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从不为自己辩解、但是为别人说话她是犀利实话的:
“这两位同学都表现的不错、各有所长、都是毛泽东时代培养出来的纯正青年、都是积极要求上进努力学习的青年;
她们两人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为什么不能用一视同仁的眼光来看待她们、理解支持她们?
有的人利用别人要求进步的机会横加指责,所谓的‘群众意见’有多少事实的依据?有谁开诚布公真心实意对她们谈过一次话?
在背后嘀嘀咕咕、这本身就是违反组织原则和纪律、也违背道德观念的,不利于团结、不利于进步……”.
这话,其实也包括了忆江南自己所遇到的、莫名其妙的“群众意见”掩盖小团体自由主义这个问题,于是她也借题发挥了一次。
按照毛主席着作里的说法“小团体主义,就是放大的个人主义”。
这些已经习惯了自由主义泛滥的人,会后又将这些意见扩散到了各自的小团队里面。
出乎意外的是,忆江南倒收获了一波感谢,郝晓红和帅小雅都认为忆江南帮助她们说了好话,支持了她们、两人轮流找她汇报思想。
“多做些工作、对自己是个锻炼、你们两人都面临考验,要沉住气、要正确对待”这是忆江南对郝晓红的鼓励。
“只有走过同样的路、有类似的经历、才能真正理解、才能有共同的语言,你要有信心、坚持到底”,这是忆江南对帅小雅的鼓励。
忆江南腰痛难忍,连坐都坐不住了,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到宿舍,在硬板床上、一个平躺、真是舒服。
按理说,当两名女同学都处于同等境地、面临同等考验、同样抱有热情和期望的时候,个人言行尤其要谨慎、需要耐心地拭目以待。
按照部队的常规说法就是:“通过了,我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通过、更加努力工作继续接受考验”,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在一干人的嘀嘀咕咕中,郝晓红首先沉不住气了。
她出于一时激愤,跑到书记面前,把那些人对帅小雅的一些看法说了出来、她充当了对准帅小雅的大炮。
不自觉的表现出了政治上的“不成熟”、对待个人进步处于一种“不能正确对待”的态度。
年轻人、要求进步就是应该自己努力、不要指责他人、不要自以为“我比她好”;这种话是留给别人去讲的。
郝晓红没有“沉住气”,没有经得住“考验”,失去了先机。
班组干部改选又开始酝酿了,书记几次找忆江南谈话,表示:“希望你继续留任”。
忆江南还是那个态度,既然对矛盾的认识与领导不一致、她没有感觉到书记的信任和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她还是坚决地拒绝了:“我现在这个身体状态,还是让贤吧”。
她想起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句名言“要么就干下去、要么就下台、绝无其它的选择”。
有时候,选择退却是一种明智,那就是进退有度。
“怎么,你服软了……你看破红尘了……怎么打了一仗就不再坚持了、就承认失败了……一个党员就这样退却了?”书记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心理也是矛盾的。
一方面觉得这个学生能力很强,不计名利威信很高;另一方面又觉得她很有想法不会盲从,如果要把这样的学生干部控制在手中,必须要一边“打压”一边“使用”才行。
这次女学生开会,事情搞得“夹生”了,挫伤了一些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对忆江南又是派人监督又是故意搞“疾病鉴定”。
霍书记自己终于意识到“打压过头了”,于是还想再挽回一下、再拿出想继续“使用”的态度。
忆江南淡淡地一笑:“人人都在实践、另一种角度的实践、也许收获更大;一个新的班子可以带来新的起色,我愿意为你做这个试验品;还有1年多时间,事实会更好的教育我们”。
书记知道忆江南并没有服输,但她绝对不肯再做那种“前面流汗背后淌血”的傀儡;至于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是可以摸索的、但是没有要解决问题的根本态度,仍然要把她作为一面被人攻击的旗帜?她当这个班长就毫无意义。
她愿意以身饲虎、这是她的个性和底线;到底是谁对谁错、谁会认输,咱们可以且行且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酝酿中的新班委、由陈景顺、洪祥笙、沈玉其、邹庆弟、秦隽、岑俪琳、庄秀娥七人组成;老的班委中换掉了倪子祥忆江南和顾小萍。
书记决定把倪子祥也换下来、这很是出人意外的,他一直在进行体育培训和竞赛、吃住都在体委、很少回到学校。
通过组织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似乎书记又有了新的认识:“一班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妒忌’、打击要求进步的人、问题主要还是在女生当中”。
他的这种认识与忆江南有一些接近了,这使忆江南看到了前面的一丝曙光。
对于新的班委分工,书记和忆江南事先议论过,忆江南认为:
“为了稳妥,班长可以由威信比较高工作能力比较强的洪祥笙担任、副班长在三名女同志当中,任选一人都可以;
要知道庄秀娥入学之前、曾经担任过大队的妇女主任,还是很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只不过她在入校以后、一直是处于潜伏状态而已”。
书记找倪子祥议论,他俩的意见倒是一致,就让岑俪琳担任班长。
用倪子祥的原话就是:“别人干,她有意见,就让她自己来试一试”。
忆江南仔细一琢磨,发现书记这一招以邪制邪的棋,下的很绝。
一班的主要问题出在女生当中、女生当中又是以忆江南与岑俪琳为首,既然岑俪琳怀才不遇、和她的“私人帮”一直在针对忆江南,现在让岑俪琳自己干一干。
这样就可以一针见血地暴露原先隐蔽的矛盾;制造矛盾的人一旦露出水面、距离解决问题也就不远了。
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行的。
风险可能在于,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领导核心,可能会出现“散沙一盘”的局面;关键在于年级领导如何掌控把握住局面。
忆江南再次拒绝出任干部的建议、但是她主动向书记表态:“不论谁当班长组长,我都保证服从指挥,绝不做小动作;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有什么意见,都保证在会议上表明自己的看法”。
这实际上就是给了书记一个承诺,虽然不当班干部,她还是会关心班里的工作,会在适当的时候,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
目前这种情况之下,原本应该与倪子祥交换一下意见的,忆江南考虑过后,觉得还是不要干扰他的训练为宜;至于两人之间今后是同志是路人,还是让时间作出回答好了。
自己的年龄比他大、身体没他好,目前又选择韬光养晦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在主导把握感情当中、作为女性那种人为的努力、还是少一点吧。
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是勉强不来的、把抉择的主动权放在他的手里去看看吧。
即可以更加看清楚他的为人、他感情的真伪、或者可以更客观地检验,两人之间是否真正合适、是否能经受得起真正的考验。
在赵叔叔家。遇见苏凯,他不愧为老大哥,眼光还是很准的:
“现在的老实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种人在工作中还是会顺利的、能够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能博得信任和培养;
你我这种性格的人挫折是会多一些的、而一个家庭中、两个人之间是需要性格互补的……
交换意见是必要的,不过这种人也谈不出什么意见来的;他的思维还没有那么成熟、也许这种简单老实还需要几年才能成长起来吧……
他在我这边集训,我会安排他挑挑担子试试看……有事我来办、有空我来开导、有些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的”。
忆江南深以为然、决定继续观察考验、人都是要自己成长起来的,不能老是依赖拐棍。
忆江南在丢掉包袱以后,完全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安宁清静;在退却中体会到一种新的冷静自信和支持。
她相信组织领导群众的大多数、相信时间和空间会做出的回答。
她认为,在大学里面遭遇到的矛盾、是对自己的一种极好的考验、挫折和困难更是铸炼人性的试金石。
她一直认为:同学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好人永远是大多数。
只是每个人生活背景和经历过程不同、造成认知上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认识和选择。
她是衷心的希望:为人正直有热情、愿意奉献的同学获得更大的成功;在未来的时间内,自己的身体可以保证自己顺利完成必修的专业课程。
想当学生干部,愿意为同学们服务,那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予支持。
至于少数人、醉心于个人目的的追逐、满足无聊的纷争和议论、传播流言蜚语、嫉妒他人的成长进步,都是不值得一提,时间和事实一定会教育她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