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医院急诊门口,阵仗拉满。
各科室主任、老专家整齐列队,个个身着洁白笔挺的白大褂,神情严肃,站姿端正。
院长李诚站在最前排,眼神不断朝远处张望,面色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
“院长,这人是谁啊?咱们这阵仗都快赶上特级抢救流程了。”一位中年医生低声问道。
李诚嘴角轻抽,压低声音回了句:
“谁?星云医院的老板,任家那位小少爷。”
“整个星海医疗集团都是他们家的,咱要是伺候不好,别说你,我都得卷铺盖走人。”
中年医生听完瞬间明白,悄悄往前挪了半步,打算等会院长冲,他就紧跟其后。
几分钟后,一声刺耳的急刹划破空气。
骚红色的法拉利488一个漂亮甩尾稳稳停在急诊门口。
众人不敢怠慢,纷纷迎上前,带头的正是李诚。
“任少爷,我是星海医院李诚!您没事吧?!”
“李院长,小女孩才是重点。”
任星云沉声打断。
“罕见白血病,情况非常严重,现在就抢救!”
李诚立马反应过来,拍着胸脯打包票:“交给我!”
医生团队迅速展开行动,将昏迷的女孩小心抬下车,推进急救室。
平时走路都带喘的李诚,此刻健步如飞,甚至连推床都快到飞出残影。
任星云稍稍松了口气。
星云医院虽为私立,但无论是医资力量还是设备水平,放在全国都是顶尖水准。
这种级别的集体动员,往常只用于抢救国家级干部,而今天,却只为一个小女孩。
两个小时后,抢救顺利完成。
高级病房内,茵茵脸色虽然苍白,但已恢复意识。
她母亲坐在床边,满脸焦急与愧疚,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一边不停给家里打电话,让丈夫带上家中所有积蓄赶来医院。
毕竟她不知道刚才那些医生是谁,但从架势看,不是她这辈子请得起的阵仗。
病房一角,任星云坐在沙发上,望着茵茵心中五味杂陈。
“草莓哥哥,我怎么在医院啦?”茵茵声音软软的,带着刚醒来的迷糊。
茵茵迷迷糊糊地问。
“乖乖不怕。”任星云俯下身,轻声安慰。
茵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抬起小手,环住他的脖子,脑袋靠近他的耳边,轻轻地说:
“哥哥……爸爸妈妈每天都好累,我也想帮他们干活,可是我总是晕倒。”
“药我都有乖乖吃,真的有吃……可是我听见妈妈哭,说以后买不到药了。”
她的话戳得任星云心口一震。
病床旁,茵茵的母亲紧紧握着她的手,红着眼圈,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她怕哭出声音,吓着孩子。
小女孩靠在母亲身边,很快再次陷入沉沉的睡眠中。
病房外,老板娘捧着一瓶矿泉水,双手递过来,满眼是歉意与感激。
“茵茵命好,能遇上您这样的贵人。”
她低声补了一句,眼神落在走廊的尽头,语气里带着一种无力的苦涩。
“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个命啊……我们病友群原来有五百人,现在只剩不到四百了。”
她没有说那一百人去了哪儿,但任星云听得懂,那不是退群。
任星云走出病房,坐在走廊长椅上,手指夹着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着。
烟雾缭绕,他的脑子一团乱麻,像热锅里的螃蟹,怎么也捋不顺。
明明这趟奔波的初衷很简单。
系统说要获得“感激”,那他就留下来陪陪孩子,说两句温情话。
博一波眼泪、赚点情绪值,结算之后拍拍屁股走人,再回去继续当他的首富太子哥。
可意外的是,系统至今没有半点动静。
按理说他应该焦躁不安才对,可此刻,他却出奇地冷静,甚至……有一点轻微的庆幸。
一个念头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
“如果这药没有停产,她是不是就不会经历这些?”
他并不是那种天生热血、要拯救世界的人。
可车上,脑海里闪出的一份产品资料的画面,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格列宁。
这药,是母亲名下的星云制药厂出品的罕见病特效药。
两年前因为成本高、覆盖人群少,被默默下线。
没有公告,也没有延缓,,只是因为“不挣钱”。
这一发现,让他莫名感到烦躁。
他烦的是,那些活得极其努力的普通人,命运被一句“没利润”就送入地狱。
他更烦的是,自己竟然和这场冷漠的抉择,存在直接关联。
“ 算了,就当为自己买个安心吧。”
“ 成不成看天意。”
想通后,他终于感觉心里松了口气,长长地吐出一口烟气。
然后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早已倒背如流的号码。
电话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炸雷般的怒吼。
“任星云!你疯了吧!在京城飙车你是不是不要命了?!”
任家坐拥商业帝国,整个集团运转庞大,而任星云——是唯一的继承人。
一旦他出事,不只是商界要震,连政界都会起波澜。
任家老爷子任兴国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佬,能在某些场合拍板的重量级人物。
任星云没有顶嘴,也没有打断,只是将事情从头到尾仔细讲述。
李月晴那边沉默了几秒,语气才缓了点,但怀疑没散:
“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心善了?救人?”
“行吧,是不是又没钱了?等着,妈给你打过去一千万。”
她已经习惯了这儿子做事没谱,钱多了要搞事,钱少了和家里说“要搞慈善”。
可这一次,任星云没有接她的话,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平静地说了出来。
“妈,我只是觉得,他们也该有一次活着的权利。”
当初格列宁的停产,是她亲手拍板的。
理由再简单不过:不盈利、成本高、市场小,连工厂的维护费用都不够支撑。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砍掉这些“赔本买卖”本就是标准操作。
那时她甚至没多看一眼,只在一份项目终止报告上签了名。
她从未怀疑过那个决定。
直到此刻——听到儿子说出
“他们也该有一次活着的权利。”
李月晴沉默了。
不是因为心疼小女孩,也不是因为同情那位母亲,只是因为:
提出让她重新考虑这件事的,是他那个向来玩世不恭的儿子。
也许他真的长大了。
也许……他是真的动了心。
她轻轻闭了闭眼,终于吐出一个字:
“好。”
钱——确实会赔,但那又如何?
星云集团从来就不是靠一两个项目存活的,更不会因为这点投入就崩塌。
只要儿子有改变,多撒出去十几个亿不值一提。
京城商业中心,一座顶级写字楼的顶层会议室内。
挂掉电话后,李月晴望着窗外沉思片刻,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她拿起桌上的座机,语气平静却带着压不住的决断:
“通知医疗部和制药部,十分钟后开会。”
“全员到场,迟到降级,缺席另寻出路。”
片刻后,会议室中座无虚席。面对气场强势的李月晴,没有人敢轻视这次临时会议。
她语气冷淡地开口询问:
“汇总一下,我们星云制药目前开发过的罕见病药物,共有多少款?现状如何?”
一位制药部高层翻阅着手中文档,快速回应:
“李总,目前我们共研发罕见病治疗药物352款,涵盖260多种罕见疾病。”
“其中因为盈利问题已停产289款,包括治疗罕见白血病的格列宁、
治疗小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利拉德、治疗获得性血友病的速杜芬……”
“其余未停产的特效药,多为定价较高且病患相对较多,仍保持可观营收。”
听到这些数据,李月晴脸色一寸寸沉了下去。
身居高位多年,她习惯用效率和利润评估每一项业务。
可今天她第一次意识到,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等待救命药的人。
“从现在开始,”她语气不容置疑,“河西省的星云制药厂,全线恢复罕见病特效药生产。”
“所有特药价格下调90%,只保留基本生产成本利润。”
“五天内,我要看到第一批重启上市的特效药。”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有人微微变色。
有人站起,想开口说什么,却被她一个眼神压回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