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道姑说她们师姐知道自己有办法,宗祥立刻想起刚见到何红菱时,何红菱眼睛一亮。
难道何红菱认识我?难道这些士兵跟我有关系?
宗祥仔细回忆着刚才他在队伍里的细节,完全可以确定,队伍里所有的人,包括士兵,将领,俘虏,宗祥确实都不认识。
山下的道观,红云观?山上还有道观?哪座山?难道跟自己的营地在一座山?
如果是同一座山,这些道姑认识自己并不奇怪……
坏了,敌人是冲着营地去的……不对,营地在深山里,就算敌人发现了营地,也不可能从道观方向进山。
“红玉,你们的道观是在山顶么?”
红玉摇了摇头:“山顶也有个道观,那是我们大师父的道观,半山腰和山下是我们师父的道观。”
宗祥明白了,这些道姑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带着百姓进了山,不仅知道,肯定探查过自己的营地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事发之时,两个小道姑在山顶,能看到山下道观发生的事,也能看到我们的营地。
两个小道姑没声张,加上红云师太无奈之下被乱剑射死,何红菱不惜自己受伤,看来她们不只是在保护女子们,恐怕也是在保护自己的营地。
别说人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营地牺牲了那么多道姑,就算是萍水相逢,也不能见死不救。
小道姑说的不无道理,面对这样的乱世,自己确实吃饱了无计可施。
怎么办呢?万全,是啊,怎么能想个万全之策,最好悄无声息的制伏这些士兵,安安全全的救出这些女子。
就在这时,小顺子跑了过来,风风火火的跑到宗祥身边,气喘吁吁的说:“武……武王爷……武王爷来了!”
宗祥太知道这个武王爷了,就是他冒名顶替把自己顶了下来,他却凭借文武双状元做了州府总兵。
后来各地造反自立为王,听说这小子也立了一杆旗,自称武王爷。冤家路窄,今天遇到他,宗祥正想出一口恶气。
可转念一想,难道办法在武王爷身上?这个武王爷姓陆,是前朝太师的小舅子,因为不学无术,啥都不会。
也该着宗祥倒霉,这位姓陆的少爷相中了青州刺史的女儿,听说青州刺史手下的总兵升迁,他想顶那个缺,目的是有机会讨好未来老丈人。
可这小子不学无术啊,啥也不会,于是他姐夫老太师就让他冒名顶替宗祥去了青州。
到了青州他才知道,青州刺史把闺女嫁给原来的青州总兵,跟着升迁走了。
小陆无赖这个气,好,你把女儿嫁给别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这小子来了坏心眼,给他姐夫写了好多信,揭发检举青州刺史。
他姐夫是太师,那得有点文化,一看他写这玩应:无故把闺女嫁给同僚,明显结党营私。
老太师气乐了,这也是罪证?可转念一想,青州刺史可是肥缺,要是给小舅子弄这么个肥缺,不仅自己在老婆面前交代得过去,自己未来也有退路。
老太师在小舅子举报信上做了一番润色,又罗列了一些罪名,扳倒了青州刺史,推举他小舅子假宗祥做了青州刺史。
当然,这些事宗祥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文武状元突然没了,去哪个衙门口问,都说他想冒名顶替,要么滚蛋,要么坐牢。
后来老皇上突然驾崩,小皇上继位,想要重新整顿朝纲,第一就想调九州刺史回京,要对他们重新考核。
还别说,这九个州的州官都是冒名顶替来的,接到圣旨,都心惊胆颤的。
偏偏就在这时,这个小陆无赖来了章程,调我回京?回去一问,我不是宗祥,还不得杀我头?怎么都是个死,干脆,我就借着宗祥的名字反了得了。
这小子胆多大?虎了吧唧的第一个造反。其他州府一听,有人反了,一打听,太师的小舅子。
这些人一琢磨,太师有内部消息,估计是不反抗没活路,干脆一起反了得了。
小陆无赖这一造反不要紧,朝廷追究,居然把宗祥抓了起来。宗祥冤枉,说自己从没当过官,真的要造反,岂能坐在家里?人应该在青州做武王爷才对。
后来京城也有人造反,宗祥稀里糊涂被放了出来。
“顺子,武王爷在哪?身边多少人?”
“祥哥,不是身边多少人的事,而是这个武王爷跟您太像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宗祥笑了,心说话:净扯淡,我没有亲兄弟,跟那个小无赖不沾亲不带故的,怎么可能像我?
就在这时,宗祥脑海里突然闪出何红菱眼睛一亮那一幕,难道何红菱见过武王爷?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省事了。
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三岔路口,押着何红菱的队伍是从东往西,因为有个军官受伤了,所以走的特别慢。
而武王爷是由西向东,从另一条岔路来的,两支队伍并没碰上。
这些人估计也是押着女人和战利品去找武王爷请功。如果自己假扮武王爷……
宗祥决定亲自去看看,看看武王爷跟自己有多像,再看看怎么假扮武王爷。
这一看不要紧,不仅是宗祥,连同两个小道姑都大喜过望,何红菱有救了。
眼前确实有一支队伍,人还不少,看上去没有十万也差不多。
队伍中间有一个辇车,因为天热,围挡都撤了。车里坐着个少年将军,怀里还搂着个美女。
小顺子说,那就是武王爷,刚才听他们喊武王爷万岁了的。
见武王爷跟宗祥长的一模一样,红玉和红霞就打算去杀了这个武王爷,然后让宗祥假扮,赶紧去救师姐。
宗祥一把拉住了她们:“站住,你当着他的军队杀了武王爷,军队怎么办?杀的完么?
还有,那只队伍在另一条路上,你这边动静大了,他们过来你不是也露馅了?
你让我冒充武王爷,你弄的辇车上都是血,我咋坐啊?咋冒充?”
机会确实是个好机会,自己冒充武王爷,不仅可以安安全全的救下何红菱她们,还可以名正言顺,堂而皇之的把她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是好机会不假,可这个机会怎么用?自己直接冒充肯定不行,押送何红菱的那些士兵恐怕没见过他们的武王爷,要不自己咋能在军头面前混吃混喝?
最好是能有武王爷这套云罗伞盖,那就不用废话了,想咋地咋地。可问题是至少十万军兵护送,上去硬抢,抢不抢得到先不说,那个动静可不小。
“兵符令箭!”
红玉突然想起来,武王爷不可能都是自己亲自调兵,应该有兵符令箭。不只是兵符令箭,武王爷身上还有别的信物可以证明他的身份。
如果有了这些,不用惊动武王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救出师姐,更便于安排她们去安全的地方。
经红玉提醒,宗祥也想明白了,偷辇车不如偷兵符令箭。
当然,还要查清楚这个武王爷用什么证明他的身份,最好是别让他知道,偷过来用完还给他。
小顺子好奇,祥哥最恨这个武王爷,为啥不杀了他?还要把偷来的东西还给他?
宗祥何尝不想杀了这个武王爷,论私,冒名顶替自己,还差点连累自己掉脑袋。论公,就这个人挑头造反,现在天下割据,老百姓民不聊生。
可眼前紧要的是救下何红菱她们,还要把她们安置好。你杀了武王爷,或者惊动武王爷,以后何红菱她们同样不得安生。
只有神不知鬼不觉的用武王爷的信物救下何红菱,然后再把信物还给武王爷,就算士兵们有怀疑也不敢质疑王爷。
打定主意,宗祥让红玉带着顺子跟踪押送何红菱的车队,自己带着红霞暗中监视武王爷的一举一动。
走着走着,队伍停了下来,就听有人来报:“启禀王爷,前方就是朝歌城了,大元帅在城外请令,恭迎圣驾入城。”
就见武王爷身边的女人拿出一个玉佩交给来人:“令大元帅开城门接驾!”
来人高举玉佩,一路跑一路高喊:“奉皇上口谕,宣大元帅城门候诏!”
宗祥差点没笑出声来,心说话了,这小子还真能整,居然整出大元帅了。
转念一想,也是,就他那两下子,没个有能耐的辅佐还真不行。
“那个玉佩,我去抢了玉佩,赶紧救我师姐!”
宗祥再一次拦住红霞,让她不要急,你这么抢,跟暴露有啥区别?
这个武王爷绝不可能就这一个信物,而且这个他正在用,你抢过来不是暴露自己了?
最好是混进队伍,想办法偷武王爷的信物。可宗祥跟武王爷撞脸,你别看刚才那支队伍不认识他,这支队伍就在武王爷眼皮子底下,没有不认识武王爷的。
红霞要去去,说自己是小道姑打扮,又是个小孩,没人注意她。
红霞这一去,结果大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