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见王嘉如此举动,左丘明左大师立马便心软了,像是动了恻隐之心,萌生出想要王嘉为徒的想法。
不多时,只见左丘明左大师连忙起身上前,想要将王嘉扶起,嘴里还不时小声喃喃道。
“这怎可行…这怎可行呢?”
“小伙子…哦不,是小友,你如此一来,很是让吾难堪啊。”
“快请起身,快请起身!”
“你难道忘了先前吾跟你说的话了吗?”
“快些起来吧!”
“这事,小友你大可不必太过心急,还请容吾稍加斟酌,看看小友你的能力,再行定夺。”
“可否?”
眼见左丘明左大师此番话说罢,便想要连忙走上前去双手扶起这双膝跪地的王嘉来。
可是,谁曾想,当看见左丘明左大师言语中有些迟滞猜疑的样子,王嘉顿时刻意将身子伏得更低了。
此时的他,就仿佛是在铁锅里的稀饼子一样,紧紧的贴在锅面上,久久不能分离。
见王嘉如此真挚诚恳却又一意孤行的样子,可是把左丘明左大师给难住了。
现在,只见左丘明左大师也不知作何是好,看着跪倒在草席之上的王嘉,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时不时便朝面前恭敬的朝他行跪地礼的王嘉看了看,然后便故作感伤的来回叹息踱步。
“唉…”
“你呀你呀…”
正当他一愁莫展之时…
突然,就在有位弟子学生向他小声说了几句话后,踏月顿时茅塞顿开。
随后,他笑着点了点头,眉头也舒展了不少。
此刻,只见他对王嘉说道。
“.小友啊,想成为我的弟子学生可以,但不过有条件。”
“都说拜仲尼公为师为备齐十条束修,吾不一样,吾只需你证明你自己的能力便好。”
王嘉一听这话,瞬间便来了精神。
此刻,只见他猛然抬头,用满是希望的目光朝左丘明左大师看了几眼。
没过多久,他便起身再拜曰:请先生赐教!
左丘明看了看他,沉思了片刻,随后便继续说道
“好,我暂且来考考你。”
“我要求你将这《诗》、《书》、《礼》、《义》、《春秋》各选一篇默写在这竹简之上,你能行吗?”
一听这话,旁边有的弟子学生大吃一惊,面露惊骇状。
“这…这怎么可能?”
“这其中任选一篇都是特别难的篇目,光背下来就很费劲了,又怎么能轻易书写下来呢?”
不过,王嘉一听这话,却很是开心。
(暗想)“还好,先前徐师姐和王教授要求我全篇背诵的内容,正好涉及到这些书本了。”
“也好,就让我背写几篇我比较熟悉的篇目吧,其中一些篇目我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还得感谢林教授啊,我死乞白赖的求他教我先秦时期的文字书写,这下可算是派上用场了。”
想罢,只见王嘉当即便爽快的答应下来。
“好…既然大师您都如此要求了,那小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此话一出,这是让左丘明左大师既震惊又有些欣慰。
而在门口站着的那几位弟子学习,则是互相小声议论着。
“这怎么可能呀?”
“就是就是…如果单说写一篇的话,我还能胜任。”
“但如果是在这么多部书中各任选一篇内容,那可就不好说了,我也不一定确认我能胜任的了。”
“难道说,这位小哥真能有如此神通?”
“这我倒是不信?”
“切…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嗯…”
不多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左丘明左大师便叫弟子取来一册竹简,还有一支毛笔和些许笔墨,然后齐刷刷的摆在王嘉面前。
而王嘉呢,此刻却是一副十分气定神闲的样子。
不多时,只见他深呼了一口气,随后便笑着对左丘明左大师,还有那几位弟子学生说道。
“既然大师您都这么说了,那小生也不好推却了。”
“好…那让小生在这些佳作里各选几大名篇,然后书写吧。”
见王嘉如此说来,左丘明左大师便高兴的抬手说道。
“呵呵呵…”
“那么,请吧…”
于是乎,王嘉便提笔开始在那空白竹简上书写。
本以为,他会因为不熟悉那字体因而写得很慢,字迹潦草呢
可是,令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王嘉不仅没有紧张,反而是端正坐姿,稳泰山。
看着他这副神情,也丝毫没有慌乱的样子。
而他写的那字,那可真叫个行云流水,疏而不漏。
笔法时而乖张轻柔,时而狂浪奔放;时而轻描淡写,时而又急如狂飚,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虽说王嘉这笔法有些奇异,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这先秦字体,却是十分工整了,足以看得出他平日里苦练书法所积攒的功力了。
见此情形,这让在场的几位弟子都惊呆了。
只见他们纷纷露出十分惊讶的神情,然后便一边看着王嘉书写,一边小声议论着。
“依我看…这名唤王嘉的小哥哥,书写姿式如此端正,握笔自然,咱先生让他背写什么,他都能行云流水般的写下来,丝毫不带一点儿停顿,这足以让人称奇了。”
“要不我说呢,这小哥哥一点不像什么未来之人,估计又是什么以新奇之名想要拜咱们先生为师而又不远千里迢迢赶来的年轻后生。”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咱们先生也是在这鲁国出了名的。”
“是呀…”
就在屋外门口几位弟子暗中讨论之时。
此刻,只见在全神贯注下,王嘉很快便将他所要写的那几部名篇写完,然后便毕恭毕敬的将他写好的内容呈现给了左丘明左大师。
而左丘明左大师呢,则是很快的接过王嘉所递交的所背写的内容,然后便一边面带微笑,一边细细的朝那竹简上所写的内容看去。
一开始,左丘明左大师还是面带微笑的。
可直到后来,他的眉头却愈发的紧锁了起来,嘴齿间也不禁抿了好几下。
一见这情形,王嘉的内心反倒是有些急切了。
“完蛋了完蛋了…”
“丘明大师…难道是看不懂我写的字吗?”
“还是说,我背写的内容有出入与错误呢?”
“难不成…我这书写功夫还未到火候,还需继续磨砺?”
眼见丘明大师紧皱的眉头仍然没有舒缓,王嘉的内心,此刻是愈发的紧张了。
气氛…曾一度降到了冰点。
仿佛周围所有的声响,乃至人的呼吸声,都变得微乎其微。
可就在王嘉倍感失落与失望之时…
突然,只见笑容,再度浮现在左丘明左大师的脸上。
相比于先前,这次的笑容显得更加充满活力与朝气。
见此情形,本来王嘉想多说几句话的。
可正当他抬头朝左丘明左大师看去,嘴角好像要触动,开口说话之时。
此刻,左丘明左大师却大笑几声,随后便说道。
“哈哈哈哈哈…”
“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此话一出,王嘉顿时便困惑不已。
“大师此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本,王嘉十分疑惑。
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左丘明左大师便继续说道。
“小友你这几篇内容写得可是相当不错啊,不仅内容完整,笔体还十分方正有力,可见平日里下了不少苦功。”
“好…看在你这么勤学好问,有一颗真诚研究古史,做学问的心,吾就破格召纳你做吾的弟子学生吧。”
“而你的工作,就是和你的那几位师哥师姐一同协助整理这些古史竹简吧。”
“怕你不认识,一会儿啊,你就去认识认识,好熟悉熟悉。”
“至于那整理这些竹简的地方,就由你那几个师哥师姐带你去吧。”
“至于吾呢,吾还要继续整理编修一些史料,所以就不必再过多叨扰了。”
“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尽可来到吾这里,吾会给你解答的,呵呵呵…”
一听这话,王嘉当即便感恩的起身向左丘明左大师拱手行礼,之后便拜谢而去。
离开左丘明左大师所在的这间屋舍之前,他都是蹑手蹑脚的,生怕打扰了左丘明左大师工作。
而左丘明左大师,在再三叮嘱王嘉相关事宜后,便专心致志的投入到整理鲁国及各国古籍文献的工作中去了。
此刻,行至屋外,只见先前在门口守候的那几位学生弟子在见王嘉出来之后,便热情的跟他聊起天儿来。
“嘿!王嘉兄,以后你可就是我们的师弟了。”
“你方才的表现还真不赖嘛…”
“有空,教你师哥师姐也学学如何快速背写这古文呗。”
此话一出,只见王嘉朝他的师哥师姐笑了笑,然后便继续说道。
“好好好…”
“此乃师弟我应当所行的本分之事,今后还请多多指教。”
一听这话,他的师兄妹顿时便笑得合不拢了,还纷纷点了点头。
之后,只见王嘉再度问道。
“话说师哥师姐,咱们老师所说让咱们负责帮忙整理记载古籍史料的竹简锦帛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呀,能否帮忙指路?”
话音未落,其中一位师姐便伸手捂嘴笑了笑,然后便继续说道。
“呵呵呵…”
“王嘉师弟,这点你无需担心,毕竟我和你其他师哥师姐,咱们现在就要去这存放竹简书帛的地方开始整理工作呢。”
“一开始,可能还不大熟悉。”
“可时间一长,慢慢的就记住了。”
“原先,你师哥师姐包括我在内也都不是很明白。”
“可是到了后来,有咱师傅先生教予小,慢慢的就什么都明白了。”
“走吧,咱们现在就出发。”
“嗯…好…”
话音刚落,此刻,王嘉便和他为数不多的几位师哥师姐一同前去那堆满竹简书帛的地方。
一路上,先前那位师姐还很好奇的朝王嘉问道。
“咦?话说王嘉弟弟,你知晓咱们老师的生平吗?”
此话一出,王嘉也是思索了一阵,然后便继续说道。
“呃…”
“师姐,我也不确定我是否完全知晓咱老师-左丘明左大师的生平。”
“我只知,咱们老师从小就是很勤奋好学之人,尤其喜好这史料之学,后面还入了这国君府当学徒,跟随国君及国君的老师学习,颇具天赋。”
话刚说罢,那位师姐便大笑几声,随后便继续说道。
“哈哈哈哈哈…”
“真没想到,我师弟还是颇为博学的嘛…”
“的确,咱们先生从小就勤奋好学。”
“好吧,趁着这时日未过,师姐就跟你详细讲讲咱先生老师的生平吧。”
只听在师姐绘声绘色的讲解之中,王嘉仿佛看到了左丘明左大师从小到大的一段旅程。
而左丘明左大师呢,从小就很勤学好问,深受老师喜爱,爹娘信赖。
而他本人呢,从小就有一个大志向,那就是此生必定要当上这鲁国的史官。
为此,他发奋图强,不管生活如何拮居贫苦,不管学习条件如何,但凡是有一盏小烛台,或者有光的地方,他往往都要捧上尽可能有的竹简帛册,哪怕是破旧不堪的书册,他都能坐在那认真钻研学习一整天。
在这春秋末年,与战国时期交界之时,越是能沉得住气,苦心钻研学习的人,往往越能成就一番大气候。
光能有沉住气,不受外界干扰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就足以值得人们称赞。
更何况,能在一生之中结识像孔子这样的名家大师,那就更加三生有幸了。
听师姐讲述老师左丘明左大师的生平事迹,王嘉除了敬佩仰慕之余,更多了一丝想要将其作为榜样,并去学习的心。
之后,当王嘉向其他几位为数不多的师哥师姐问道为何要做左丘明的徒弟时,那几位师哥师姐却回答道。
“师弟你有所不知,左公左先生乃是鲁国当朝的史官,还与孔公颇有交往,所以我们十分仰慕,就拜入了他的门下。”
“而左公左先生也教会我们很多知识,他那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做学问的态度,更是备受我们的尊崇,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嘉一听这话,顿时便理解了许多,他便不时的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
“看来师哥师姐跟我心中所想,果然是如出一辙呢。”
后来,正当他尚在思索回味之余,他的师姐却突然提醒道。
“王嘉师弟,还有大家,地方到了。”
“现在…咱们就开始工作吧。”
话音刚落下后不久,王嘉的那几位师哥师姐便推开了存放竹简书帛屋舍的大门,然后便有序进入了。
当王嘉抬头看去,却发现,原本还以为那么小的屋子里,居然错落有致的堆放了那么多竹简与书帛。
看来,是有“大工程”要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