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8点钟开始的比赛、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拖到9:20才开始。
这一群等得焦急要跳脚的观众,只能是不停地看手表,着急的发问“怎么搞的,还不来?出了什么问题吗?”
好不容易远远地看到了有几部零星的自行车出现在远方,很快就越来越近了。
只见第一名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死命蹬着踏脚;因为是上坡,他一会儿踩之字形弯来弯去前行、一会儿又跳下车推行几步、过一会再上车又急踩几步……
第二名、距离第一名也就间隔20来米,他两眼直勾勾的盯着这个第一名、死死咬住不落一步。
搞得这个第一名十分紧张,他既要拼着命保持速度,还十分担心优势不保,第二名随时可能超越他;他就像一个小偷一样、埋头死劲骑一段又要回过头去看一眼……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动作.
这个第二名心理素质很好,心无旁骛从不回头,勇往直前死追不舍倒像一个警察在抓小偷。
第三名和第四名之间只差10多米,这两个人相互之间也咬的很死。他们之间也在重复着前两人的动作,也像是警察在抓小偷。
赛道两侧的观众们,看到前四名这种情不自禁的习惯动作、全部都在指指点点嘻嘻哈哈,笑得肚子疼。
有2名赛场工作人员,一人看时间、一人负责报时间“你是1小时零2分……你是1小时零4分……1小时零8分……1小时零9 分”。
站得高望的远,上佛子岭这个大坡的时候,每个赛手的差距就看得非常明显了。
只有这个第1、2名,几乎完全是靠腿部力量蹬车上行、偶尔下来推行一小段赛程。
其他的赛手、特别是越靠后面的人、骑车的时候臀部和腰部扭得越厉害,下车推行的时间越长久。
忆江北是紧随第四名,好不容易很费劲的扭着腰和屁股、连骑车带推车上了佛子岭,此时觉得五脏六腑都像着了火一样。
接过大哥递过来的军用水壶就往嘴巴里灌,这个浓糖水一喝下去,嘴巴里面都发粘了、恶心的没办法;而且是越骑车行进越觉得难受,差点没呕吐出来;还有那个擦车布事件和大腿抽筋事件,搞的他惨败了。
老三和小妹最后是在终点站、一边参与体委安排的救护任务、一边等待忆江北胜利归来。
终点站设在矿务局前面的大操场上,好几百号人等在那里、一个个都踮起脚伸长了脖子看着入口处。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成堆的人拥挤在一块、就连卖菜的妇女、摆摊的少年、挑着担子的老农都凑在一起,全然不顾后面那两只粪桶的臭气熏天。
当第一名首当其冲、第二名紧追其后终于冲进场内跑道的时候,观众们都紧张的冒汗了。
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后排的人开始往前挤、前排的人则大声喊道“来了、来了,快看快看!”
场内400米的跑道还要绕场3圈,观众们笑得又拍手又跺脚的、还是1、2名赛手之间那种前盯后顾的警察抓小偷的习惯动作。
那位心理素质极佳的第二名,就在最后400米跑道上,超过了那个全程一直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最后冲刺获得了第一名的选手,居然会是一位30多岁、体型又瘦又小的赛手。
他冲过白线以后,做了几个花样动作,什么双手脱把、自行车立定、飞车左上飞车右上……搞的操场上笑声掌声和口哨声响成一片。
坚持到比赛结束的赛手大约只剩下一小半人了。
十多名赛手陆陆续续进场,个个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有些人还摔得鼻青眼肿、手脚受伤渗血的。
忆家老三和小妹,加上后面赶过来的忆江南,脖子伸得再长也没有看到忆江北的身影;心知肚明猜到他可能作为失败者会“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这场工业交通系统的自行车比赛,决定了前四名参加全市的自行车比赛;第一名赢得了唯一的那辆自行车。
忆江北也算是平安归来,而不是“胜利”归来。
比赛结束回到家中,忆江北就抱怨大哥:“你给我喝的那个红糖水害惨了我,嘴巴里面一点唾液都没有了、恶心得直想吐还吐不出来”。
老大还一个劲地为自己的“好心”狡辩:“我去省里比赛就是喝糖水、还争得第一名……我怎么知道你喝了糖水还想吐?”
忆江南用医学知识给他普及了一下“.……人为造成的高渗高糖、危险得很,属于好心办坏事”
全家都拿还在懊恼不已的忆江北惨败打趣:“抱侥幸心理参加比赛还想赢得那辆自行车?以后多练习练习吧!”
他倒是挺干脆的说“不去比赛了、太苦了,你们都不知道那个大腿抽筋到底有多痛”。
老大是个老运动员、乘机教育他“搞运动、怕苦那是绝对不行的”。
忆江南想到了倪子祥,他在这方面倒是得天独厚很有信心;真的希望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取得好成绩。
忆江萍也参加了工交系统的射击集训,距离比赛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了。
她的兴致很高,每天集训回到家里,总是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汇报训练或打靶的情况,而且成绩是一次胜过一次、在不断进步;她的射击成绩、看来进入市级的比赛问题不大。
老三忆江西参加的是围棋和象棋类比赛,围棋在界西市算个冷门,会的人很少;他的数学很好,他就喜欢走冷门。
他的围棋水平在市里可以算是“三个指头捻螺蛳——笃定”,他是属于那种可以代表市里去参加省级比赛的水平。
忆江西非常有信心,在省里的围棋比赛中一定要进入前三名。
当然 ,他后来真的成为了西江省的围棋裁判长,还能参加全国比赛,这是后话了。
家里还有老大的两个宝贝孩子、为家中活跃气氛增添快乐贡献不小。
哥哥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小名叫蓓蓓,生下来的时候奇丑无比就像一只小猴子。
但她是这个大院内的第一个孙辈,不管是谁抱她,她就对着别人傻笑,居然就成了大院内人见人爱的开心果。
她也挺会长的、五官慢慢地就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就是身形变化不大,6岁了还是那么瘦小;幸好她鬼灵精怪家家户户她都自来熟,成了特别受欢迎的大院宠儿。
这一天、她突然心血来潮,要向萍姨姨学英语。
早上5点钟,她就起了床。没有对任何人说,一个人就去了萍姨姨家;那么早的时间、别人家都还没开大门呢。
等到李奶奶发现蓓蓓蹲在她家门口数蚂蚁的时候,就问“蓓蓓,你蹲在那里做什么呢?”
蓓蓓这才回答“萍姨姨起床了没有,她要教我说外国话啊”。
李奶奶一愣“她还没起床呢,你自己上楼去叫她吧”。
宜萍的孩子还小,晚上还要给她喂奶,这个时候她还搂着孩子在睡觉呢。
蓓蓓一边上楼一边叫:“萍姨姨,你起床了没有”?
宜萍这时候才想起来“哎哟,蓓蓓你来了,姨姨马上起床,教你英语啊”。
学习的第一个早上,就是教了她“A、b、c、d、E”5个字母和一个名词“chair man mao-毛主席”;看起来这个蓓蓓还是很认真地听宜萍姑姑讲解“毛主席”的英文读法。
第二天、第三天早上,蓓蓓还是很早就起床、自己去找萍姨姨学习。
萍姨姨很受感动,特地告诉忆江南“我要找老大说一下这个事情,蓓蓓学习英语兴趣非常高,你哥哥他们应该很重视地培养她一下”。
忆江南一听就笑了“如果她能坚持到第五天,暑假期间我便来亲自教她”。
果然,第四天早上,忆江南坐在葡萄架子下面读英文的时候,忆爸爸就在催促“蓓蓓,你不是要学英语吗,时间不早了,该去了”,说了一遍又一遍,这个蓓蓓嬉皮笑脸就是呆着不动。
忆江南逗她“蓓蓓,大姑姑教你学英语、好不好?”她一声不响就往后院溜了。
过了2天,她妈妈想起来蓓蓓学英语这事,不知道学的怎么样了,便问她“你学了英语,“毛主席”用英文怎么说?”
蓓蓓倒是非常迅速的回答:“大前门”,那是chairman mao的近似读音。
全家都笑喷了,她妈妈怼她“什么大前门、还有大中华、红牡丹、凤凰香烟吧,你这是学的什么英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