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猫咪吃鱼吗分享的故事
2018年12月7日,我在青岛市北区某老纺织厂改造的创意园区工作。这栋L型建筑原本是九十年代的女工宿舍,三台德国进口的奥的斯电梯至今仍在运行,轿厢内保留着生锈的更衣柜挂钩——这是当年女工们存放私人物品的设计。
那天我在七楼加班到凌晨1:17分,监控室王大爷特意用对讲机提醒:\"小陈走时把210室电闸拉了,那层跳闸三次了。\"当我抓着热乎乎的拿铁走进电梯,液晶屏突然显示\"超载\",可轿厢里明明只有我一人。
金属墙壁渗出细密水珠,我伸手擦拭时摸到几缕纤维状物质。电梯开始下行,楼层数字却在4楼与5楼之间反复跳动,轿厢缝隙传来类似钢管滚落的声响。这时手机信号格突然满格,自动跳转到1999年的日历界面。
最诡异的是温度变化。我清楚记得当时穿着加绒卫衣,后脖颈却像被塞了块干冰,这种寒冷具有方向性——从右后方45度角位置呈扇形扩散。当我转身查看时,电梯镜面倒影里,那个区域始终模糊不清。
电梯最终停在标着\"G\"层的位置,门外是条从未见过的长廊。墨绿色水磨石地面延伸向黑暗,两侧墙皮剥落处露出暗红色砖块,每隔五米就有个带铸铁栅栏的窗口。我打开手机闪光灯,发现窗台积灰上有半枚新鲜指印,尺寸比成年男性小30%。
约二十米处传来指甲抓挠黑板的声音,但声源定位完全混乱——当我把耳朵贴向左墙,声响却从右后方地板下传来。这时闻到浓烈的84消毒液味道,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就像用消毒水擦洗过的屠宰场。
我打开录音功能后退,录下的音频后来给声学实验室分析,显示存在17khz以上的高频谐波。工程师说这种频率人类无法发出,通常出现在机械故障中,但频谱形态却符合生物声带结构。
退回电梯时,我感觉右肩被施加了约4.5kg的持续压力。卫衣左肩出现五道平行褶皱,送去材料实验室检测,在纤维缝隙发现少量二恶烷残留——这种有机溶剂常用于九十年代纺织车间。
更离奇的是,当我逃出电梯查看监控,录像显示我在空轿厢内不断侧身避让,最后倒退着摔出电梯门。而真实记忆中我始终面朝正前方。
半年后园区改造,工人在电梯井夹层发现1996年女工自杀案的关联物证:
1. 嵌在混凝土里的山茶花发卡(与死者遗物照片相符)
2. 生锈的《女职工安全守则》金属牌
3. 二十余根缠绕在钢缆上的长发,dNA检测显示属于同一人
建筑图纸显示,该电梯井在1997年改造时被拓宽了0.8米。但现场测量发现,实际使用空间比图纸少了1.2立方米——正好是成年女性蜷缩的体积。
如今那部电梯仍在使用,但所有镜面都蒙着黑纱。维修工私下说,钢缆每周五凌晨会自动绷紧,像是有人在反复按压楼层键。上个月消防演练,热成像仪在轿厢顶部拍到持续37秒的低温人形轮廓,室温25c时该区域温度仅8.4c。
市档案馆资料显示,原纺织厂1978至2002年间共有11起失踪记录,其中7人最后出现位置都涉及电梯系统。最让我脊背发凉的是,当年女工们流传的避讳守则第一条便是:\"夜班乘梯,若镜中人多出一位,切不可背对角落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