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铭轩看着妻子微笑着点点头。
禾娘的心里美滋滋的,相公又琢磨出了酿杨梅酒的方子!
她把吃了果肉的杨梅核放进了小竹篮里,她也要试试能不能培育出杨梅树苗来!
禾娘让小桃喊来了庆嫂和意嫂,让她俩抬一筐杨梅去,给庄子上的家仆都分一分,每个人都尝尝杨梅的味道。
庆嫂不住的道谢:“哟!二少奶奶,杨梅这稀罕的果子,可难得了,您怎么能分给我们这些下人吃!”
意嫂也是激动的搓搓手:“二少奶奶,这可使不得啊!我们哪里配吃这些精贵的果子!”
冯铭轩微笑道:“既然是你们的二少奶奶赏给你们的,抬去分了吧!”
禾娘也笑道:“大家都是一家人,果子嘛,就是吃的!趁新鲜的吃吧!”
庆嫂和意嫂的心里受用极了,她们本来就是奴仆,二少奶奶竟然说她们是一家人!
两个仆妇抬着竹筐往外走,吃了稀罕的果子,更要好好的替二少奶奶料理好庄子上的活儿!
还有四筐杨梅,禾娘让顺子给奶娘和大叔送十来斤去,再送三十斤去胡家村,让阿爹和三郎也尝尝杨梅的味道。
胡家村没有果树,除了对面山腰上的几棵山果树。
顺子吃了几个杨梅后,开心的搬起一筐送进了马车里,大红马很快就出了院子。
余下的三筐杨梅,两筐洗干净,沥水,冯铭轩和冯武抬去地窖里酿酒。
余下一筐,冯武听二少奶奶的吩咐,驾马车送一半回城北的家里,也让家里和铺子里的伙计们都尝尝杨梅。
剩下的杨梅就是夫妻俩、菊韵嬷嬷、小桃、顺子和冯武的消暑果子了。
大少爷送的杨梅,二房的主仆全都尝了鲜,所有的家仆更加用心为主子做事了!
老爷和夫人心善,以前也会赏些稀奇吃食给家仆,像二少奶奶这般全部行赏,还是第一次见到。
胡老二收到顺子送来的杨梅,对这从没见过的果子稀罕不已。
胖婶儿立即洗干净两盘,让亲家老爷享用一盘,另一盘送去了书房。
胡老二让胖婶儿洗一盘自己吃,他送了几斤给大哥家,也让老娘尝尝鲜。
玲儿小丫头吃了杨梅,笑嘻嘻的喊:“禾姑姑!禾姑姑!”
“哟!玲儿也知晓是你禾姑姑送来的果子了?”孙氏笑了,上次从小姑子家回来,村里人问玲儿的裙子谁买的,她就笑着说是禾姑姑。
大寒两口子接过二叔送来的杨梅,酸酸甜甜的杨梅,让朱小草稀奇不已!
胡老二给村里的族老,每家都送了一斤杨梅。都没几年好活了,能吃到别的府城才有的稀罕果子,也算是见到了世面。
胡老二赶着骡车送给两个舅舅家十斤杨梅。这是女婿和女儿的心意,都尝尝味道,果子就是吃的,放坏了才可惜!
禾娘这些天忙碌起来了,每天都要进膳房同冯诚两口子学做起膳食来。
冯铭轩很不喜欢妻子进膳房。
妻子在娘家时,天天忙忙碌碌,帮着岳父操持着家里家外。妻子的一双小手很是粗糙,指腹也有些薄茧。
他捏妻子的手,就是提醒他,妻子吃过了很多苦,他要让妻子过上好日子,把手上的茧都消磨掉。
妻子不仅神神秘秘的进膳房,连冯诚两口子还配合妻子保密。冯铭轩竟然从他们的嘴里打听不出来妻子在学做什么吃食?
他有些气恼,大热天的,妻子学什么做菜?又有些开心,家中的仆人隐隐都站在了妻子的身后,他这个一家之主,威严竟然大打折扣了…
这半个月,妻子在他睡觉时,悄摸摸起床给他做了一件蓝色的锦袍。
交领的锦袍,衣领和衣摆还绣上了祥云纹,窄腰广袖,他很喜欢这件锦袍。
他在妻子去膳房学做吃食后,偷偷试穿过新衣了,量身定做的,自是很完美,他穿上锦袍后对镜很是臭美了一番。
试穿完脱下新衣,挂回衣橱里。冯铭轩轻手轻脚的去了膳房的后门,耳朵贴在墙上,细听膳房里的动静。
窗户里飘出东坡肉的香味,冯铭轩暗自点点头,不错,妻子学会了,是他爱吃的味道!
“二少奶奶,这东坡肉色香味俱全了,成了!”冯诚高兴的说。
“可是真的?诚叔,我怎么觉得还差点?”禾娘既高兴又怀疑。
“二少奶奶,真的可以了!”青娘子笑嘻嘻的道,“婢子帮厨几十年了,闻这菜香就知道错不了!二少爷的生辰宴上,他吃了最喜欢的东坡肉不知道会多高兴哩!他肯定想不到是二少奶奶亲手做的东坡肉!”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冯铭轩按捺住激动的心,蹑手蹑脚的回了书房。
二十二日是他十八岁的生辰,妻子半夜起来给他做新衣,又偷偷的去学做菜。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去年的生辰,他为了躲避媒人进家里替他保媒,没有回城里和阿爹阿娘一起过生辰,而是和奶娘一家、小桃一起住在镇上。
短短一年,他有了妻子,妻子替他悄悄的准备着生辰宴,他的弱冠之礼!
冯铭轩装作不知晓妻子的暗中准备,配合着妻子,他每晚早早的入睡,只为了妻子不用熬夜给衣服收尾。
二十一日这天,顺子吃了早膳后驾着马车回了云城,傍晚时接来了冯老爷夫妻俩。
小两口带着家仆在庄门处迎接着老两口。禾娘对着下了马车的老两口福身行礼:“儿媳给公公婆婆请安!”
老两口乐得哈哈笑,冯夫人拉起小儿媳的手道:“好孩子,快起身,外面暑气重,快进院子!”
家仆们齐齐跪下磕头道:“见过老爷,见过夫人!”
冯老爷摆摆手道:“都起来,都起来!不必多礼!”
家仆们起身后,立即四散开来,继续忙自己的事去了。
禾娘搀扶着婆婆进了院子,冯铭轩陪着阿爹跟在后面,父子俩相视一笑。
老两口住在东边的正屋,直接入住,禾娘早就打理好了。
竹韵嬷嬷则和菊韵嬷嬷住到一起,老姐妹也有不少知心话儿要交谈。
小莲和小桃住,两个小丫头也是嘀嘀咕咕起大少奶奶的事来,小桃听着小莲讲,冬雨和冬月都挨了大少奶奶的板子…
第二天是二少爷的生辰,二少奶奶亲自洗手做羹汤。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不仅有二少爷最喜欢的东坡肉,也有冯老爷和冯夫人喜欢吃的菜。
冯老爷出声夸赞小儿媳:“禾丫头有心了,做出这一桌菜来。以后啊,有心就成了,你吩咐府里的厨师去做,别烫伤了也别累着了!”
禾娘笑着应了一声是。
饭后,青娘子给主子们上了一道汤,她笑着解释:“老爷,夫人,这是二少奶奶琢磨出来的杨梅汤,膳后解油腻最好不过!”
酸酸甜甜的杨梅汤入腹,既解油腻又消暑气,冯夫人赞不绝口。
冯老爷送给小儿子的弱冠之礼,是一顶蓝色的冠帽。
看着儿子戴上帽子后的俊朗样貌,冯老爷很是欣慰,他的小儿子成年了,同时也成家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