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如你所说,那我就允许你继续统率部队,而且授予你直接统领麾下将士的大权,不需要受藩王管辖,直接听令于我。”
“倘若你说错了,你就安心给我待在京都,乖乖履行兵部侍郎之职。”
“赌注时间限定为一个月。”
“怎么样?敢不敢应战?”
朱元璋笑眯眯地说着。
“不知皇上此话是否当真?”朱雄顿时提起了兴趣。
他对历史了如指掌,因此十分笃定朵颜三卫必然会发动一场叛乱,随后才会彻底臣服。
“朕言出必行。”朱元璋满意地一笑。
“臣应下这个赌约。”朱雄毫不犹豫地答道。
“好,小子,可别后悔啊。”
“你就安心留在京城,等太子回来后,朕再给你个惊喜。”朱元璋开怀地大笑,看起来对自己的胜算胸有成竹。
就在这时,蒋职神色慌张地踏入议政殿。
“启禀陛下,出事了!”
蒋琳径直跪下,神情庄重。
“何事?”
“是不是老二那厮又不服管教?”
“一会儿朕传他来,好好教训一顿。”朱元璋眉头一皱。
“我们绝对不容忍背叛之后再反悔的行为。”
“朵颜三卫已无存在的必要。”
“他们只能做奴隶。”
朱元璋眼里充满决绝地下了论断。
“陛下英明。”蒋琥立刻附和。
“由北平调来的五万大军,如今到哪里了?”朱元璋强压着怒火追问。
“回陛下,兵部报告说十天之内北平军队就可以到达大宁。”蒋琳答道。
“让驻守大宁的将军坚决守住城池。”
“命令北平军加快行军速度。”朱元璋语气沉稳而严厉。
“臣领旨!”蒋琳随即领命。
然后
朱元璋把目光移向朱雄,目光复杂:“朱小子,你真的下定了决心?不去都城安安稳稳的待着而是要奔赴战场?”
“陛下,我已经决定。”
“杀敌立功,这是每一个明朝男儿的本分。”
“我朱雄定要在战场上清除所有威胁我大明的敌人,誓死报效国家。”朱雄站起身,坚定地朝朱元璋深深一拜。
“不是秦王,而是北疆的大宁出事了。”蒋琥立刻回应。
“北疆?大宁?”朱元璋一怔,下意识看向朱雄。
“大宁能出什么事?”朱元璋急忙问道。
“朵颜三卫造反,杀掉了朝廷派去的官员,并兴兵攻打边境,杀了众多百姓。
三卫兵力超过十万,如今边关将士正在组织防御,然而仅有三四万人马,恐怕难以长久支撑。”
“边境火急,请陛下速作决断,派兵支援。”蒋职语气沉稳。
“什么?”
“三卫造反?”
“敢屠戮我朝子民?”
听到这些话,朱元璋先是勃然大怒,接着便呆住。
因为他刚刚的猜测完全被验证了——孙子提到的大宁必将有战事,果然是出自已被招安的朵颜三卫之手。
“朱将军,这是人能办到的吗?”
“居然真的预料到了?”
旁听的王景弘也惊讶不已。
刚刚立下赌约时,他还觉得朱雄输定了,不可能斗得过老谋深算的朱元璋。
然而此刻,赌约才刚刚成立,还不到六十息时间,蒋璃就送来了紧急消息。
如果朱雄一直在大殿里,没离开过,那么这绝非事先串通好了。
“这消息刚到,你是不是告诉朱雄了?”
朱元璋回过神,疑惑地看着蒋琥。
“臣接到兵部急报便立即上奏,并未与朱将军有任何接触。”蒋琥满脸疑惑地抬头,显然不明所以。
一旁的朱雄虽然表现平淡,眼中却闪过一丝喜色。
这场赌局,他已经赢了。
“原以为还能撑一个月,没想到转瞬之间就发生了。”
朱元璋挥手示意,“去,把宁王找来。
快去!”
“臣领旨。”蒋琥拜谢后迅速退下。
待此事落定,朱元璋才转向朱雄,略显尴尬地笑道:“得了,你不装着了吧?朕知道你开心。”
朱元璋显然心里很不舒服,本来胜券在握,不料瞬间输了,甚至都没喘口气的机会。
他忍不住怀疑:会不会是蒋琥提前透露的消息?
“陛下。”
“这次臣可以坦然去大宁赴任了。”朱雄向朱元璋郑重一揖。
“去吧去吧!”
“朕让你享点清闲,你倒还不愿意?”朱元璋带着几分愠怒地挥挥手。
“陛下,愿赌服输啊。”
“可不能反悔哦!”朱雄见朱元璋并无意动怒,当即哈哈一笑。
“谁说朕想反悔?”朱元璋佯装生气。
“你说说看,你怎么预先知晓朵颜三卫会造反?”
“这本是毫无预兆之事。”朱元璋满心疑惑地追问。
“很简单。”
朱雄抬起头,神色间满是自信,正欲开口作答。
“且慢。”
“等老十七来了你再讲吧。”
“他是宁王,日后要驻守大宁,你将来也少不了与他并肩合作。”朱元璋挥手示意朱雄暂时停住。
“遵命。”
朱雄不再多言。
片刻之后,
议政殿外响起一阵急促脚步声。
蒋琳领着朱权踏入议政殿中。
“禀皇上,宁王殿下已到。”蒋琥躬身施礼。
宁王朱权跨步入殿,立即朝朱元璋叩首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朱元璋随手摆了摆,威严冷酷尽显。
唯有王景弘能够深刻领会他性情之变。
面对朱雄时,他温和慈爱;对待太子朱标同样如此。
但其余之人,在他面前皆如蝼蚁般渺小可卑,甚至令人望而生畏。
朱权扫视坐于一旁的朱雄,目光闪烁却未多语,只是恭敬地看向朱元璋,“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蒋琥,你来告诉他是何要事。”朱元璋道。
“回宁王殿下。”
“大宁爆发战事,朵颜三卫叛乱,杀害我大明百姓,并攻破我数座城池。”蒋琥迅速回复。
“朵颜三卫造反?”
“这绝无可能。”
“前年他们才刚刚归附我大明,况且我大明对他们恩惠甚厚,他们岂敢有此举动?”朱权惊诧不已却又困惑重重。
“殿下,此时不是考虑他们敢或不敢的问题,而是他们已然实施了此暴行。”蒋琳冷静答道。
“父皇。”
“是否应令儿臣即刻出发赴大宁镇守局势?”
“身为大明藩王,这理当是儿臣分内之责。”朱权义正辞严地说。
“在蒋琥通报大宁战况前,我和朱雄曾经有个赌约。”
“我安排他留在都城担任兵部侍郎,然而他偏要奔赴战场。”朱元璋带着些许嫉妒与懊恼说道。
言语之间隐约透露着不满情绪。
“朱将军,你也真是辜负了父皇的一片苦心啊。”朱权微笑以对朱雄,心中却暗自佩服。
能拒绝这份荣宠殊为难得。
也难怪朱雄短短一年就由基层士兵升至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之职。
“皇上的安排固然是好意,但我渴望同袍战友共度难关,向往和兄弟们一起冲锋陷阵杀敌,而非久居于安乐的都城。”朱雄淡然回应。
“那父皇与朱将军之间具体赌了什么?”朱权又好奇询问。
“他就硬说大宁即将发生战事,我不信,遂同他下了这个赌约。”
“没过多久,蒋琥就进宫报告大宁确实有了战况。”朱元璋不悦道。
闻此,朱权怔住,蒋琥亦愣在当场。
“怪不得先前皇上问那个问题呢,原来是因朱雄所言。”蒋琳心中恍然大悟。
“朱将军,莫非你是神仙不成?”
“竟然提前断定大宁将有兵变?这又是凭什么做出如此判断?”朱权一脸震惊地继续追问道。
朱雄面带笑意地缓缓道出原因:“因为北元的覆灭。”
“北元都被你打得溃不成军,皇帝都已经殒命了,还会影响到遥远的朵颜三卫吗?”
“即使当初北元皇帝活着,王保保仍在时,朵颜三卫对我大明也不敢稍有过分之举,而今北元覆灭,他们怎敢轻举妄动?”朱权仍迷惑难解。
朱元璋默默观察着两人交谈的全过程。
说实在的,他也觉得自己对当下的局势有些迷糊了。
“陛下应该清楚,北元如今已经分裂成了三股力量。
其中鞑靼继承了往昔北元的主要权势,成为三者之中最强的一支,朵颜三卫自然就成了鞑靼极力拉拢的目标。”
“以前北元虽然名义上还在,但实则早已名存实亡,很多大部落各自为政,无法联合一致。
但现在三分之下的北元,鞑靼反而可以展现不小的力量,并且也足够对朵颜三卫产生影响力,利益当前,必能左右局势。”
“这就是其中的关键原因。”朱雄笑着说。
“原来是这样啊。”
“这一定是那个鬼力赤搞出来的花样吧。”
朱元璋恍然地点点头,但紧接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杀气腾腾。
这份决心在赴战,在杀敌,在报国的精神全都写进了他炯炯的眼神里。
“好,就让你遂心所愿。”
叹了一口气后,朱元璋毫不犹豫拿出一道空白圣旨提笔书写下来,还加盖了大印。
“此份圣旨授权你全权统领从北平调出的五万大军,不受藩王掣肘,直接由朕调度指挥。”
“另外你的部队名字你就自己来想吧,日后以你的取名为旗号就好。”朱元璋挥了挥手,王景弘赶紧接过圣旨递给了朱雄。
“臣必定不让陛下失望!”
朱雄激动地接过圣旨。
然而当听说五万精兵不隶属任何藩王时,一边的朱权眼底流露出惊讶与困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