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将军府的后衙内,萧有和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终于见到了幼天王洪天贵福。抬眼望去,曾经那个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洪天贵福已然不见,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是眼神中满是坚毅与沉稳的太平天国的象征。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太平天国的兴衰荣辱,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而更让萧有和感到诧异的是,洪天贵福的身旁,静静站着一位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洋人,那独特的外貌在这充满东方韵味的后衙中显得格格不入。
洪天贵福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率先打破了沉默:“和卿,这位便是我太平军的洋友人,他不仅为我们购置了大量新式火器,还在粮草供应上帮了大忙,解了我军燃眉之急。” 萧有和连忙恭敬地行了个大礼,心中不禁感叹,这湖州城虽处乱世,却因这些新鲜事物的注入,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洪天贵福迈下台阶,亲昵地拉住萧有和的手,带着几分神秘的语气说道:“和卿,我再给你介绍一位关键人物,这位是白齐文。别看他是个洋人,对咱们的话可是精通得很。”
萧有和听到 “白齐文” 三个字,心中猛地一震。他当然知道,在历史记载中,白齐文可是清军洋枪队的重要统领,如今却出现在太平天国阵营,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
这时,白齐文嘴角上扬,露出爽朗的笑容,操着那略带生硬却能让人听懂的中文说道:“萧将军,久仰大名!在西方,我听闻了太平天国追求平等、自由的伟大理想,这与我的理念不谋而合。像我这样被这份理想感召,投身太平军中的洋人不在少数,大家都盼着能为这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我带来的新式武器,威力惊人,可如何让它们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还得我们一起研究。”
洪天贵福笑着补充道:“和卿有所不知,白齐文先生在清军那边训练洋枪队时,清军内部腐败横行,不仅对他的军事改革建议置若罔闻,还纵容士兵烧杀抢掠。白齐文先生实在看不惯这些野蛮行径,才毅然决然地加入我们。”
萧有和心中的疑虑虽未完全消除,但还是礼貌地与白齐文攀谈起来:“白齐文先生,您在清军那边待过,想必对他们的军事情况了如指掌,不知您如何看待清军?”
白齐文微微皱眉,认真地说:“清军内部腐败严重,军事指挥混乱,对西方先进军事技术,要么盲目排斥,要么只是皮毛利用,根本无法发挥其真正威力。来到太平天国后,我看到了你们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对改变的渴望,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萧有和暗自思忖,看来确实是太平天国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对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的迫切需求,吸引了像白齐文这样的洋人。
随后,白齐文一脸疑惑地问:“我观察贵军在火器使用上,为何不将其集中调配呢?集中火力,威力岂不更大?”
萧有和耐心解释道:“白齐文先生有所不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兵力的调配也需要全盘考虑。只有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灵活运用火器,才能发挥出我军最大的优势。”
几人越聊越投入,思维的碰撞为萧有和部队日后运用新式武器奠定了基础。
交谈间,萧有和神色凝重地委托白齐文:“白先生,我军如今急需提升火器部队的作战能力,您见多识广,不知能否介绍些可靠的朋友,帮我训练这些将士?”
白齐文不假思索地推荐道:“萧将军,若论训练火器部队,乔治?史密斯绝对是不二人选!他在英国时,就参与了无数次军事训练,对提升士兵战斗素养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能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制定专属训练计划,从基础队列到复杂的火器实操,一步步提升士兵能力。而且,他在武器装备改良方面也颇有心得,说不定能让我们现有的装备发挥出更大威力。”
洪天贵福在一旁点头赞同:“和卿,我也听说他训练极为严苛,但效果显着。只要我军将士能咬牙坚持,跟着他刻苦训练,必定能脱胎换骨。”
萧有和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若真是如此,那他对我军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只是不知他是否愿意全心全意相助?”白齐文哈哈大笑:“放心,我与他相识已久,他既然投身太平天国,就一心想为我们做实事。只要我们诚意相邀,他定会倾尽全力。”
三人随后就邀请乔治?史密斯的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决定明日便派人带着白齐文的亲笔书信前往其营地。白齐文当即要来纸笔,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邀请信,郑重地交给洪天贵福和萧有和。两人看着满纸洋文,一脸茫然。
“亲爱的乔治·史密斯:
希望安好。写信是想向你介绍太平军的萧有和将军。目前,太平军在战斗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原因是训练不足和装备陈旧。萧将军非常渴望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尤其是火枪的使用。
鉴于你在英国皇家炮兵的杰出经验和深厚知识,我坚信你是帮助我们的最佳人选。你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将在加强我们军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训练萧将军的部队,你不仅能打造一支更强大的军事力量,还将对我们共同信仰的伟大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我诚恳地希望你能接受这一邀请,前来协助萧将军。你的到来无疑将为太平军带来新的希望和力量。我们期待着你的积极回复。
此致
敬礼!
白奇文”(这里原本是用的英文,但平台有规定,我们还是按规定吧)
白齐文见两人窘迫的样子,并不意外。在太平军中这段时间,他深知这里的将领大多出身草根,能看懂洋文的少之又少。于是,他温和地接过书信,用中文详细地介绍内容。
实际上,萧有和作为短剧编辑,对这封信的大致内容还是能看懂的,但见白齐文如此真诚地为乔治?史密斯推荐这份工作,便没有拆穿。
白齐文见两人认可信中的内容,便交还书信,礼貌告辞。临走时,他半开玩笑地说:“萧,乔治可是个嗜酒如命的家伙,你们那个禁酒的规矩,他怕是很难适应,你到时可要多担待。” 一边走还一边嘟囔着:“不能喝酒,这对他来说可太煎熬了。”
待白齐文离开,洪天贵福微微皱眉,轻声说:“这些洋人,总归是有些傲慢的。” 随后话锋一转,问道:“和卿,听闻今日你从堵王黄文金手里救了一队士卒,可是真的?”
萧有和点头称是,心中暗自感慨幼天王的成熟。想起与洪天贵福一同突围的洪天娇和傅善祥,他似乎又明白了些什么。这时,洪天贵福又说:“要不我跟堵王说一声,让他把这些人都交给你统领,你意下如何?”
萧有和听后,追问道:“幼天王是想集中太平军的所有火器,组建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吗?”
萧有和心中满是期待,他深知,若乔治?史密斯能加入,幼天王又能让太平军分散的火器集中起来,或许真能改变太平军如今的困境,在这艰难的局势中闯出一条新的道路。但他也清楚,前路布满荆棘,乔治?史密斯是否会顺利加入?集中组建火器部队又会面临怎样的阻碍?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太平天国的命运,似乎也悬在了这看似充满希望的抉择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