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当当当当!”
竹林之中。
徐瑜手持长剑,苏如鹤提着大刀,前者剑术精妙,后者势沉力猛,两人打得难分难解。
李佑在旁边喝彩助兴。
“当!”
苏如鹤一刀劈出,直接将徐瑜的长剑击飞。
徐瑜捡起佩剑,心疼地看着剑刃上的几道缺口,感慨道:“你这身力气,不去做将军可惜了。”
苏如鹤挠头道:“我也想考武举,就是读不进书,听说考武进士还要考策论。”
徐瑜道:“自去年乾符四年那场变故,武举会试已不再苛责文墨,你大可一试。”
苏如鹤茫然:“去年何事?我竟不知。”
李佑常读邸报,解释道:“去年武举会试,有考生能舞动百斤大刀,却因策论稍差落榜。陛下震怒,主考官与监试官尽皆下狱,兵部二十二员遭贬谪。”
“竟有此事?”苏如鹤目瞪口呆。
——僖宗此举,实为借题发挥,借机清洗兵部旧部,并新设武科殿试,将武进士收为“天子门生”,以图直接掌控军权。
徐瑜瞥了李佑一眼,好奇问:“清夷如何得知此事?”
“读邸报罢了。”李佑笑道。
“倒是个好法子,”徐瑜道,“我已许久未读邸报,武举之事还是家兄所言。”
原来徐瑜长兄久试不第,转投武举竟得进士,如今在陈州军中任职。
听说武举不再重文,苏如鹤心动不已:“当今陛下最看重何种本事?”
“韬略、骑射。”徐瑜答。
苏如鹤惊呼:“糟了!我既不会骑马,也不通箭术,明日便需拜名师学射!”
话音未落,他已扛刀跑远,竹林中只剩李佑与徐瑜。
大同社规矩简单:
一、认同“格位之论”,不认同者逐出;
二、研读儒经,每月初一、十五集会论学;
三、每日共修武艺兵法。
然规矩虽立,坚持者寥寥,唯有李佑、苏如鹤、徐瑜三人,早已将练武视作日常。
李佑将长枪往地上一插,盘腿而坐:“徐兄如何看待中原流民?”
徐瑜收剑回鞘,沉声道:“乾符元年(874年)河南蝗灾,郡县仍催赋逼税,百姓啃树皮、煮观音土而不敢言。今曹州流民举旗,乃因草根木实尽绝——不降则亡,反或求生。”
“流民可平否?”李佑再问。
徐瑜摇头:“百姓散则愚,聚则神。民心既变,如川决山崩。欲平乱,非兵戈能定,需先让百姓有饭吃。”
“何以让百姓有饭吃?”
徐瑜沉思道:
“其一,兴教化,振民风。非虚伪礼教,而是以仁为本、以义为纲之真道德。
其二,肃吏治,除贪庸。今官场弊病有二:贪墨成风,庸碌误国,朝堂上下,鲜见实心任事者。
其三,倡实学,弃空谈。自韩愈、李翱以来,儒学或流于玄虚,或困于注疏。徐某以为,通时务、利民生者为正道,否则皆邪说!”
李佑追问:“三条之中,何者可成?”
徐瑜黯然:“皆不可成。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今朝堂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州县官吏层层盘剥——纵有良策,能达民间者十无一二。待百姓拿起农具为兵器,便再无回头路了。”
“若朝廷征召徐兄入仕,可愿?”
“不愿。”徐瑜不假思索,“若为县令,初到任必严打贪墨,三年间百姓颂德、上官忌恨,终必招祸;若为京官,直言敢谏者,月余便要下狱!”
李佑大笑:“徐兄果然清醒。”
徐瑜叹道:“党争不止,国无宁日。家兄身为武将,亦曾卷入朝廷党争之中,被黜回乡数年。文臣若想做事,岂能独善其身?”
李佑奇道:“今上乾符新政,不是明令禁止党争么?”
徐瑜冷笑:“明诏禁党争,暗里仍是派系倾轧。如今朝堂诸公与宦官田令孜之争,比之昔年牛李党争更甚——朝堂之上,哪有真正的‘无党’?”
见李佑沉默,徐瑜忽觉不妥——自己为何与少年谈论国事?然李佑言行老成,又常令人忽略其年岁。
李佑忽道:“徐某以为,大唐病根不在朝堂,而在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朝廷税基日窄,只能横征暴敛,终致民变。”
徐瑜惊讶:“能有此见,堪称神童!”
李佑追问:“若行均田之法,收天下田亩为国有,再分与百姓,可否久治?”
徐瑜哂笑:“隋唐均田制,太宗时可行,高宗时已坏,玄宗朝更是名存实亡。土地兼并乃大势所趋,岂是一纸诏令能止?你可知藩镇何以坐大?正因朝廷无钱养兵,只能许地方自筹粮草——均田之法,不过纸上谈兵耳。”
李佑颔首,心知均田制随人口增长必崩,然乱世之中,或许唯有“分田”能聚民心。他转而问:“我等士子,难道坐视社稷崩坏?”
徐瑜反问:“不坐视又能如何?入仕救不了国,难不成学王仙芝、黄巢造反?”
李佑不语。
徐瑜忽然警觉,盯着少年:“你莫不是有……绿林之志?”
“徐兄说笑了,学生安敢有此念头?”李佑连忙否认。
正尴尬间,苏爽匆匆跑来:“兄长!《李氏旬刊》第一期卖完了!你猜买得最多的是何人?”
“何人?”
苏爽笑道:“外地商贾!他们等货装船时无事,竟将旬刊当话本读!许多人还催我快出第二期,说等着看《射雕英雄传》续篇呢!”
李佑闻言大喜:“提价,加印!首期印五百本,每本售三十文,倒赔了两贯钱。二期印八百本,每本提至六十文,若仍供不应求,再涨不迟。”
苏爽皱眉:“六十文还是亏,不如直接百文!”
“不可急功近利,先探探市情。”李佑摆手,心中盘算——这旬刊不但是赚铜钱的营生,更是散播“格位之论”的暗线,待商贾将刊物传遍河南诸州,便是大同社声名鹊起之时……
【本来今天是不想写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咱做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