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江都皇宫在岁月的侵蚀与战乱的阴影下,显得愈发破败而萧条。曾经辉煌壮丽的宫殿,如今琉璃瓦上布满了灰尘,朱红的宫墙也开始剥落,露出斑驳的内里。隋帝杨广,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此刻正被困于这逐渐失去光彩的宫殿之中,宛如困兽,徒然挣扎。
而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下,周国公府内却弥漫着一股诡异而紧张的气息。宇文化及端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一众心腹,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决绝:“诸位,如今隋王朝已然是大厦将倾,这天下眼看就要变天了。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为自己谋求出路。”
一位幕僚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可如今各路反王势力如燎原之火,我们该如何是好?贸然行动,只怕会引火烧身啊。”
宇文化及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哼,那些反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他们现在闹得越欢,对我们越有利。就让他们去消耗隋军的力量,等双方两败俱伤之时,便是我们出手的最佳时机。”
“大人的意思是……”另一位将领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宇文化及站起身来,缓缓踱步,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要先把杨广牢牢控制在手中。他虽然已经是个光杆司令,但毕竟还是隋帝,只要有他在,我们就师出有名。然后,一步步铲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后……”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最后取而代之,登上这天下之主的宝座!”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面面相觑。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宇文化及野心勃勃,但当这野心被如此直白地说出来时,还是让他们感到一阵恐惧。
“可是,大人,杨广毕竟是皇帝,身边也还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侍卫,想要控制他,谈何容易?”又有人提出了疑问。
宇文化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这一点,诸位不必担心。我早已安排好了人手,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且,我们可以先从他身边的人入手,逐步瓦解他的势力。”
说着,他看向了一名亲信:“你去密切关注那些仍然效忠于杨广的大臣们,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必要时,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能让他们坏了我们的大事。”
“是,大人!”亲信领命而去。
随后,宇文化及又对其他人进行了一番详细的部署,分配了各自的任务。整个周国公府内,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众人都在为宇文化及那疯狂的计划而奔走着。
与此同时,江南义军正如火如荼地攻城略地。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隋军望风披靡。义军的营帐内,将领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下一步的战略。
“如今我们已经接连攻克了几座城池,士气正旺。我看不如一鼓作气,直捣江都,推翻这腐朽的隋王朝!”一位年轻的将领激动地说道。
然而,义军首领却皱起了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不可贸然行事。江都毕竟是隋朝的都城,城高池深,防守必然严密。而且,我们对城内的情况还不甚了解,若是贸然进攻,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杨广继续在江都作威作福吗?”另一位将领有些不满地问道。
首领微微一笑,说道:“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先派人潜入江都,打探城内的虚实,与城内的反隋势力取得联系。同时,继续巩固我们已经占领的地盘,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等时机成熟,再一举进攻江都,定能事半功倍。”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义军一边派出了精锐的探子,乔装打扮后潜入江都;一边加强了对已占领城池的管理,安抚百姓,整军备战。
而在江都皇宫内,杨广也并非毫无察觉。他虽然整日沉迷于酒色,试图逃避这残酷的现实,但对于局势的变化,还是有着一定的敏感度。
“最近宫外的局势愈发紧张了,朕听说江南义军已经逼近江都。还有,宇文化及那老匹夫,最近也有些不对劲,你们可有什么消息?”杨广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焦虑。
一位老臣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臣也有所耳闻。宇文化及最近频繁与他的心腹们密会,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而江南义军,确实是来势汹汹,我们必须要早做准备啊。”
杨广冷哼一声:“准备?朕现在还有什么可准备的?军队都被那些反贼打得七零八落,朕能依靠的,也只有你们这些忠心的臣子了。”
“陛下放心,臣等誓死效忠陛下!”众臣纷纷跪地,齐声说道。
然而,杨广心中却清楚,这些臣子的忠诚,在这乱世之中,又能坚持多久呢?他不禁想起了曾经的辉煌岁月,那时的他,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建立一个万世不朽的帝国。可如今,一切都已化为泡影,他的帝国正在分崩离析,他自己也即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传朕的旨意,加强江都的城防,调集所有可用的兵力,给朕死死守住。若是让那些反贼打进了江都,朕要你们所有人的脑袋!”杨广突然站起身来,歇斯底里地吼道。
“遵旨!”众臣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江都的局势,就这样愈发紧张起来。宇文化及在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他的阴谋,江南义军在城外虎视眈眈,而杨广则在皇宫内徒劳地挣扎着。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似乎一触即发。整个江都,乃至整个天下,都仿佛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人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那最终的审判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