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王烛正在院中给兔群撒饲料,清环把昨夜的思考默默说出。
王烛放下竹筐,转头望了她一眼,不置可否地道:
“这世道本就五色杂陈,何为秩序?何为和平?不过都是相对而言。”
清环沉默,知道师父看似漠然,却从不阻拦她做“改善”的事。
譬如当初拯救血奴、斩杀流寇,或发动五大圣主清剿万魂殿,都是在她的倡议下完成。
王烛只是静静袖手不干涉,甚至默默推波助澜。
清环决定去镇里走走,把那股潜在的匪徒势力彻底清理。
她觉得虽说这些奸邪之徒与万魂殿、九劫星宫等相比算不得什么大敌,但同样是对普通人的危害。
她不愿青云镇再有弱者受欺凌。
临出门前,她朝王烛施了一礼:
“师父,今天我想再做些事。”
王烛点头:“去吧。”
清环心中一暖,带上短剑与药包,脚踩轻功往镇北而去。
她从小院一路巡视街巷,一连处理了好几桩争端,比如某些居心不良的贩子强卖高价粮食、某些地痞聚众敲诈,都被她三言两语劝退或厉声喝止。
大多见识过她的手段,也不敢当街挑衅。
但潜藏在阴暗角落的,还需仔细搜寻。
清环来到前日那座破茅屋附近,先去看望被她救下的小姑娘与黑猫。
那小姑娘似乎已寻得了两个天真无邪的玩伴,此时正蹲在矮墙后面,做着草编的小玩具,看见清环到来,连忙招呼:
“姐姐来啦!”
言语中已没了先前那般惊恐。
清环点点头,笑着问:
“有人再欺负你们吗?”
几个孩童一起摇头,说尚未再遇恶人。
只不过隔着不远,确实有些凶神恶煞的人影出没,他们或背刀,或藏匕首,常在暗处盯着,那些人大多披着破烂草帽,生面孔,看上去像是刚流窜到镇里。
清环皱眉,打定主意要去查探。
不久,她绕过几条小巷,发现角落里的废旧踏板上躺着三四名醉醺醺的汉子,旁边散落着木桶与破酒碗,闻到一股馊味,这伙人颇为邋遢,却也不知藏何杀机。
清环脚步轻点,正要上前询问,冷不丁听到后方有人“嘿”地低笑:
“哟,小娘子,来得正好,陪几位爷乐呵乐呵?”
清环心里一沉,这些言语听似调戏,但在末法乱世里若真遇事,往往会发展得更恶劣。
她并不答话,身形一闪,已绕到那说话之人背后,并在他颈间虚拍一下,逼迫其动弹不得。
被制住的男子一惊,刚要爆粗口,却发现自己真元被定住,惊骇看向同伴:
“快救我!”
其余几人见状,腾地从地上爬起,拔出刀刃就要围攻。
可在他们眼中,这白衣少女看似手无寸铁,实际上仅仅抬手翻腕,就把其中一人的兵刃抓住,“咔”一声,竟以指力折断了那把刀!
另一个想偷袭的,也被清环一脚踹得撞到墙上,晕头转向。
“你……你……”这些醉汉顿时慌了,支支吾吾讲不出话。
他们哪里知道,对面少女正是传说中几掌灭强敌、连永夜之主都敢迎战的存在?
只是在他们的下层圈子里,或许还没听清楚青云镇“仙女”的真实威名。
清环冷冷道:
“我不想多伤人,但你们若再胆敢残害弱者,后果自负。”
那伙人连连点头,不停求饶。
清环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些人一路逃难来此,起初也曾在他处杀人越货,如今想在青云镇趁机捞点好处。
祸害老弱妇孺,对他们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清环气恼之余,又生几分无奈。
乱世之中,这样的流民、恶势力层出不穷,真要一网打尽太难。
就算她武力再强,也无法时时监管所有角落。
最终,她亲手点了这五六人的几处大穴,让他们暂时动弹不得,然后叫来镇上的临时巡逻队,把他们押送到西巷的“新衙门”——那是五大圣主挖空心思在青云镇内部设立的一个统管机构,专门用来维持秩序,集中囚禁犯罪之人。
“多谢清环姑娘出手。”巡逻队里为首的是个中年汉子,过去就是个普通农夫。
现下因为“五大圣主”开出丰厚奖励,招募一些愿意维护治安的本地居民,他便自告奋勇当了“帮工”。
没想到还真遇见这种光景。
若无人出手,怕是又要几条人命丢在暗巷里。
清环点头示意:
“若再有类似情况,尽快相互通报。”
中年汉子诚惶诚恐地应下:
“一定一定!”
当她准备离开时,那汉子抓抓后脑勺,神情有些犹豫:
“姑娘,我听说……短短几月内,不知多少外来势力都盯着这镇子。你看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守住这里吗?”
清环瞧着他,温声回应:
“只要人心凝聚,就算再难的局面也有希望。况且,有师父在,这儿不会大乱。”
那汉子一听“师父”二字,顿时想起那位传说中的布衣高人,心里踏实了不少,连声道:
“那就好,那就好。”
送走了巡逻队,清环信步走在镇北的碎石路上,心绪却并不轻松。
“守住这里……一时能守得住,但若日后再来更大的危机呢?”清环陷入沉思,“难道让师父永远做这世间的无形靠山?可师父他……或许只是想看众生如何自救。”
她想着想着,不觉来到镇口那处曾被用来充当“镇口灯柱”的噬心魔尊石雕遗址。
先前夜里忽现的神秘人就是在此处破石而出,又被师父抬手灭杀,甚至没能真正爆发。
如今地上只剩些许碎裂的石粉,已被夜雨冲淡。
旁边多了几株春草,倔强地从缝隙里钻出绿芽,看上去充满生机。
“新生与毁灭,就在一念之间。”清环注视着那绿芽,心中若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