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辛格少将及兵器工厂委员会(oFb)的会面圆满结束,ScAR步枪和“辛格”步枪的采购计划已敲定。
每支“辛格”步枪的采购价定在400美元,远超实际成本3000卢比,这中间的差价不仅让国防部官员满意,也为瓦德瓦科技机械集团带来了丰厚利润。
库马尔深知,这不仅是军工合作的开端,更是他在印度打造“军工复合体”的第一块基石。
他放下茶杯,转身走进书房,摊开一张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地图。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孟买周边几个关键选区上。
军工事业需要政治支持,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本地官员,正是他下一步布局的关键棋子。
他决定资助几位有潜力的本地政客,将他们送入印度议会,为瓦德瓦家族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库马尔召来拉吉,沉声道:“去联系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几个地方官员,我要见见他们。告诉他们,瓦德瓦家族愿意每人提供50万美元的政治活动资金,支持他们的竞选。但他们必须代表我们的利益,推动军工和电力项目落地,还要帮我们在议会里争取更多资源。”
拉吉一愣,随即点头,语气坚定:“少爷,这手笔不小,我明白。这事交给我,明天就能安排好会面。”
几天后,庄园的客厅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几位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地方官员。
他们中有孟买郊区的议员,也有地方势力的代表,个个穿着考究,神态却带着几分试探。
库马尔坐在主位,身后站着鲍里斯,壮硕的身影和冷峻的面容让气氛多了几分压迫感。
“各位,”库马尔开门见山,“瓦德瓦家族的军工和电力事业已在孟买站稳脚跟,但我们需要议会里的声音。你们若能当选,我每人提供50万美元竞选资金,用于宣传、集会和选民动员。
我还会动用家族关系,和本地媒体、社会组织合作,帮你们造势,提升知名度。但前提是,当选后,你们得推动军工项目落地,比如争取更多国防订单、电力政策优惠,确保我们的利益。”
一名中年官员捋了捋胡子,试探道:“瓦德瓦先生,50万美元是大手笔,您的发电厂和步枪我们都听说了,确实是大事。但议会选举不简单,湿婆军的影响不小,巴尔·萨克雷那家伙可不好对付。”
库马尔冷笑一声,目光如刀:“巴尔·萨克雷是我的麻烦,不是你们的。我会组织员工和相关群体,挨家挨户动员选民支持你们,把票投给你们。
你们只需要承诺,当选后为我们争取资源,湿婆军的事我自己解决。这50万美元是诚意,别让我失望。”
一名瘦削的议员接话道:“瓦德瓦先生,您说得清楚,我们也明白。如果有您的资金和动员,我们胜算大增。只是,您说的军工和电力项目,能给选民带来什么?”
库马尔微微一笑,语气沉稳:“我会让你们宣传一个承诺——更多就业机会和稳定电力。
发电厂扩建和军工厂落地,能给本地带来数千个工作岗位,电力短缺也能缓解。这既是你们的政绩,也是选民的实惠。你们拿这些去拉票,选民自然会支持。”
官员们交换了一下眼神,50万美元的资金、家族影响力的造势,加上切实的利益捆绑,让他们无法拒绝。
中年官员点头道:“好,瓦德瓦先生,我们信得过您。这钱我们收下,事成之后一定全力配合。”
会面结束时,几人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手中多了几份厚厚的美元现金信封。
随后几天,库马尔迅速行动。他通过二叔维克拉姆的关系,联系孟买几家地方报纸和广播电台,安排记者为这些官员撰写正面报道,塑造他们“关心民生、推动发展”的形象。
同时,他派拉吉带队,组织瓦德瓦家族的仆人和工厂工人,深入选区挨家挨户宣传,承诺就业和电力改善,鼓动选民支持这些候选人。
瓦德瓦家族的影响力在孟买根深蒂固,这一轮造势和动员迅速掀起热潮,候选人的声势节节攀升。
政治布局初定,库马尔将注意力转向基地建设。军工厂已竣工,生产线蓄势待发,但他知道,要让军工复合体真正成型,战车工厂不可或缺。
他回到荒野基地,站在指挥塔上,俯瞰发电厂旁的一片空地,心中已有了规划。
他打开系统界面,查看资金:7800单位。建造战车工厂需要2000单位,耗时6个月,资金充足且周期合理。
他果断下令:“建造战车工厂。”
界面提示资金扣除,剩余5800单位,建造倒计时开始。
战车工厂的建设如火如荼,钢筋混凝土的框架迅速成型。与此同时,库马尔意识到,仅靠基地的现有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他找到鲍里斯和伊万,沉声道:“鲍里斯,你带伊万再去一趟苏联,招募技术工人,能带多少带多少。
如果能弄到机床,那就更好了。现在苏联局势混乱,正是我们捡便宜的时候。”
鲍里斯咧嘴一笑,拍着胸脯保证:“指挥官,包在我身上。苏联现在乱成一团,那些工厂的家伙巴不得有人接盘。”
伊万站在一旁,身着苏军工程师的红黑制服,点头道:“我虽不认识那边的人,但熟悉苏联的军工技术,能帮鲍里斯鉴定设备。”
两人带着一队美国大兵,乘坐雌鹿直升机直奔苏联。库马尔则留在基地,忙于协调战车工厂的建设。他没想到,这次苏联之行,竟成了他狠狠“吸血”的契机。
一个月后,鲍里斯和伊万归来,身后跟着一支庞大的队伍——超过300名苏联技术工人及其家属,拖家带口,满载行李。
他们带来了机械制造、武器设计和生产管理的丰富经验。
鲍里斯得意地汇报:“指挥官,这些家伙只收了我们50万美元现金和一些生活物资,他们只求有个安稳地方落脚。这次我们没拿设备,只带人回来,但这些人都是好手。”
库马尔站在基地入口,看着这群满脸疲惫的苏联人,心中一阵狂喜。他付出的不过是50万美元和一些物资,却换来了足以支撑军工扩张的宝贵资源。
他立刻安排工人,在发电厂附近开垦土地,建造宿舍楼群。通水通电、购置家具,不过两周时间,一片崭新的居住区拔地而起。
楼房虽简朴,却窗明几净,每户配有基本生活用品。苏联工人们拖着行李入住,孩子们在空地上嬉戏,家属们忙着布置新家,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苏联人聚居区。
一名苏联工程师名叫谢尔盖,身材高大,满脸胡茬。
他找到库马尔,用蹩脚的英语说道:“瓦德瓦先生,谢谢你给我们新家。苏联乱了,我们没法待下去。你这里有工厂、有活干,我们一定好好干。”
库马尔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安心工作,待遇不会亏待你们。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大部分事务安顿妥当,库马尔终于能腾出手来,专注于他的下一个目标——铲除巴尔·萨克雷这个宗教毒瘤。
湿婆军近来的挑衅,尤其是破坏供电线路的行为,已彻底触怒了他。他知道,若不除掉巴尔,孟买的混乱将无休无止,瓦德瓦家族的军工与电力事业也将蒙上阴影。
他召来谭雅、鲍里斯和拉吉,在指挥塔内召开会议。地图摊开在桌上,孟买的街区和湿婆军的据点被红笔圈出。
库马尔手指点在地图上,语气冰冷:“巴尔·萨克雷必须死。他煽动暴乱,破坏线路,还想借宗教冲突扩张势力。三叔的警察挡不住他,只能靠我们自己动手。”
谭雅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枪柄,嘴角微扬:“指挥官,我早就想干掉那家伙了。给我个狙击点,我一枪解决。”
鲍里斯冷哼一声:“狙击太便宜他了。我带大兵直接突袭,把他老巢端了。”
库马尔摆摆手,沉声道:“不能莽撞。湿婆军背后有支持者,说不定我花费资金支持的官员里就有他的人,贸然动手会引来报复。我们得先收集情报,摸清他的行踪和势力分布,再一击致命。”
“我们得先削弱他,从根上挖起,全程只用咱们自己的人,不能让外人插手。”
“或许他已经知道我们要对他动手,这个老头就像狐狸一样狡猾,他早就对我们有了防备。”
会议结束时,夜色已深。库马尔站在指挥塔窗前,俯瞰灯火通明的基地。战车工厂的框架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苏联工人的宿舍区传来低语和笑声。
远处,孟买的灯火稀疏而混乱,湿婆军的阴影依然笼罩其上。但库马尔知道,只要计划顺利,这片土地将迎来新的秩序,而他,将是那个制定规则的人。
几天后,谭雅和鲍里斯带回了第一批情报。两人站在指挥塔内,向库马尔汇报。
谭雅从夹克里掏出一张手写的纸条,扔在桌上:“指挥官,我摸清了几个关键人物。巴尔的二把手叫拉姆·帕蒂尔,野心不小,私下抱怨巴尔独吞好处。还有个小头目,叫维诺德,管着南孟买的敲诈生意,最近因为分赃不均跟巴尔吵过架。这些人只要利益得当随时都会反目。”
鲍里斯咧嘴道:“我在外围盯了几天,那些家伙纪律松散,喝酒赌博的不少,怨气挺大,而且湿婆军的钱不少来自本地商人。”
库马尔接过纸条,目光扫过每一个名字,嘴角微微上扬:“好,拉姆和维诺德是突破口。”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美元,递给谭雅:“你再回去,找机会接触这两个家伙,给他们点甜头,看能不能收买。鲍里斯,你盯着那些商人,谁给湿婆军送钱,记下来,咱们慢慢断了他们的路。”
谭雅接过钱,塞进夹克,笑道:“指挥官,我知道怎么干。几百美元就能让那些家伙翻脸。”
鲍里斯点头:“我去摸清那些商人的底,必要时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库马尔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孟买稀疏的灯火。湿婆军的阴影依然笼罩其上,但他知道,铡刀已经缓慢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