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朱雄的样子,显然是没有打算轻易了结此事。
“还能怎么办?”
“我现在只盼望朱雄恨的是你们两个,而不是我们整个徐家。”
“归根到底,这都是你们造成的祸端。”
徐辉祖一脸失望地说。
徐膺绪两人的脸色变得惨白,此刻的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是好,甚至已经预想到可能成为什么样的笑谈。
第二天!
应天城,靠近城门之处。
禁军为前导,上万禁军士兵在城内城外严密守卫。
而在城门前,一个身着太子礼服的身影正伫立等待。
很多围观的老百姓看到他时,目光中流露出尊敬之意。
当朝太子亲临城门等候,显然有非同寻常的大事发生。
“太子殿下是在等人吗?”
“不清楚,但能让太子殿下亲自等候的人,一定是大明的重要大臣。
或许是从北方战场凯旋的将军?”
“有可能。”
“也许是皇上特意下旨褒奖的朱雄将军吧。”
“我大明最年轻的将军,他的事迹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了。
真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
“听你们这么一说,要是真的是朱雄将军的话,我就想再多待会儿看看热闹,观察一下我们大明的战神究竟有何不同。”
“被誉为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的确让人感到好奇。”
“击破北元朝廷、斩杀北元皇帝,这战功听着就让人震惊,成果远胜过评书中的传说。”
“我听说不止北元皇帝,当时给大明制造诸多麻烦的北元丞相王保保,也是被朱雄将军亲手杀死的~。”
“哈哈,朱雄将军真可以说是北元的克星,我大明的战神,有他在,以后大明不必再担忧北疆的骚扰……”
看着站在城门口肃立等待的朱标,围观的民众纷纷议论起来。
随着消息扩散,城里城外聚集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一句话。
无论身处何时代,华夏民族有一个共同特性:爱看热闹。
不管是市井街巷还是繁华市场,只要有情况发生,总会围得水泄不通去看热闹。
这时。
在应天城前面。
一阵蹄声传来。
一直在等待的朱标也开始有所动作,向前远眺望去。
几百骑正在迅速朝着京城奔驰而来,为首之人,穿着紫色花卉鳞甲,在众人中间显得异常显眼。
踏入京都晋见。
朱雄自然要以最完美的姿态觐见皇上。
这套紫花鳞甲象征将军荣誉,同时也体现了皇恩浩荡。
“将军,前方就是应天城,我们大明的京城。”
“有生之年能来到大明都城,此生无憾啊。”
“不愧是我们大明的都城,仅仅看外面,就觉得威严壮丽无比。”
朱雄身旁,陈权、萧汉等人激动地谈论着。
看着越来越近的京城,每位随从将士内心都非常兴奋,不只是他们,朱雄亦是如此。
一个国家的首都。
大明帝国的心脏之地,这是当初重生后朱雄就一直渴望目睹的地方,如今终于如愿。
当他望见前方的朱标时,朱雄心中其实也怀揣着一丝不安。
当年初入军队参战,他见到的第一个历史上的人物是张玉,接着则是威名远扬的明成祖朱棣。
而如今...
此刻,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映入眼帘,更是一位让无数人感叹唏嘘的历史人物。
他从小就被当作重点培养的对象,他的父亲毫无保留地投入心血栽培他,将极大的权力赋予他,就像托付给最信赖的人一般。
他在朝廷中赢得了臣子们的敬重,也获得了兄弟们的认可。
毫不夸张地说,朱标堪称历代以来最优秀的皇太子。
然而命运弄人,或许是苍天忌惮他的才华,朱标最终不幸早逝。
如果按照原本的发展轨迹,朱元璋退位后把皇位传给他,那无疑会是一次最为理想的过渡。
遗憾的是,最后即位的却是那个优柔寡断的朱允炆,他的种种失误不仅逼反了亲叔叔,还直接引发了靖难之役。
因此,朱标被许多人看作是历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皇太子。
“原来传闻是真的啊。”
“朱雄真的如此年轻?而且外貌并不像传统印象中的粗犷,反而格外俊美。”在朱雄下马瞬间,朱标便投以仔细审视的目光,内心对他也有着一丝惊叹——这位看起来并没有特别高大威猛的青年将领,竟然是屡建奇功、甚至深入北元王庭斩杀其皇帝的存在!
其实当很多人亲眼见到朱雄之后,都会觉得跟他们预想中的形象有很大差距。
大家原本以为,战场上的骁将必然是虎背熊腰、满脸横肉、手膀比普通人腿还粗壮的那种悍勇模样。
然而实际呈现在眼前的朱雄,却展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俊朗气质。
要知道,在参军以前,朱雄每日生活简单朴素,不过是经营一家小酒馆,根本无需操心什么家国大事。
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位典型的文弱书生,看起来羸弱不堪。
但经过战场上长时间血与火的洗礼后,如今的他已经脱胎换骨:皮肤晒成健康的古铜色,体魄强壮了许多,从原先那个看似风吹就倒的小生形象彻底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英气与威严感的军人。
看着眼前这个人,朱雄心里暗暗思忖:“不知道眼前的朱标是不是真的和历史上描写得一模一样呢?”表面却仍然庄重地走向前去。
待走近朱标身旁时,
“臣朱雄拜见太子殿下!”朱雄高声说道,随即就要单膝跪下行礼。
不料朱标快步上前将其搀扶住:
“朱雄,哈哈!这一年来啊,你的名字不仅时常出现在我的战报中,连身边大臣提起也多如繁星。
现在终于得以相见,果真气宇非凡。
我朝能有你这样出色的年轻战将,真是国家之幸啊!”
说着,朱标紧紧握住了朱雄的手臂,满面慈祥而欣慰。
朱雄连忙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应答道:
“殿下实在抬爱,居然亲自出城门迎接臣,实在惭愧不已。”
毕竟,即使在这时代里历经多次转世重生的朱雄,即便从前只是在安沙镇摸爬滚打的小混混,但在祖母和林伯多年的教诲熏陶之下,他也早就明白了如何察言观色,并懂得了一套为人处世之道——简而言之,就是所谓的见机行事。
今天面对堂堂太子殿下这种级别的高位者,他更是谨小慎微生怕有所闪失。
只见朱标仍旧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卿乃是国家栋梁之材,孤一人来迎接你已经非常合情合理,就算整个朝廷倾巢出动也完全配得上。”
“或许你还不清楚,你在北境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至少能够让那边边疆数年甚至十年无忧无患。”
“那里长期以来都是战火不断、边民受苦的地方。
但正因为你的努力,我们的北方边疆才得享安宁多年。
这,便是莫大的功劳!不仅仅是我要感谢你,北疆的百姓要感谢你,甚至连皇上也要感谢你的付出!”朱标神色严肃地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说到这一点,绝对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流露。
“朱标不愧为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太子,他的仁德、谋略与权力掌控皆堪称楷模。”朱雄静静聆听朱标的言语,心中也由衷感慨不已。
短短数语之间,朱雄便深切感受到了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的非凡之处。
若是以现代词汇来诠释,这每一句话都堪称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其中暗含拉拢、赞美以及恩赐之意。
这种手段,大概便是所谓的驭人之术吧。
“臣职责所在,不敢或忘。”朱雄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神情庄重地回应道。
随后,太子朱标转向随行的众将士说道:“各位将士一路辛劳,功不可没。”
他又宣布道:“我已命人在禁军营中准备好了犒赏宴席,以感谢你们舟车劳顿、奋勇向前。”接着,他望向后方等待指令的五百亲卫,补充道:“爱卿们也可同去享用。”
亲卫队闻言纷纷下马,齐声叩谢道:“臣等谢过太子殿下!”
接着,朱标转而对身旁的禁军将领交代道:“你带他们前去安排好一切。”
“臣遵旨!”禁军将领立刻拱手应命,领令而去。
处理完这一切后,朱标展颜一笑,伸手挽住朱雄的胳膊道:“朱卿,请与孤一同入宫前往奉天殿,皇上和诸位大臣都在那里等着与你相见呢。”
“臣遵命。”朱雄自然不敢推辞,只能跟随朱标一起向着皇城深处迈步前行。
待踏入应天府繁华街市之时,路旁站立着更多的皇家禁军守卫。
而在这些威严的战士之内侧,则站满了前来围观的平民百姓。
不远处还有一辆由九匹骏马拉动的华丽銮驾正安静停驻,那是整个大明朝仅有皇帝与太子才有资格乘坐的皇家仪仗,彰显出至高无上的天子权威。
刚进入城门不久,数万百姓的目光立即聚集而来。
而且越往里走,人群越发密集。
作为大明王朝的核心所在,应天城拥有接近百万的人口,繁荣程度堪称空前绝后。
然而,对于如此众多的关注目光,朱标却丝毫不显慌乱,反而是极为自然地抬起朱雄的手臂,高声向所有人宣告:
“同胞们、乡亲父老们!今日,我们迎来了为国家立下丰功伟绩的大英雄凯旋归来!”
“这位就是统帅三军、荡平北元政权的大功臣——朱雄将军!”
“他亲手斩杀了敌国宰相和敌主,并彻底摧毁了对方朝廷!是真正让大明北部疆土得以平安的伟大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