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王家人可真行啊!自家儿媳妇难产,差点就一尸两命了,还好有那位小神医出手相救,才保住了两条性命。
结果呢?人家小神医辛辛苦苦地治好了人,现在都准备走了,你们居然连一点表示都没有!这像话吗?
再说了,人家小神医不仅医术高明,心地更是善良,竟然还带来了一支百年的人参!
光这支人参,那价值起码就得有一千两银子吧!你们倒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别人的救命之恩和如此贵重的礼物,却毫无感恩之心,简直就是不知好歹!
瞧瞧你们王家这副德行,脸皮比城墙还厚,简直厚到没边儿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我母亲拿出那么多钱来给小神医当作谢礼,那可是我们姜家的心意,跟你们王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们少在这里痴心妄想,打那些歪主意!这个锦盒里装着的谢礼,只能代表我们姜家对小神医的感激之情,与你们王家毫不相干!”
姜家大嫂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让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
就连沈星瑶此刻也不禁好奇起来,不知道接下来王家人会作何反应。
只见沈星瑶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站在离人群不远的地方,缓缓转过头去,目光落在了王家人身上。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王念卿早已羞得满脸通红,宛如熟透的红苹果一般。
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满含泪水,可怜巴巴地望着沈星瑶。
毕竟,她自己也是王家人,如今姜家大嫂这般痛斥王家人,自然也将她包含在内了。
王母心里头一阵慌乱,暗自思忖着自己刚刚确实存了那样的念头。
她原本琢磨着,对方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医者罢了,顶天了能赏个千把百两银子就算不错啦。
哪曾想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似的,真恨不得立马寻个地缝一头扎进去躲起来才好呢!
此刻,王母那原本白皙的面庞瞬间涨得通红,就好似熟透了的苹果一般。
她强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着姜家大嫂讪讪地解释道:
“哎呀呀,瞧您这话说的,我们王家岂会是那般小气之人呐?实在是方才有些忙乱,这不还没顾得上安排嘛。”
话音刚落,王母赶忙转过头去,对着站在身后的嬷嬷吩咐道:
“快些去我房中取两千两银票,还有我的那些首饰一并取过来!动作要快!”
那嬷嬷闻令不敢怠慢,应了一声之后便匆匆转身离去,一路小跑着直奔王老太太所住的院子而去。
“哼!简直是不知羞耻到了极点,居然还意识不到自己有多丢脸!
我的妹子岂能继续留在如此肮脏龌龊之地!那岂不是拿性命开玩笑嘛!
夫君啊,咱俩赶紧进去,把妹子给带回家里好好调养身体。”
姜家大嫂怒气冲冲地说道。
之前听婆婆说过打算将小姑子接回自家休养,所以这会儿她心急如焚,火急火燎地指挥着自己的丈夫——姜赫阳,赶忙进入产房施以援手。
“行嘞,媳妇,咱这就进去把溪儿和小外甥一同带回家。”
姜家大哥应声道,随即便大步流星地朝着产房走去。
而此时,一直远远观望着这一幕的沈星瑶心中暗自思忖:
这位姜家大嫂当真是个妙人啊,正直善良、心直口快且性格豪爽,像这般真性情的女子实在难得,确实值得深交一番。
然而就在这时,王老太太却坐不住了,眼见着姜家人要来把姜氏接走,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可要是连自己的宝贝孙子也一并被带走的话,那她可真是没法活啦!
于是乎,她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扯着嗓子大声嚷嚷起来:
“哎呀呀,不行不行!你们这么干,叫我们老王家以后还怎么见人呐!
再说了,这孩子可是咱王家的亲骨肉、嫡亲血脉啊!”
“对,你们绝对不能带走我的儿子!”
就在这时,王念章也紧紧跟随着他母亲,扯着嗓子高声叫嚷起来。
只听一声怒喝传来:
“我倒要看看,今天你们谁敢拦住我们!别以为你们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姜家带走自家女儿就算完事了,现在连我姜家女儿所生的孩子,我们姜家都要一起带走!”
伴随着这声怒吼,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者正迈着大步,气势汹汹地从门外径直走入这个院子之中。
“父亲,您……您怎么来了?”
姜家大哥姜赫阳一脸惊讶地望着这位不速之客,失声叫道。
没错,此人正是姜家家主——姜启山。
原来,他刚刚处理完繁忙的公务后,就马不停蹄地匆忙赶来此处。
姜启山刚刚走到她们面前,便有条不紊地对身旁的嬷嬷吩咐道:
“快去将房间里的被子取来,要两床厚一些的垫在马车之上,然后再去弄个汤婆子放在褥子里。”
他生怕女儿会因为坐马车而着凉,进而落下病根。
那嬷嬷得了指令,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转身向着姜氏的卧室快步走去。
不多时,她便抱着两床厚实柔软的棉被走了出来,径直走向停放在门口的马车。
此时,姜家老太太正站在姜启山身前,将女儿和外孙子如何被小神医所救之事详细地讲述给他听。
姜启山专注地倾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表示明白。
待老太太说完之后,他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沈星瑶身上。
只见他面带感激之色,朝着沈星瑶拱手一礼,郑重其事地说道:
“沈小神医,今日老夫实在是无暇与您多叙,家中尚有诸多要事亟待处理。
不过请放心,待过些时日,老夫必定亲自登门拜谢!”
沈星瑶微微一笑,轻轻颔首作为回应,并未多说什么客套之语。
就在这时,王家的嬷嬷匆匆走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原来,这是按照老太太先前的吩咐准备好的银票和首饰。
嬷嬷恭恭敬敬地将木盒递到沈星瑶面前,沈星瑶伸手接过,轻声道了一句
“多谢”
随后便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出了王家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