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终于挣脱了那暗无天日、阴冷潮湿的牢狱生活。踏出牢门的刹那,温暖的阳光仿若瀑布般倾洒而下,映照在他略显苍白的脸庞上。
然而,这耀眼的光芒,终究没能完全驱散盘踞在他心头的阴霾。他心里明白,此刻可不是沉浸在个人冤屈中的时候,前方还有关乎国家存亡、百姓安危的重任等着他——军务防卫已然刻不容缓。
杨兴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部队,而是被带到了大帐之中。
一进大帐,没人跟杨兴打招呼,众人只是匆匆瞥了他一眼,便接着讨论。
余玠将军开口说道:“就在不久前,咱们遭遇了一场惨败,那座极其关键的副城落入敌手。”
“不仅如此,这场变故让原本充足的粮草储备也岌岌可危。”
一旁的军师补充道:“蒙古人要是进攻粮草所在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主城镇守的大道,另一条就是副城所在的峡谷。如今蒙古人拿下了副城,咱们的粮草近在咫尺,很容易遭到攻击。”
王成武将军瞪着坐在末尾的刘成,说道:“要不是杨兴将军及时赶到,在半路设下埋伏,成功阻击了蒙古人的进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余玠将军不动声色地把话题拉回正轨:“如今咱们急需更多人手扼守副城到粮草的必经之路。当务之急,一是转移粮草,二是夺回副城。”
“当下局势严峻,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夺回副城,才能确保粮草安全运输。”
“要是不能收复副城,后续物资补给的安全就没法保障,整个军队肯定会陷入绝境。”
军师总结道:“经过近一个月紧张有序的筹备,余玠将军已经调集了麾下所有能用的兵力,打算三日后对副城发起进攻。”
诸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副城。
杨兴深知此次战役意义重大,同时也为自己先前临阵抗命给战局造成的影响深感愧疚。
在牢狱的这段艰难日子里,他不断反思过去的失误,决心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以更谨慎的策略和绝对服从的态度全身心投入,不再擅自行动,凡事都先请示上级。
杨兴深吸一口气,毅然朝着余玠将军走去。只见他单膝跪地,抱拳拱手,语气坚定又诚恳地说道:
“将军,末将愿主动请缨,执行一项大胆计划!”说完,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直视着余玠将军。
余玠将军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认真聆听杨兴的话。
杨兴接着说道:“我打算带几名亲信和部分手下,悄悄绕到副城后方。”
“那儿靠近山崖,山势险峻,悬崖高耸,一般人很难攀爬上去。”
“不过,末将从小在山区长大,对这种地形熟悉得很。”
“再加上咱们的决心,末将相信能从这儿找到突破口,给敌军致命一击!”
余玠将军凝视着杨兴,眼中既有疑虑,又饱含着期许与信任。
沉默片刻,余玠将军缓缓开口:“此计甚险,但若能成功,必能扭转战局。杨兴,本将军就信你这一次!”
说完,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同意了杨兴的计划。
得到将军首肯,杨兴兴奋不已,立刻着手挑选参与行动的人员。
经过深思熟虑,他从众多将士中选出了最为精锐且忠诚的亲信和手下。
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英勇无畏,得知要执行如此艰巨危险的任务,不仅毫无惧色,反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出发前的那个夜晚,月色如水洒在营地。杨兴和被选中的众人围坐在篝火旁,仔细商讨行动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详细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每种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同时,认真检查和准备所需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当黎明那微弱而柔和的曙光,像一把金色利剑,轻轻划破漆黑的天际,一支大军如汹涌潮水般浩浩荡荡地向副城进发。
在这支威武的队伍中,杨兴带着精心挑选的精锐小队,如鬼魅般悄然脱离大部队,轻手轻脚地朝着远处那高耸险峻的山崖潜行而去。
一路上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行踪。好在杨兴经验丰富、心思缜密,总能巧妙避开敌军来回巡逻的士兵。
他们艰难地穿过一片又一片荆棘丛生、怪石嶙峋的山林。
带刺的枝条不时划过脸颊和手臂,留下一道道血痕;崎岖的山路让他们举步维艰,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倒。
然而,面对恶劣的环境,杨兴和小队成员始终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向前走。
终于,历经千辛万苦,他们抵达了山崖之下。接下来才是最危险的一步。他们必须时刻小心,不仅要应对陡峭的山崖,还要提防蒙古士兵的巡逻。
仰头望去,眼前陡峭的崖壁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仿佛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让人望而生畏。
但杨兴没有丝毫迟疑和退缩,他深吸一口气,像离弦之箭般率先起步,沿着崖壁奋力攀爬。
他那强健有力的手脚紧紧抠住岩石缝隙,身体紧贴冰冷的石壁,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向上挪动身躯。
每前进一步都像是在悬崖上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从数十丈高的悬崖跌落粉身碎骨。
跟在杨兴身后的亲信和手下见状,纷纷照着他的样子,紧随其后攀爬。
他们之间默契十足,时而伸手拉一把,给予彼此支持;时而用肩膀顶起同伴的脚掌,互相帮助,相互扶持、鼓励着一同前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可所有人都顾不上擦,全神贯注地攀爬着。
也许是幸运女神眷顾杨兴他们,竟然一路都没遇到一个蒙古士兵。
在众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成功登上悬崖之巅,顺利绕到副城后方。
此时,城门前正进行着一场激烈异常的战斗。敌军主力被余玠将军率领的大军吸引住,全力应对正面的猛烈攻击,丝毫没有察觉到杨兴等人已悄然迂回到他们身后。
杨兴和他的下属、亲信如鬼魅般,趁敌人毫无防备,蹑手蹑脚地靠近城门。
他们动作迅速,很快就解决了城门守卫,攻下城门并将其敞开。
杨兴屹立在城门口,手中的旗帜像燃烧的火焰,指引着大部队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