、太监和大臣的簇拥下走下龙舟。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有力,尽显天子的尊贵。阳光洒在他身上,映得龙袍上的金线熠熠生辉。
下了龙舟之后,杨广换乘上一辆装饰精美的车辇。车辇由四匹高大健壮的骏马拉着,马匹毛色光亮,身姿矫健,马蹄踏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车辇的四周悬挂着丝绸帷幔,随风轻轻飘动,既遮挡住了些许阳光,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杨广坐在车辇之中,透过帷幔的缝隙望向江都的街道。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前来迎接的百姓,他们身着朴素的衣衫,纷纷跪地叩拜,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杨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他想起自己还是晋王时,在江都的日子,那时的他便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以天子之尊再度归来,心中满是感慨。
此时,苏定方作为随行的将领之一,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紧紧跟在车辇后面。他身着一身精良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柄锋利的宝剑,眼神坚定而锐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情况,确保天子的安全。苏定方望着眼前繁华的江都,心中却有些忧虑。他深知如今的大隋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暗流涌动。各地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百姓的生活也并不安稳。此次天子南巡江都,虽说是为了巡视江南,彰显皇威,但在这动荡的局势下,难免让人担忧。
车辇缓缓前行,向着江都城的方向奔去。一路上,官员们早已安排好了各种迎接的仪式和表演。道路两旁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与绿色的柳树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喜庆。还有身着彩衣的舞女们在道路两侧翩翩起舞,她们身姿轻盈,舞步优美,手中的彩带随着舞姿飘动,仿佛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但杨广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他的心思似乎并不在这些表演上。
行至江都城门口,江都的官员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为首的是江都太守,他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一脸恭敬地跪在地上迎接天子。杨广走下车辇,太守连忙上前,双手捧着一份精美的礼单,恭恭敬敬地递上,说道:“陛下亲临江都,实乃江都百姓之福。臣等已为陛下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和盛大的宴会,恭请陛下入城。”
杨广接过礼单,随意地看了一眼,便将其递给身旁的太监,微微颔首道:“起来吧,此次南巡,朕就是想看看这江南的变化,你等务必做好接待之事。”太守连忙谢恩,起身站在一旁,引领着杨广入城。
江都城内,一片繁华景象。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苏定方却看到了百姓们眼中的疲惫和无奈。他心中暗自叹息,深知大隋的统治或许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进入皇宫后,杨广便在宫殿内休息。而苏定方则与其他将领一起,开始安排皇宫的守卫工作。他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岗位,对士兵们进行了严格的部署,确保皇宫的安全万无一失。在忙碌的间隙,苏定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他离开家乡已久,四处征战,虽然为大隋立下了不少战功,但却始终无法忘却那份对家乡的思念。
夜晚,江都皇宫内灯火通明。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杨广坐在主位上,与大臣们举杯共饮。酒过三巡,杨广的脸上微微泛红,他望着台下的众人,说道:“朕此次南巡,看到江都的繁荣,心中甚是欣慰。众爱卿也要努力,让我大隋的江山更加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大臣们纷纷起身,高呼:“陛下圣明!”然而,苏定方却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表面的繁荣还能维持多久,大隋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宴会结束后,苏定方回到自己的住处。他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仿佛一层银霜。他望着窗外,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身为大隋的将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无论局势多么艰难,他都要为大隋的稳定而战,哪怕前方是荆棘满途,他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