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寒父寒母到了镇上,这个镇叫李家镇。
以李姓命名可想而知李家定是这一块的话事人。
李氏一族也是传承了千年的修仙家族,其内有着九位筑基修士。
虽说此界千年不算长,但那是对于有机会求道的那些人来说的。
这里的修炼分为练气、筑基、紫府、金丹、元婴、化神、合体、渡劫、大乘九个阶段。
练气期是修炼的基础阶段,修炼者吸纳天地灵气,在体内凝练成真气;
筑基期则是进一步稳固根基,为后续修炼打下坚实基础;
金丹期时,修炼者将体内真气压缩成金丹,是实力的一次巨大飞跃;
元婴期可修炼出元婴,元婴能离体战斗,大大增强修士的实力,修成元婴,若身死可夺舍重生;
化神期开始感悟天地规则,对法则之力有初步的领悟;
合体期是肉身与元婴融合,使实力更上一层楼;
渡劫期需要经历雷劫等考验,成功渡过才能进入大乘期;
大乘期的修炼者已经非常接近仙人境界,随时可能飞升更高级界域。
李家除了有好几位筑基修士之外,还有前往了府城第一院玉成学院的学子,也是李家最出息的最年轻一辈嫡长子。
这李家平日里处事也算公正,与镇上其他家族之间多有联姻,是以镇上各势力间也算和睦,这镇上便一副繁荣景象。
东市是完完全全的修士坊市,所卖货物皆是修士所用,交易所用为灵石,凡人无故不得入内。
西市是修士与凡人混杂区,修士所用有之,却是需要一双好眼,凡人所用更多,交易所用为银两铜钱。
西市临近一条河,名为青川河,为一条运河,南起云州,北至洛川,常有商船行其上,时常会找一些力工卸货。
此时寒父、寒母便来到了这西市码头上,实在是没什么活招人。
可连这卸货的活儿都多的是人抢着干。
他们夫妻二人,瘦骨嶙峋,压根就抢不上。
之后不甘心又在镇里转了转,还是没有,便回去了,也是实在饿得慌。
回到家中,见家里整洁干净,几姐妹却不在家中。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担心大女儿想不开,刚想出去找。
便见门口四姐妹挎着篮子进家门。
他们家是有院子的,矮墙院子,不大,十多二十尺见方,还是当初分家建的。
寒父寒母见大女儿没事,而且明显状态好多了之后终于放下了心。
走上前去边接过篮子边道:“你们这是上哪儿去了,回来就没看见个人。”
篮子里是四姐妹上山寻摸的一些吃食。
当然这全都靠寒大丫,寒大丫回道:
“去山上看了看,这里没下雪,山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些什么。
找到些小根菜,苦菜,马齿苋这些。
还有就是原主记忆里能吃的,像这个红毛薯,火焰菜这些。”
寒大丫边说边扒拉。
寒三丫接着道:“我们还去找了些干草,铺在院子里晒着了,晚上垫在床上应该会暖和些。”
寒母接过篮子边走向厨房边道:“还好你们有些收获,镇里啥工作都找不着,唉,我先去做饭。”
四姐妹相互对视一眼叹口气便也跟着去给寒母打下手。
不一会儿,饭菜上桌,几人沉默吃着,却各自在脑海里进行着风暴。
吃完后几人也没急着收拾,还是寒母先出声:
“不然我还是先在家里把菜种起来吧,上山上看看能不能移植什么菜回来。
这里不怎么缺粮,山上好好找找应该还是能找到些的。
再就是看看其他邻居那里有没有什么种子或者白菜萝卜之类的。”
活都活不下去了,就别管什么人设不人设的了。
再说原主也就是好吃懒做不会过日子,可没祸害村里人,寒母心里如是想着。
寒母的提议取得全票通过。
这时寒三丫也提出建议:“我觉得我们可以烧些碳取暖。
就是那种耐烧的碳,也可以做人情跟邻居交好,就说是别人教的。”
这里凡人取暖都是自家烧柴留下的碳,那种碳燃烧太完全,取不了多久的暖。
况且是修士遍地的世界,修士来无影去无踪,一个人突然会了点东西也不算什么多奇怪的事。
自寒三丫提议以后,其他几人都一脸怀疑,寒三丫赶在他们问之前从实招来:
“我看视频知道的方法,我也没试过,但是原理确实是懂,就算不能一次成功,多试几次我总能做出来。”
寒父等人听至此处,对于此提议自然无可无不可,反正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破屋塞满。
就这样,寒大丫、二丫和四丫跟着寒三丫烧炭。
寒父后来打算上山砍些竹子、木头做些箱柜、簸箕之类的家用物件儿,当然,也帮闺女们砍些木头回来烧炭。
接下来的几天,寒父每天都会到镇上走一遭。
寒四姐妹每天都上山逛一逛,不是寻摸吃的,就是捡拾柴火。
寒母则跟周围邻居借了不少种子种菜,总有这个季节种也能活的菜。
周围的邻居跟寒父寒母挨边住了二三十年,头一回见他们这样勤奋,纷纷觉着他们坚持不久。
但转念一想其实头十来年这寒氏夫妻二人也不至于这么懒,不会过日子。
可他们也不记得什么时候起就成了后来那副样子,现在竟又好了起来,只希望后面不要再变了。
这村里的人沾亲带故,没什么喜欢看人倒霉的极品,大多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寒母这几日除了忙着种菜,还经常去村里跟邻居们唠嗑。
趁着闺女们真烧出来那种两根碳敲击能发出清脆声响的耐烧的碳,送了些给借了种子的人家。
凡是烧了这种碳的人家,无有不喜的,跟寒母关系更亲近了些。
慢慢的,村里富裕些的人会来问寒母买一些,倒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