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你一起的丫鬟呢?怎么没跟着一起过来?\"
林子宴放出神识,发现方圆几里。并没有其他人,只看到山林处的一匹孤零零的马。开口问道。
听到林子宴这么问,顾如兰面上有些尴尬,我是背着她,偷偷跑出来的,我一心求死。她看到会伤心的。
知道她会伤心,你还会跑出来?看来你也是有人关心的,回去吧!你的小丫鬟找不到你该哭了。
顾如兰看了一眼已经升了老高的日头。那陆公子,我就先回去了,咱们后会有期。
\"林子宴唇角上扬:\"纠正你一下,我姓林,随母姓。”
顾如兰一愣。
林子宴似猜到了她在想什么,开口道:\"一个女子若是足够的优秀,爱她的男人会心甘情愿的,会心甘情愿地做他的招婿,让他们的孩子随女子的姓。所以,男女本身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男尊女卑。”
顾如兰……
眼前的男子说的,和她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不一样。
顾如兰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她从未听过如此新奇的言论。
从小到大,她所接触的都是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
可林子宴的话,却像一把利剑,狠狠刺穿了她心中那层固有的枷锁。
“林公子,怎么可能,世间怎会有这样的男子。”这话顾如兰是不信的。”
顾如兰眼中满是疑惑。
林子宴见她不信继续开口道
“自然可行,世间女子,并不比男子差。若有机会,女子也能撑起一片天。”
“你去过莱州吗?在莱州,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要上学堂的,那些作坊里招工也不是只要男子,有许多家庭,女子都比男子挣的多。”
女子的收入高了,家庭地位就上来了。
顾如兰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竟有这样的地方?”
林子宴点点头:“莱州林芸县主推行新政,鼓励女子读书识字、外出谋生,那里的风气与别处大不相同。”
突然,顾如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向往,想象着莱州女子自由生活的模样。
\"真的有那样的地方吗?很想去那样的地方。”
林子宴点头:\"不满你说,莱州城四年前还是一座死城,林芸县主去了后,短短四年,就把一座死城变成了繁华之地。
她鼓励大家开荒种地,还亲自指导大家种植高产作物。
她开办工坊,让百姓都有活干,有饭吃。
她重视教育,不管男女都能上学堂,学知识。
女子从来都不是别人的附属品。他可以活的光彩照人。
林子宴说这些的时候,满目的骄傲,他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骄傲。
顾如兰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憧憬:“林公子,你去过莱州吗?”
林子宴点头
\"莱州是我的家乡,我见证了它大灾年间的荒无,见证了它的复兴,别的不说,就莱州城的食物种类,就要比这京城多的多,要不是爹爹在京中任职,我真不想来这京城。”
“若这京中,实在呆不下去了,可以去莱州看看,在那里,只要你不懒,总能过下去的。”
林子宴想,总不能让人家好端端的女孩子真嫁傻子吧!实在不行,出去躲两年也好。
顾如兰坚定的点头:“想,这些年,我也存了一些积蓄。与其嫁给一个傻子,还不如去一个光能照进来的地方。\"
林子宴唇角上扬。
莱州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顾如兰脸色一变,“糟了,怕是我那丫鬟发现我不见了,叫人出来找我了,我怕我死了没人收尸,特意留了张纸条,让他们帮我收尸。”
林子宴:……
他是真不明白顾如兰的脑回路。
死都不怕了,还怕没人收尸。
马蹄声越来越近,顾如兰焦急道:“林公子你快躲起来,要是被我家人看到我们两个在一起,你的名声就保不住了。”
林子宴稍作思索,迅速躲进了一旁茂密的树林。
不一会儿,一群骑马的人赶到,为首的正是顾如兰的丫鬟。
小丫鬟的眼睛都哭肿了,看到顾如兰是又哭又笑。
“啊!小姐,可算找到您了,您留纸条说要求死,可把我们吓坏了!你说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活呢。”
顾如兰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一时想不开,现在没事了。”
小丫鬟一点都不信。
上下打量她,狐疑道:“小姐,您真没事?怎么感觉您跟之前不太一样了。”
顾如兰笑着说:“我想通了,我要好好活下去。”
众人见她神色坚定,也就放下心来。
随后,顾如兰跟着众人准备回去。
在离开时,她偷偷往林子的方向看了一眼,心中默默期待着有一天能如林子宴所说,前往莱州开启新的生活。
而林子宴在树林里,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也希望顾如兰能有勇气挣脱束缚,去拥抱新的人生。
白家母女走后,林依依就回了房,她昨日开启了,每日签到功能,只要签到够七天便有礼物相送。
林依依回到房间,迫不及待地想要签到。脑海中便出现了签到界面,轻轻一点“签到”,一道金光闪过,提示音响起:“签到成功!
昨日是第一天,今日第二天,签晚到,林依依正要退出系统面板,突然看到林子宴面板上的信息,有所改变。
功德点,从2500涨到了2800然而,
这才出去一下午,也不知道她儿子做了什么好事。
————
林依依的父母爷奶来到京城以后也没有闲着。
在林依依忙着参加各种宴会的时候,他们一边吃瓜,一边想着,怎样快速的把生意做到京城。
特别是林爸,林幼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他们家如今财大气粗,开几家铺子并不难。
这几天林幼斌都在筹备铺子开张的事,每天忙并快乐着。
自从回京后,陆柏溪每天一早就会上朝去。
往日中饭前都会回来。
今日陆柏溪进宫上朝,整整一上午都没回来。
林依依没有多想,也没有放出神识探究。她不认为陆柏溪在这京中有什么危险。
事实上今日朝堂结束后,陆柏溪进了圣上的御书房,他向陛下提了林幼斌。
他觉得林幼斌是一个可造之才,特别是在一些发明上,真的很有天分,这样的不为朝廷效力,是朝廷的损失。
他希望皇上把林幼斌纳入工部。
“圣上,这个林幼斌是我夫人的干爹。这些年,我们和他一直住在一起。他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陆柏溪觉得,无论他怎么说,都无法表达出林幼斌的优秀。
陆柏溪想让圣上见一见林幼斌。
只是陆柏溪表达完他的想法后,圣上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就那么静静的盯着他。
陆柏溪不明白圣上是怎么想的。
他以为他没有表达清楚,陆柏溪看到了莱州人民生活的改变,他想京城,整个大陇都像莱州人民一样幸福。
陆柏溪指了指圣上喝茶的琉璃杯开口道,“圣上我没有骗你,你手里的那个琉璃杯就是林有斌研制出来的。”
哦,说说看,想给他一个什么职位?
陆柏溪:“圣上,以林幼斌的能力,足以任工部尚书之职。”
陆柏溪又说了林幼斌的几个发明。比如。自行车,比如电。
砰的一声,桌子上的杯子,被圣上摔到了地上。
“陆将军,你别以为你是有功之臣,就可以在朕跟前耀武扬威。一个工匠而已,你以为我大陇朝没有吗?
我大陇朝的官员任职,还轮不到你指手划脚。
你一个武将,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行,你再这样没分寸,你手里的虎符就不要要了。
陆柏溪……
听到陛下发火,陆柏溪吓得跪了下来,圣上,我不是那个意思。林幼斌真的是一个千年难遇的人才,错过了他,是我们大陇朝的损失啊!
\"陆将军,我刚刚的话,你是没听清楚吗?要不要我再给你重复一遍,我大陇朝能人巧匠多的是,不是只有林幼斌一人,想不明白,你就跪在这儿想,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回去。”
说完圣上便带着身边的人走了。
陆柏溪跪在那儿,不知是该起还是不该起,他也知道,大陇朝能工巧匠很多,但是脑子像林幼斌那样活的,他不认为有。
此刻,陆柏溪觉得心里委屈极了,他一切都为了大陇,圣上怎么就看不见呢。
陆柏溪就那样跪在地上,跪了许久许久。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他才缓缓起来。
此时陆柏溪的整条腿都是麻木的。
陆柏溪不知他是怎么出宫的,他突然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他拼了四年命,打下来的江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此刻是真正的体验到了。
陆柏溪突然想,林幼斌不进宫,对林家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他打算这件事,他以后不会再提了。
皇帝的寝宫,陆柏溪离开的消息传了过来。
皇帝身边的李得胜公公:“圣上,您今天怎么发这么大的火,当心身子啊。”
皇上:“今天御书房的事,不要让传出去。陆柏溪毕竟是个大将军,被朕数落,传出去,他会没面子的。
李得胜公公连忙点头:“奴才明白,一定守口如瓶。”
皇上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陆柏溪也是一片忠心,只是他不明白这朝堂的规矩。
一个工匠,即便再有才华,哪能轻易就封工部尚书,这会坏了朝纲。”
李得胜公公陪笑道:“圣上圣明,陆将军也是被那林幼斌的才华迷了眼。”
皇上摆了摆手:“罢了罢了,陆柏溪征战多年,功劳不小,朕也只是吓唬吓唬他。”后边那句:“希望他能认清自己的身份,他没说出口。”
另一边,陆柏溪拖着麻木的双腿一直走到林府外。到了大门口他才运作灵力缓解了腿部的不适。
他不想把朝中的那些糟心事,带回家。
陆柏溪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衫,迈进了林府。
林妈正在院子里逗弄着一只小猫,看到他回来,脸上立刻洋溢出笑容,“柏溪,你可算回来了,今日上朝可还顺利?要说两人成婚前,林妈还有些担忧,成婚后韩爽对陆柏溪是越发的满意,把他当成儿子看了。
”陆柏溪挤出一抹微笑,说道:“娘,一切都好,只是朝堂事务繁杂,有些累了。”
林妈关切地说:“累了就好好歇着,我让厨房给你做些爱吃的补补。”
陆柏溪点点头,他确实有些饿,早上到现在他还没吃过饭呢。”
刚要回房,就看到林依依从屋里走出来。
林依依看到他,眼睛一亮,快步迎上来:“你可算回来了,我还担心你呢。”
陆柏溪看着她关切的眼神,心中的委屈和疲惫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他强装镇定地说:“没事,就是朝堂上有些事耽搁了。”
林依依察觉到他的异样,拉着他的手说:“你别瞒我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跟我说说。”陆柏溪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在御书房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林依依听后,皱了皱眉头,“一个工部尚书而已,他不让做,我们还不稀罕呢?陆柏溪我给你说,我父母跟我来这里,是来享福的,不是给大陇朝做免费长工的。”
\"还有你膝盖跪疼了吗?要我说,这将军你也别做了,咱们一家人回莱州逍遥自在不好吗?”
陆柏溪在林依依头上点了点:“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怎么就只想着养老呢?”
“夫人,我们的孩子们还小,作为父亲,我希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能读书识字,你瞅瞅我,大老粗一个,字都不认识几个。要不是你给子明留的那些书,我现在恐怕连折子都不会写。若真是那样,我真成了这京城的笑料了。本来想着让子明好好读书的,那小子也不知中了什么邪,不愿意学,白瞎了那么好的一个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