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桃仁中毒致肝损伤)
大暑午后,蝉鸣像被烤焦了似的黏在空气里,市第一医院急诊室的空调开得最冷,仍压不住消毒水混着汗味的闷热。45岁的张大姐被丈夫架着冲进来时,整个人软绵绵的,右手捂着肝区,指节因用力泛白,嘴角还沾着呕吐物:“医生!救救我!吃了那药,肝要炸了!”
正在值班的苏怀瑾听见动静,抬头看见张大姐蜡黄的脸色,巩膜上淡淡的黄色让她心头一紧。“先测肝功能、血常规!”她快步上前,接过患者丈夫手里的“桃仁逐瘀胶囊”,包装上“安全无副作用”的标语格外刺眼。搭脉时,双关脉弦数如打鼓,尺脉弱得像游丝,典型的肝胆湿热兼肾阴不足。
“按说明书吃了两周,每天三次,每次四粒……”张大姐的丈夫王大哥急得直搓手,“昨天开始恶心呕吐,今天肝区痛得直不起腰!”苏怀瑾翻开说明书,成分表只写“桃仁、红花、当归”,却没注明“去皮尖”。她心里一沉,想起《本草纲目》里“桃仁双仁者有毒,去皮尖炒用”的记载,立刻碾碎一粒胶囊——棕褐色药粉里混着完整的桃皮碎屑,尖部分明。
“问题出在桃仁没去皮尖!”苏怀瑾声音里带着怒意,“桃仁的尖部和皮含大量苦杏仁苷,过量会损伤肝细胞!”转头对护士说:“马上灌服活性炭混悬液,准备甘草绿豆汤,甘草30g、绿豆100g,浓煎频服!西医组上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密切监测ALt!”
张大姐疼得蜷缩成虾米,指甲深深掐进苏怀瑾的手腕:“苏医生,我是不是快死了?”苏怀瑾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别担心,我们先解毒。桃仁要去皮尖才安全,你吃的药没处理干净,毒素蓄积了。”她想起上个月在中药房,老药工特意交代“桃仁承气汤必去皮尖”,现在看来,tS集团为了省工序,简直拿患者性命当儿戏。
肝功能结果出来,ALt飙升至200U\/L,腹部b超显示肝实质光点增粗。苏怀瑾拿着检测报告冲进值班室,调出tS集团以往的问题记录:三七粉超标、茜草杆冒充、五灵脂伪品……现在又加上桃仁不去皮尖,这个企业的生产线简直是“毒药工厂”。
“苏医生,患者吐出来了!”护士的叫声打断她的思绪。张大姐吐完后稍微清醒些,盯着苏怀瑾手里的真假桃仁对比:“难怪药效不对,原来连皮都没去!”苏怀瑾指着带皮桃仁:“你看,这个尖部占了整个桃仁的五分之一,苦杏仁苷含量比去皮的高30%。正确的炮制要先用水煮,让皮和尖变软,手工剥掉,再文火炒至微黄色,这样毒素能减少60%。”
当天夜里,药检报告让苏怀瑾惊出一身冷汗:tS集团的桃仁不仅没去皮尖,还被硫熏过度,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5倍。“为了防腐和增重,连最基本的炮制工序都省了!”她拍着桌子站起来,想起《本草备要》里“桃仁炒用,去皮尖”的明确记载,这些人简直是在践踏中医药的传承。
凌晨三点,急诊室终于安静下来。苏怀瑾坐在张大姐床前,看着监护仪上逐渐平稳的数值,心里却无法平静。自从追查tS集团以来,她见过太多类似的病例:为了节省成本,该炮制的不炮制,该去皮的不去皮,该检测的不检测,所谓的“中成药”成了伤人的利器。
“苏医生,你说他们为啥这么狠?”王大哥坐在床尾,声音哽咽,“我们老百姓信广告、信品牌,谁知道里面全是坑啊!”苏怀瑾叹了口气:“因为去皮尖需要人工,需要时间,需要成本,而他们眼里只有利润。”她想起自己在中药房实习时,老师傅手把手教她剥桃仁皮,一筐桃仁要剥整整一天,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却把老祖宗的智慧抛诸脑后。
第二天清晨,苏怀瑾带着张大姐的病历和药检报告,敲响了药监局的大门。“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质量问题,”她指着硫熏桃仁的照片,“他们明知不去皮尖有毒,却为了降低成本铤而走险,属于故意生产劣药!”药监局的李局长面色凝重:“我们马上启动桃仁类中成药专项整治,你提供的线索太关键了。”
回到医院,张大姐的ALt降到了80U\/L,精神也好了许多。苏怀瑾特意带来自己炮制的去皮桃仁:“以后记住,桃仁入药必须去皮尖,尤其是长期服用的情况。”她看着张大姐床头的空药盒,突然想起什么——tS集团的“桃仁逐瘀胶囊”在成分表隐瞒了“未去皮尖”,这属于严重的虚假宣传。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苏怀瑾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苏医生,你还要查多久?”对方语气阴冷,“桃仁只是小事,别把自己搭进去。”她冷笑一声:“等你们把该去的皮尖都去了,该守的规矩都守了,我自然就不查了。”挂断电话,她发现手心里全是汗,但眼神却更加坚定。
下午查房,张大姐指着自己的检查报告笑了:“苏医生,肝区痛轻多了,你开的枸杞丹参茶喝着也舒服。”苏怀瑾点点头:“桃仁去皮尖后,活血祛瘀的效果不变,但毒性大减,配上枸杞护阴,就不怕伤肝了。记住,中药的妙处就在这些细节里,差一步就是天壤之别。”
傍晚,苏怀瑾路过中药房,看见老药工正在手工挑选桃仁。“王叔,现在都机械化了,您怎么还自己剥?”她随口问道。老人抬头笑了:“机器剥的不干净,尖部容易留,手工挑一遍,患者吃着才放心。”那一刻,苏怀瑾突然觉得,自己追查tS集团的意义,就是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放心”。
夜幕降临,苏怀瑾在办公室整理专项整治的材料,突然收到药监局的消息:tS集团在多个逐瘀制剂中省略去皮工序,初步查出问题药品50余万盒。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继续在病程记录里写道:“本案遵《黄帝内经》‘治病求本’,桃仁之毒,毒在利欲熏心;医者之责,责在守正清源。”
窗外,大暑的月亮躲在云层后,偶尔露出半张脸。苏怀瑾知道,接下来的专项整治将会遇到更多阻力,但想起张大姐逐渐恢复的笑容,想起中药房里老药工专注的眼神,她的心里就充满了力量——有些规矩,必须有人坚守;有些错误,必须有人纠正。而她,愿意做那个永远站在患者身前的人。
手机突然震动,是张大姐发来的消息:“苏医生,我刚发现,那个胶囊的生产批号和说明书上的不一样……”苏怀瑾心头一紧,立刻拨通了药监局的电话。新的线索,意味着新的战斗即将开始,但她早已做好准备——只要还有一个患者可能受害,她就会一直追查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直到中医药的蓝天,重新晴朗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