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听到金煜加十两,她马上猜到金煜的出价竟然是一百两,超乎自己的估值,心脏怦怦跳。她按捺住心中的狂喜,故作镇静:“好吧,反正今后我是要赎回来的。”
金煜拍一下桌子,“成交。”
他抱起花瓶,左看看右看看,十分痴迷,爱不释手,还装模作样地轻轻地吹一下没有的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且说漏了嘴:“莲心啊,你没见到上次那个宝贝,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宝贝,我对着古籍,研究了整整一宿。”
说完,就拍了一下自己嘴巴。太沉不住气了。不会露馅吧!不过,也没啥,当票在手,古连翘要觉得有啥问题,赎回去就是了。
金煜话音一落,古连翘就明白了。
上次的花瓶当了十五两银子,是被金煜坑了。今日幸亏莲心在场,否则,还要吃亏。不过,不怪金煜,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她不动声色。
她想给金煜留面子,毕竟金煜也算是给自己救了急。
上次那花瓶,在期限内多给金煜五两,赎回来就是,也不亏。
连翘也决定不当那幅画了。因为,眼下的工钱、建材款项、孩子们的学费,以及日常开销一百两银子够了。
莲心跟金煜熟,说,“真不待见你这占便宜的样子,赶紧的,给银子啊!公子还等着呐。”
“好。”他答应着并叫了声“小蓝。”
小蓝进来,点头哈腰地站在抱着花瓶的金煜一旁。
二人嘀咕一阵。
然后,小蓝走到连翘一旁低声说:“古捕快,一百一十两,如何付你?”
连翘早想好了:“五张二十两银票。九两现银,一千文铜板。”
“您稍等。”
不一会儿,小蓝进来,把当票、五张银票,还有一包现银和铜板交给了连翘,“古捕快点清楚,出门不认。”
连翘点清楚后,签了字,把当票和银票揣在怀里,拎着现银和铜板站了起来,朝着金煜和莲心拱手“多谢金老板成全,多谢莲心帮助。后会有期。”
金煜和莲心颔首。
翠姑见连翘空手出来,知道已经成交。她也不问,她知道,做下人要懂规矩,不该问的就不问。虽然自己很想知道。
太阳西斜,二人匆匆往回赶。
路过“陆府”,连翘停下了脚步,对翠姑说,“咱们进去瞧瞧。”
叩门后,出来一个门房,问她们找谁。
连翘说“我们要见先生,是送学生来念书的。”
门房叫他们稍候,他先去通报一声。
不一会儿,门房就来引她们进去,绕过影壁,穿过花园和水池,到了书房。
门房通报后就离开了。
书房里贴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长案桌旁坐着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先生。
连翘和翠姑上前行礼:“叨扰陆老先生,欲送两个五岁孩子来念书。请老先生成全。”
陆先生盯着连翘和翠姑看了一会儿,说,“学生没来?我要见了学生才能决定教不教。”
见她们不解的样子,陆先生道:“我要当面看看学生有没有读书的潜质。如果没有,就不必学了,免得你们花了钱打水漂。如果可以,明日正好是吉日良辰,立即行拜师礼,正式入我师门。”
“那我们明天送学生过来,请陆先生面试。请问学费是多少?”连翘很高兴。陆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却很直率,一点不迂腐。
“一个学生一年十两。”陆先生说。
从陆府出来,连翘边走边想,这里分明不是私塾,而是一处府邸。看那老先生像是朝官出身。是学富五车,着作等身之人。今天没有被轰出来,说明人家不是趋炎附势、拜高踩低之流。这样的先生不能错过。
翠姑说,“一年十两,真心上不起,先生,咱们换一个私塾学吧。。”
连翘说,“不能换,这不是银子的问题,明天一早就送铁蛋和小枣过来面试。”
二人回了小院,工匠们还在干活,翠姑把连翘交给她的定金付给了牛师傅,说好完工后再付一半。
连翘把小枣和铁蛋叫到屋里,对他们说,“明天送你们去念书,你们愿意去吗?”
小枣先把手举起来:“愿意!”
铁蛋却不吭声。
连翘知道他在想什么,心疼地看着他。小小年纪,心思咋那么重啊?
她说“铁蛋,你先去看看,不喜欢咱就不去。就回来,行不行?
铁蛋看着自己的脚尖,小声回答:“好。”
次日清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连翘与翠姑领着铁蛋与小枣,心怀忐忑地步入了陆府。
小枣生性活泼,好奇地四处张望,而铁蛋的小手紧紧拽着衣角,拘谨又紧张。
门房引他们到厅堂等候。
不一会,陆老先生出来。
连翘和翠姑跟陆先生施过礼,又叫铁蛋和小枣跪下磕头。
陆先生俯身叫他们起来,问道:“你二人可愿随我读书识字?”
初见陆先生,小枣却不认生,抢先答到:“愿意!我愿意读书!”
铁蛋一会儿偷偷看着连翘,一会儿望向陆老先生,又迅速低下头去,不言语。
陆老先生道:“读书之路,虽苦犹甜。需有恒心与毅力,方能有所成就。你们来念书,就是大人,二人可愿像大人那样随我,共赴求知之路?”
这会儿,却见铁蛋站得笔直,郑重其事地答道:“我愿意。”可见,是陆先生的话触动了他。
陆先生先取出一本古籍,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问道:“此为何字?”
昨晚,连翘问了“系统”,“系统”说古代童子面试,一般就是考“三字经”内容。
因此,连翘就热炒热卖,教了铁蛋和小枣读 “三字经”以及常用的几个字,以备陆先生面试时考核。
此时,小枣眼疾手快,抢先答道:“学!”言罢,得意洋洋。
铁蛋言:“此乃学,意为求学、求知。”
连翘有些惊讶,昨晚教了认字,但并未讲得那么深,她怀疑铁蛋在原生家庭学过。
接着,陆老先生又命二人背诵《三字经》。
小枣背诵得流利顺畅,声音也清脆悦耳,听得陆先生笑呵呵地。
而铁蛋背诵得稍慢,一字一句,清晰沉稳。
陆老先生又问:“何为孝?”
小枣想了想:“孝乃尊敬父母,听从父母之命。”
铁蛋道:“孝不仅在于尽力行孝,更在于尊敬长辈,理解长辈之心,让长辈心安。”
陆老先生闻言,大为欣慰,觉得这是老天成全,给他送来如此之大智若愚的关门弟子。
但他不露声色,缓言:“你二人皆聪慧过人,且心性善良。望你们能珍惜时光,勤学不辍,将来必成大器。做人,才智过人的人不难找,有一颗孝顺之心的人也不难找,但知行合一的人很难找。铁蛋和小枣今后是否成才,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连翘看得出陆先生对铁蛋和小枣都满意,但并不把话说满。这是陆先生的睿智。
连翘也认为,小孩子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用心雕琢,都能成为璀璨夺目的瑰宝。
测试结束,正式的拜师礼开始。
由陆先生的管家主持。
陆先生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铁蛋和小枣跪在他的下首。
他们的后面,站着古连翘。她双手奉上两个娃一年的学费二十两银票,以表敬意与诚心。
古连翘后面,是翠姑双手奉上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寓意铁蛋和小枣愿随师门勤学不辍。
磕头礼后,铁蛋和小枣肃容而立,先整衣冠,恭敬呈上拜师帖。
此帖上书学生姓名、生辰八字、籍贯及拜师之愿等,以示正式与虔诚。
陆老先生欣然收帖,并赐回帖。
回帖言及师门规矩,学习之道,勉励学生勤学善思,以成大器之类。
连翘替铁蛋收下;翠姑替小枣收下。
陆先生郑重其事起誓:这是他最后一次收学生,所以,铁蛋和小枣是他的关门弟子。吾亦须悉心教导,倾囊相授,以尽师责。
铁蛋和小枣由管家带着。管家念一句,他们跟念一句:尊师如父,勤学不辍,以报师恩。念完,连翘感觉铁蛋和小枣一下长大,再也不是那两个玩泥巴的懵懂小孩了。
管家也告知了注意事项。
早上巳时上课,午饭在陆府吃。下午教授功夫。如果不愿意学,午餐后就可以回家。
陆老先生在一旁插话,书要念好,也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承当大业。因此,我的弟子必须学武术,我们请的师父,不是旁门左道的三脚猫功夫,而是有门派的。
古连翘听了,心生欢喜。因为,她正发愁,不知道在那里去给孩子们请武术老师,在这里能一并解决。这是一等一的好事。
拜师礼结束,铁蛋和小枣正式成为陆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面试仪式完毕,连翘心里的石头落地。翠姑笑得合不拢嘴。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轻松的气氛。
四人给陆老先生施礼告别。然后,连翘牵着铁蛋,翠姑牵着小枣,朝陆府大门走去。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上,为这古朴的府邸添上了几分温暖。
途经花园时,一阵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一只羽毛斑斓的小鸟突然从枝头跃下,轻巧地落入了葱绿的草丛。
小枣眼尖,冷不丁地挣脱了翠姑紧握的手,跟个小兔子似的,一蹦一跳地向那小鸟追去。
翠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低声叫着:“小枣,快回来!咱们今天可是来办正事的,不是来遛鸟的!”
连翘听见后,和铁蛋站在大门左侧,等着他们。
此时,门房说:“少爷,回来啦。”声音里带着恭敬。
一位身着华丽长衫的年轻男子,大步流星地从连翘和铁蛋身旁走过,径直朝厅堂的方向去了,连翘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背影怎么有点熟悉呢?恍惚见过,却又一时想不起。
不多时,从后院深处隐隐约约传来对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该视之为不忠不孝。”这几句似乎略带怒意和无奈。
“爹,别冲我撒气了。昨天走了一个,今天不是又来两个。这么多孩子陪你还不成,非要孙子陪你?”
“那不是一回事。”
“你看你,学生都走了七、八个……别太严格,又不是教太子。”
“今天招的俩孩子大面儿上不错,不过还要长远看。”
“刚进门时见了,不过,没大看清。恍惚有点小。”
“……”
连翘一听,心里顿时明镜似的,怪不得门口写着“陆府”两个字,这里是府尹陆泊嵩的家。陆老先生是陆泊嵩的爹。
连翘猜到了这里是高门大户,但没料到是权倾一方的陆氏家族宅院。
开始还以为是私塾,真是笑掉大牙。
但是,以自己的无知无畏,莽撞地闯了进来,为铁蛋和小枣找到了这么高级的先生。真是睡着都要笑醒。
万幸的是陆泊嵩没看清楚人。否则,那才叫真真正正的尴尬。
一般而言,府邸门房对府中的事三缄其口,守口如瓶,嘴巴跟上了锁似的,严实得很。
但这位门房老兄,一看就是个新来的,不懂规矩。
他站在门口,无聊得跟个木头人一样,见连翘在那等着,便凑上来搭话:“您听见刚才老爷子数落咱们家少爷了吧?那是因为,少爷固执,打死也不肯娶亲。老太爷见不着一男半女,着急着呐。少爷一回来,就得唠叨几句。你看老太爷为啥喜欢收童子啊?还不是因为喜欢小孩子嘛!陆大人挺反感老爷子收学生不论尊卑。但老爷子说,往上数个五、六代,陆家也是穷人。你为啥瞧不起咱穷人家孩子。穷人家孩子能吃苦!不过,老爷子对学生是真严厉。昨天那童子来告辞,说受不了,不来了。”
连翘一听这话,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正是陆泊嵩的固执,陆老先生喜欢小孩子,铁蛋和小枣才找到这么棒的先生。这才是无巧不成书。你说怎么会就这么巧呢?
连翘暗自思忖:什么是运气?运气就是差一星半点都不成。
陆大人跟陆老爷子闹得越凶,铁蛋和小枣的运气就越好。最好,闹到铁蛋和小枣中了状元,陆大人您再娶亲。呵呵,谢谢陆大人。
前世循规蹈矩的古连翘,成天一张苦瓜脸,不知在愁啥。穿越后,她第一次感觉“不怀好意”是那么地爽。
原来以为府尹已是三妻四妾,其实,人家老大不小的,还是“单立人”。
细细琢磨,这少爷不肯娶亲,到底是为啥呢?
难道他心中已经有了意中人?老爷子棒打鸳鸯?
连翘想到了歌女邵莲心,那晚两人情深意重的样子......可地位确实忒悬殊。
真要娶莲心,这障碍可太大了。多半老爷子还蒙在鼓里。反正这里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让人猜不透!
不过,我们小草民,就是吃瓜群众,不关我们啥事。
重要的是,回去要叮嘱铁蛋和小草,好好学习,不能怕吃苦。老爷子再严格,也不能半途而废。
回家的路上四人都很兴奋。
小枣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新鲜好玩。
铁蛋还是无话,但脸上一反常态地露出了欣喜的神情。
翠姑为铁蛋和小枣找到了一个好前程的开始而高兴。她暗暗决心,虽然先生不喜欢报恩之类的话。但自己要好好追随先生做事,报答先生的恩德。
连翘觉得,送孩子们去念书的决定是对的。碰到了好先生,是锦上添花,福中之福的大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