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考试结束了,同学们都格外轻松; 学校安排了“红五月文娱晚会”。
晚上的演出,有几个节目比较精彩:
附属医院的一个女声表演唱先声夺人、掌声一片。
76年级的一个三人舞蹈。
参加者是一班四组的副组长帅小雅,她的舞蹈基本功很扎实;二班的文娱委员袁媛,这位女同学入学之前就是地区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加上三班的文娱委员李莎舞姿婀娜,三人的舞蹈动作整齐划一,配合默契、舞姿妙曼深得好评。
小歌剧《园丁之歌》,原是岑俪琳参与创作、担任主角,就是因为那个打人事件把她的主角换给了顾小萍,这个节目颇受大家的欢迎。
群众性文娱活动,大家都参与,流动的快乐人人分享!
现在一班有7名女生住在103房间,四组副组长帅小雅是宿舍长,方菊华、周淑芬、王桂华、温云娣、伍珊玥、忆江南;另有3人是二班一组的女生杨芳玲、李亚男、胡月兰。
听说忆江南要搬进103宿舍,就有人背地里发牢骚:“不欢迎她住进这间宿舍,哪个愿意被她这个班干部管束啊”。
第四组的女同学伍珊玥,人称“阿玥”、她才22岁、入校前是一个县医院的护士,圆圆的脸,像一个小姑娘一样有一点小孩脾气;她平时与忆江南接触并不多,这次听说组长陆远良发牢骚表示不满、于是,她也表示不满了。
忆江南特意与伍珊玥结“对子”,越是有意见的同学、越是要相互沟通交流思想、为了搞好团结。
年级又召开了正副班长会议,专题研究劳动、宣传、运动、文娱等工作,针对第一次考试以后有人出现松劲情绪,班组和宿舍调整以、骨干与群众反映出来意见进行整改;还要进行4月份工作小结。
一班评选出年级文娱活动积极分子顾小萍、帅小雅、岑俪琳三人。
在一班班组调整和宿舍调整后,忆江南承受了不少“冤枉气”。
她倒是心宽能坦然处之,即使蒙受了一些“不白之冤”,经过她自己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和沟通,103宿舍女同学这边一些消极情绪、基本化解的差不多了。
第四组的陆远良组长与本组党员和男生之间又产生了了矛盾。
这位陆组长虽然年纪比较大、他儿子都上小学了,参加工作时间比较长属于带工资来学习的;他过去一直是做技术工作的,做人的思想工作方面比较缺乏经验。
他比较喜欢一团和气、平平淡淡、好接触还听话式的老好人自保户。
他对忆江南有意见,就是因为忆江南看人的眼光与他不一样,而且这次小组人员调整都没有和他商量......
当然,他根本不认为这是书记要求不许商量的。
陆组长个人思想不通、发牢骚并把这种情绪带到群众当中去,造成部分女生思想混乱并对副班长忆江南产生很大意见。
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党员和另外一部分男生对老陆组长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又造成了对陆组长的压力、产生急躁情绪,动辄无理由地发脾气:“你们不听我的话,这个组长我不当了,你们谁愿意当都可以,我什么也不管了”……
就连新调进来的组员和组里的男同学都对他产生意见。
老陆没有反思自己思想的狭隘、对具体事情处理的方法不当,还是抱怨:“就是怪这次班组调整,把我的计划全部打乱了,我现在对小组工作没有信心了”。
忆江南必须要先和陆组长沟通,她不能把这次调整中、没有与组长进行沟通的责任推给领导、也不能以班长共同商量决定作为借口,只能自己承担责任:“班组长之间没有很好沟通,责任在我,毕竟在同一个小组,你还是我的直接领导嘛!你是老大哥,请你多多原谅、今后我一定注意。”
陆组长比忆江南还大了好几岁,他已经是孩子他爹了,忆江南这么说,没毛病。
陆组长看来很是习惯把工作中的问题、全部归结到个人关系当中去理解:“你是班长、我是组长,当然他们都向你靠拢,听你的,他们帮你不帮我啰……”
“我们这些带工资来学习的老同志,担任一些学生干部工作,对我们本身都是一种锻炼和提高,无论是班长还是组长都是一种义务,与我们个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都是为同学们服务的!
咱们班长和组长、党员团员和群众都要为了班集体荣誉、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我们和同学们都搞好团结,不分你我,目标才能一致吧……工作需要,今天你是组长我是班长,以后也许我不再当班长,大家选你或者别人来当......骨干之间一定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的话、咱们几位老同志带头不说,那些不利于工作和团结的事情咱们带头不做!为同学服务的事情,尽咱们的力量多做一点点呗”。
忆江南又开始要讲大道理了。
陆组长似信非信,一个劲点点头,最后表态“这个组长,我先做下去,他们听就听,不听就算了”。
哎,工农兵大学生啊,一个班的学生年龄相差了12岁,有18岁的小弟弟妹妹也有30岁的孩子爹老大哥,彼此的性格脾气、对人和事情的理解程度、处理方法的差距真是有点大。
忆江南只得一个一个地找组内的同学们谈心。
要尊重、支持陆组长工作,有意见可以按级反映、但不可以在行动或情绪上对立;有矛盾要通过谈心活动解决。
她这也是把部队的好作风与工作方法运用于同学当中。
忆江南发现组里的同学们姿态都很高、工作积极性也很高、都很通情达理一点就通、都纷纷表态:“服从组长领导、支持组长工作”。
花了好几天时间,迎难而上,终于又解开了四组男生当中的一个心理疙瘩。
每当解决一个问题,忆江南很喜欢这种坦诚相待、沟通成功带来的心情愉悦。
其实,小组调整名单一公布,陆组长有意见马上就去找过倪子祥班长。
陆组长的宿舍与倪子祥的宿舍是门对门、只隔着走廊;而且老陆有意见找过倪子祥这件事情、他也没有与忆江南通气。
倪子祥也不给老陆做任何工作,哪怕是实事求是地说上一句:“调整名单是我们两个班长共同商量后,上报给领导研究决定的”。
他一言不发就来了一个矛盾上交:“反正不与组长沟通是书记决定的,领导愿意怎么处理都行;反正跟领导汇报过了,反正我不管”,一连几个“反正”、他把皮球踢给了领导。
陆组长的意见没有得到他期望的回应和解释,于是,他就自由主义泛滥了;这一泛滥,一连串的问题就来了……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到了忆江南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