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夜密议
太行山的夜风裹挟着初冬的寒意,呼啸着掠过独立团驻地。陈长安披着军大衣,站在团部门口,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影出神。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把德国造驳壳枪——这是上次伏击日军运输队时缴获的战利品。
\"团长,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政委赵刚端着一盏煤油灯走来,昏黄的灯光在他消瘦的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陈长安收回目光:\"老赵,我刚收到地下党传来的消息。\"他压低声音,\"阎锡山留在太原的兵工厂设备,明天要经同蒲线南运。\"
赵刚闻言立即挺直了腰板,煤油灯的火苗因他急促的动作而剧烈摇晃:\"消息可靠?\"
\"交通站的同志用命换来的情报。\"陈长安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你看,连车次和押运兵力都摸清了。\"
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12月7日凌晨3时,专列568次,设备三十台,押运日军第23中队及伪军一个连。\"
赵刚的眼镜片反射着灯光,看不清他的眼神:\"团长,这可是块硬骨头。一个加强中队的鬼子,再加上伪军...\"
\"所以才要好好谋划。\"陈长安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我准备请老李他们一起来吃这顿大餐。\"
(2)运筹帷幄
凌晨两点,独立团指挥部的土炕上铺开了一张泛黄的同蒲线铁路图。五个烟枪同时在吞云吐雾,屋子里烟雾缭绕。
李云龙一脚踩在炕沿上,指着地图说:\"要我说,就在黑石岭这段下手。这里铁轨有个急弯,火车到这里必须减速。\"
\"老李说得对。\"丁伟吐了个烟圈,\"而且这地方两边都是山,适合打伏击。\"
孔捷却皱着眉头:\"问题是增援。太原方向的鬼子坐汽车两个小时就能赶到,阳泉的驻军更快。\"
陈长安拿起一根火柴,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所以需要诸位帮忙。\"他看向李云龙,\"老李,你的新一团负责阻击太原方向的援军。\"又转向丁伟,\"老丁,阳泉的鬼子交给你。\"最后对孔捷说:\"老孔,你的新三团机动策应。\"
\"好家伙!\"李云龙一拍大腿,\"你这是要把我们都使唤上啊!\"
\"不白干。\"陈长安神秘地笑笑,\"设备到手后,第一批迫击炮优先给你们三个团换装。\"
这句话像一针兴奋剂,三个团长顿时来了精神。李云龙当即表态:\"就这么定了!我保证太原的鬼子一个也过不来!\"
(3)雷霆出击
黎明前的黑石岭万籁俱寂。陈长安趴在山坡的枯草丛中,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了一层薄霜。他抬手看了看腕表——这是上次战斗从日军军官尸体上缴获的瑞士表——时针指向三点四十分。
\"团长,来了!\"趴在旁边的侦察兵突然低声道。
远处,一道雪亮的光柱刺破黑暗,紧接着是沉闷的汽笛声。陈长安举起望远镜,只见一列装甲火车缓缓驶来,车头前方加装了排障器,后面跟着三节平板车,上面用帆布遮盖着大型机械设备。
\"准备。\"陈长安轻声命令。埋伏在铁轨旁的特等爆破手悄悄拧开了引爆器的保险。
火车头刚驶过标记点,陈长安猛地挥手:\"起爆!\"
\"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预先埋设的二十公斤tNt炸药将铁轨炸出一个巨大的豁口。火车头猛地一歪,带动后面的车厢像醉汉一样东倒西歪,最后侧翻在路基旁。
\"打!\"陈长安的驳壳枪朝天鸣响。霎时间,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独立团战士们同时开火。十几挺轻重机枪喷吐火舌,子弹如暴雨般倾泻向翻倒的车厢。
(4)血战车厢
硝烟中,陈长安亲自率领突击队冲向列车。一个满脸是血的日军士兵刚从车窗爬出来,就被他一枪撂倒。
\"二排封锁车头!三排清理尾车!\"陈长安踹开变形的车门,迎面撞上一个举着军刀的日军军官。两人几乎同时开枪,陈长安感觉左臂一热,但对方的脑袋已经开了花。
车厢内一片混乱。翻倒的设备箱砸死了好几个鬼子,幸存的正试图组织抵抗。一个日军机枪手架起歪把子,刚打出半梭子子弹,就被神枪手王喜奎一枪爆头。
\"手榴弹!\"随着一声呐喊,十几颗手榴弹从各个窗口飞进车厢。连续的爆炸声中,鬼子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战斗进行到四十分钟时,一营长满脸硝烟地跑来报告:\"团长,大部分车厢已经清理完毕,但中间那节装甲车厢久攻不下!\"
陈长安眯眼望去,只见一节加装钢板的特殊车厢横在铁轨上,十几个日军依托射击孔负隅顽抗,已经打伤了七八个战士。
\"用火攻!\"陈长安当机立断。很快,战士们搬来事先准备的煤油,浇在棉被上点燃后扔向装甲车厢。熊熊烈火中,几个浑身是火的鬼子惨叫着冲出来,立刻被打成筛子。
(5)分秒必争
当最后一挺日军机枪哑火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陈长安看了看表——五点二十分,比预计的清扫时间慢了二十分钟。
\"立即搬运设备!\"他抹了把脸上的血迹,\"通知各阻击部队,我们得手了!\"
早已等候多时的民兵和老百姓如潮水般涌来。县大队长王老栓带着两百多青壮年,两人一组地拆卸设备。妇女救国会主任李秀英领着妇女们送水送饭,照顾伤员。就连儿童团的孩子也来帮忙搬运小零件。
\"陈团长,这台龙门吊太重了!\"王老栓擦着汗喊道。
陈长安快步走过去,发现这是一台足有五吨重的重型设备。他略一思索:\"拆解!把底座和立柱分开运!\"
正当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时,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阳泉方向的鬼子突破丁团长第一道防线了!\"
陈长安心头一紧:\"还有多少设备没搬完?\"
\"至少还要两个小时!\"
\"通知丁伟,无论如何再坚持两小时!\"陈长安抄起一挺轻机枪,\"警卫排跟我来,去支援老丁!\"
(6)生死阻击
在距离铁路三公里的山梁上,丁伟的28团正与日军一个大队激战。
\"老丁!情况怎么样?\"陈长安猫着腰跑到丁伟身边。
丁伟的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哑着嗓子说:\"狗日的小鬼子疯了,连续冲锋了五次!老陈,设备搬得怎么样了?\"
\"还需要时间。\"陈长安架起机枪,一个点射撂倒两个正在冲锋的鬼子,\"我带人来帮你!\"
战斗进入白热化。日军调来92式步兵炮,炮弹不断在阵地上爆炸。新三团的一个连几乎打光了,丁伟亲自带着警卫排顶了上去。
\"老丁!李云龙派援兵来了!\"陈长安突然指着远处喊道。只见山路上,孔捷的新三团正快速机动过来,很快在日军侧翼发起攻击。
三支部队合力之下,终于打退了日军的这次进攻。陈长安看了看表——七点整。
\"报告!所有设备搬运完毕!\"通讯兵带来了好消息。
丁伟长舒一口气:\"总算没白忙活。\"
(7)胜利转移
当日军增援部队终于突破重重阻击赶到黑石岭时,只看到一片狼藉的现场。翻倒的车厢还在冒烟,所有值钱的设备不翼而飞。带队的大佐气得拔出军刀,一刀劈在车厢上。
而在二十里外的山路上,一支绵延数里的运输队伍正缓缓向根据地前进。陈长安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回头看看那些用骡马驮运的宝贵设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团长,这下咱们兵工厂可要鸟枪换炮了!\"赵刚兴奋地说。
陈长安点点头:\"等这批设备安装好,月产五十门迫击炮不是问题。\"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喊道:\"通讯员!给总部发电:'礼物已收到,不日将回礼'!\"
(8)军工腾飞
一个月后,扩建后的兵工厂焕然一新。崭新的厂房里,车床轰鸣,炉火熊熊。工人们正在加工第一批自制迫击炮的零部件。
陈长安亲自监督第一门炮的组装。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到位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试炮!\"随着一声令下,这门标着\"1941年1月造\"的82毫米迫击炮发出怒吼,炮弹准确命中八百米外的目标。
\"成功了!\"工人们欢呼雀跃。
陈长安抚摸着还带着余温的炮管,对身边的赵刚说:\"老赵,这只是开始。等我们的炮弹量产了,我要让鬼子的每一个炮楼都尝尝挨炸的滋味!\"
夕阳西下,兵工厂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一颗军工新星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