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临,你强夺臣妻,你让忠臣寒心,你枉为天子,你就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吗!”
……
梦境到此,戛然而止。
女子厌恶的眼神和冰冷的语气,让谢君临遍体生寒,他突然从梦中惊醒。
他拥着被子坐起身来,微弱的烛光透过帐幔,隐隐约约照见了他英俊的容颜。
“朕竟然,真的又一次梦见了那个小孩子!”
“昨日看到的幻影,果然不是朕的错觉,这一切果然是老天爷的指引,是列祖列宗显灵……”
他盯着帐幔,手指紧握。
哪怕已经梦醒了,他浑身都还残留着方才被儿子抱着腿喊父皇的那种快乐。
极致的快乐。
没有人能懂他此刻的欢喜和激动。
一个盼了十几年孩子却一无所获直至绝望的人,突然间发现,他极有可能会拥有一个流着他血液的亲生骨肉,那是怎样的惊喜?
并且,那孩子不是个嚣张跋扈惹人烦的小混世魔王,那孩子又乖巧又可爱又粘人,凝聚了所有美好于一身,是他最渴望的那种完美小孩!
谢君临无法掩饰自己眼中的欢喜。
可这欢喜之余,他又有不安。
因为梦里他孩子的母亲,竟是凌昭的新婚妻子!
是他君夺臣妻,是他无耻卑鄙,是他抢了别人的媳妇来给他生了个孩子!
谢君临眼神复杂。
“不。”
“朕怎么可以……做这样卑鄙的事?”
“萧家满门忠烈,老将军为了守护江山戎马半生,几个孩子都为朝廷捐躯,如今萧凌昭也一样忠君爱国,没发病之前一直在替朕守疆土,对朕是那样的忠心不二……”
“朕怎么能强抢萧家的儿媳妇,怎么能抢走凌昭的妻?”
“他不像朕,后宫嫔妃无数,他长这么大就只喜欢了这么一个姑娘而已,朕怎么能把他唯一的爱人抢走?”
谢君临垂眸,缓缓摇头。
他不会做这样做。
他不是个昏君,他不会做这种让忠臣良将寒心的事情。
沉默许久以后,谢君临缓缓开口,嗓音低哑——
“可是……”
“那姑娘能生下朕的孩子啊……”
他望着闪烁的烛火,回想起这些年熬得有多艰难。
那些大臣是如何劝谏他过继别人孩子的,母后又有多少次一个人坐在窗边为他掉眼泪……
每次宫宴上,他和母后两人是如何可怜地坐在高位眼巴巴望着别人家中的小孩儿,等宴会散去,他和母后又是如何的黯然神伤……
他需要一个孩子。
母后也做梦都想要一个孙子,为此不知道求了多少神佛。
这江山,更是必须得有一个继承人。
谢君临呢喃自语。
“朕多年无子,无数人暗地里嘲讽朕,取笑朕,朕虽为天子,却始终抬不起头……”
“若是朕有了孩子,就能扬眉吐气,朕的江山也不用落入外人之手,这样的好事,朕,真的能拒绝吗?”
“这个能给朕生下孩子的姑娘,朕,真的能控制住本心,不夺取她吗?”
谢君临陷入了巨大的煎熬之中。
一面,是忠心耿耿满门忠烈的萧家,他的良心不允许他这样做。
一面,是能继承他江山能让一雪前耻的亲生儿子……
他到底,该怎么选?
一整个晚上,谢君临都在挣扎之中煎熬。
他再也没有睡着。
陈海来喊他起床上朝时,掀开帐幔,陈海一眼就看到了他眼下的黑青。
陈海吓了一跳。
“皇上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老奴去传太医?”
枯坐了几个时辰的谢君临,头痛欲裂。
“不必。”
他缓缓开口,才发现自己的嗓音哑得不像话。
陈海一听到他的嗓音,愈发担忧了。
“皇上您别逞强了,让老奴去传个太医来给您看看吧,您看您好憔悴,嗓子也沙哑了,这哪里像是没事的样子?”
谢君临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可这么隐秘的事,他无法告诉别人。
他示意陈海不用着急,让陈海伺候他更衣洗漱后,就领着人去上朝了。
经过花园,他驻足看了一眼。
他低声跟陈海说,“朕依稀记得,前些年这花园里很热闹,总有妃嫔在这儿等朕经过。”
陈海笑道,“是啊皇上,娘娘们多才多艺,有的在这儿弹古筝,有的大清早跑来翩翩起舞,想尽办法吸引您注意……”
谢君临眼底划过一抹自嘲,“可惜,她们大概也没想到,想尽办法邀宠想诞下皇子,结果遇到了个不能生的皇帝。别人的妃嫔们凑一块儿是在忙宫斗,可朕的嫔妃们凑一块儿,怕是在比谁骂朕骂得更难听更痛快吧?”
陈海面色一僵。
他小心翼翼道,“皇上您别这么说,她们是您的妃嫔,在她们心里,您的宠爱远比子嗣重要,她们很想您的,天天都盼着您去她们屋里呢……”
谢君临眼底的自嘲越发浓郁。
他真是害人。
给不了人家孩子,也给不了人家宠爱。
或许,他应该放一批愿意出宫的嫔妃离开。
一辈子守着他这样一个不能生又不重女色的人,跟守寡有什么区别?
谢君临来到大殿,坐在龙椅上。
看着底下乌压压一群大臣,他下意识在人群中搜寻萧凌昭的身影。
找了一圈,却没找到。
谢君临眼神一暗。
凌昭没来。
也是,昨晚是凌昭的洞房花烛夜,凌昭不知道跟那姑娘多亲-热呢,怕是折腾了半宿吧,这会儿怎么可能下得来床?
谢君临轻嗤。
够了,他想这些做什么?人家是明媒正娶的夫妻俩,亲近是应该的,他有什么资格黯然伤神?
就凭他做个梦,梦见人家的妻子给他生了个孩子,他就有权力嫉妒人家跟妻子亲近了么?
他没有权力。
他晚了一步,那姑娘已经是凌昭之妻,他永远都没有权力嫉妒。
谢君临正在调整自己不正常的情绪,下面忽然有臣子出列,开口就是直接逼他立太子。
“皇上,请恕老臣斗胆,老臣以为您在宗室中挑选孩子过继到您膝下的事,应该办起来了。”
“这孩子还得从小让您自己养才会跟您亲,您自己养孩子便不用担心他被原本的父母教坏,所谓言传身教,只有您亲自带在身边的孩子,才会是最像您的人。”
“……”